奮鬥一生:紀念施廷鏞先生

奮鬥一生:紀念施廷鏞先生

《奮鬥一生:紀念施廷鏞先生》 是由施廷鏞著的一部圖書。本書敘述了施廷鏞的成長曆程、各個時期的學術活動、社會活動和家庭生活等內容,反映了施廷鏞先進的政治思想覺悟、深厚的學術研究功力和有重要價值的學術貢獻。用飽含深情的筆調抒發了對老人的深切懷念。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施廷鏞(1893—1983)是我國老一輩圖書館學家,曾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央大學和南京大學圖書館中日文編目組組長、主任和副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學術委員等職。他以畢生的精力投身於圖書館事業。他在目錄學和版本學方面所作的貢獻是巨大的。 本書由施銳(煜華)先生執筆和編輯完成。敘述了施廷鏞的成長曆程、各個時期的學術活動、社會活動和家庭生活等內容,反映了施廷鏞先進的政治思想覺悟、深厚的學術研究功力和有重要價值的學術貢獻。用飽含深情的筆調抒發了對老人的深切懷念。

編輯評論

施廷鏞,字鳳笙,安徽休寧人。自1922年起,先後在清室善後委員會(故宮博物院前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等著名圖書館,主持古籍分類與編目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叢書綜錄續編》、《中國叢書題識》、《清代禁毀書目題注》、《中國叢書知見錄》等。本書敘述了施廷鏞的成長曆程、各個時期的學術活動、社會活動和家庭生活等內容,反映了施廷鏞先進的政治思想覺悟、深厚的學術研究功力和有重要價值的學術貢獻。用飽含深情的筆調抒發了對老人的深切懷念。

作者簡介

施銳(煜華),1925年農曆7月25日生於南京。1948年北平輔仁大學畢業。同年先後在北京協和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工作。 1991年退休後不久,在我國圖書館界專家、學者的幫助下,開始整理、編輯出版施廷鏞的遺著。他竟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出版了《中國古籍版本概要》、《中國叢書綜錄續編》、《中國叢書題識》、《古籍珍湘本知見錄》、《清代禁毀書目題注/外一種》、《中國叢書知見錄》和《占代貨幣沿革講義》等書。在這出版的七部圖書中,已有三部獲得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資助出版。此外,去年在全國古籍圖書出版評比中,其中有兩部分別榮獲”優秀圖書一等獎和二等獎。

目 錄

第一章 思念父親

第一節 好山好水

一、休寧風光

二、第二故鄉

第二節 父親風采

一、勤奮好學

二、關愛子孫

三、品德高尚

四、溫暖家庭

第三節 生命之魂

一、鞠躬盡瘁

二、臨終呼喚

三、死得其所

第四節 父親遺蹟

一、遺著冷遇

二、遺願實現

三、光輝形象

四、後人緬懷

第二章 清寒祖先

第一節 貧苦出身

第二節 家境窘困

第三章榮宗耀祖

第一節 求取功名

一、渴望求知

二、方言學堂

第二節 思想啟蒙

一、《民立報》

二、抵制日貨

第三節 歷盡滄桑

一、辛亥革命

二、失學困擾

第四節 啟蒙運動

一、行知賜教

二、投身“五四”

第五節 終身事業

一、邁進“東南”

二、教育改進

三、蓬勃發展

四、任勞任怨

第四章 “清華”情緣

第一節 校園輝煌

第二節 幸福家園

第三節 事業興起

第五章 日本侵華

第一節 莫忘國恥

第二節 喪權辱國

第三節 奮起抗日

第四節 日軍掠奪

第五節 保衛清華

一、不顧危難

二、不懈鬥爭

三、致函校長

第六章 “燕大”堅守

第一節 校園美景

第二節 美好嚮往

第三節 別了!燕大!

一、日美交戰

二、失去自由

第四節 愛國心切

一、兒女先行

二、目的實現

第七章 饑寒交迫

第一節 遲疑“北大”

第二節 民不聊生

第三節 生活所追

第四節 勝利煩惱

第五節 苦辣酸甜

第八章 重返南京

第一節 立足“中大”

第二節 彷徨、抉擇

第三節 新的起點

一、日月換新

二、安居樂業

三、參政議政

四、舊地重遊

五、不遺餘力

六、覺悟提高

七、為人師表

第九章 思想改造

第一節 土地改革

第二節 鎮反運動

第三節 抗美援朝

第四節 三反運動

第五節 肅反運動

第六節 反右運動

第七節 十年浩劫

第十章 學術貢獻

第一節 整理國故

一、故宮圖書記

二、《天祿琳琅查存書目》敘言

第二節 圖書分類

一、“施法”新圖書分類

二、著者號碼錶

第三節 新的里程

一、清華大學圖書館中文書目甲編

二、工作報告和工作計畫

三、叢書綜合目錄編纂大綱

四、叢書子目書名索引

第四節 成果不斷

一、中文圖書編目條例

二、我對圖書館資料工作中兩個問題的意見

三、中文舊籍分類目錄

四、清書後記

五、中文圖書編目規則

六、叢書概述

七、古籍善本圖書目錄

八、毛主席著作目錄

第五節 地方志目

第六節 實用著作

一、中文古籍版本簡談

二、中國貨幣沿革簡表

三、文史哲工具書簡介

第七節 遺著出版

一、中國古籍版本概要

二、中國叢書綜錄續編

三、中國叢書題識

四、古籍珍稀版本知見錄和中國叢書知見錄等

第十一章永遠的懷念

第一節 緬懷施老/劉聖梅

第二節 施廷鏞先生在清華/宋建昃

第三節 懷念我的老師/魏德裕

第四節 人民的楷模施廷鏞先生/盧賢中

第五節 為祖國圖書館事業貢獻畢生精力的施廷鏞先生/倪友

第六節 施廷鏞與《古籍珍稀版本知見錄》/李雄飛

第七節 施廷鏞在目錄學上的成就和貢獻/程剛、紀紅

第八節 緬懷我館創業前輩/汪傳

第九節 不能忘卻的懷念施廷鏞先生二三事/馬鴻相

第十節 父親與王燦熾/煜華

第十二章 結束語

[附錄一] 施廷鏞年譜

[附錄二] 施廷鏞論著目錄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6-01

·版次:1

·總頁數:298

·印刷時間:2008-06-01

·印次:1

·字數:190000

·ISBN:9787305054884

·大小:大32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第一章 思念父親

英語管父親叫father,管母親叫mother,但英語兒語則稱父親為daddy(爹爹),稱母親為mammy(媽咪)。我國一般習慣管父親叫爸,但從小我一見到父親就喊爹,這樣的稱呼,似乎讓人感到異乎尋常的親切。

第一節 好山好水

一、休寧風光

爹爹施廷鏞,別號“鳳笙”,一作“奮生”,曾用名“鏡宇”。一八九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二十時四十一分在南京病逝,享年九十歲。原籍安徽省休寧縣東鄉施村人。凡是沒有去過休寧的人,您倒不妨到那裡去看看,休寧縣位於安徽省最南端,處皖、浙、贛三省交界地帶,是一個“八山一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典型山區縣。距黃山風景名勝區僅。43公里。休寧縣前身為休陽縣,自東漢建安十三年建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休寧縣縣名為隋文帝欽定,含“吉慶平寧”之意。休寧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境內有全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齊雲山,有新安江源頭的六股尖瀑布勝景,還有星羅棋布的徽派建築群及名勝古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