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里米城址

奧里米城址

位於黑龍江省綏濱縣北崗鄉,瀕臨松花江,為遼金時五國部之一的奧里米部故城址。平面略呈圓角長方形,周長約3224米,北牆保存較完整,夯築,長912米,殘高3-4米,存有馬面十八個,城牆外側有護城壕。東牆也殘存有馬面,中部偏北有城門並設有瓮城。該古城屢見於《遼史》《金史》中。城址建於河畔,是金代通往黑龍江下游的水上交通要衝。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遺址奧里米城址 V-35
..

簡介

奧里米城址位於黑龍江省綏濱縣北崗鄉,瀕臨松花江,為遼金時五國部之一的奧里米部故城址。平面略呈圓角長方形,周長約3224米,北牆保存較完整,夯築,長912米,殘高3-4米,存有馬面十八個,城牆外側有護城壕。東牆也殘存有馬面,中部偏北有城門並設有瓮城。該古城屢見於《遼史》《金史》中。城址建於河畔,是金代通往黑龍江下游的水上交通要衝。

遼金時代千年城址緊急搶救“奧里米”古城

松花江北岸具有千年歷史的奧里米古城遺址正遭受松花江水流破壞的事情。據了解,奧里米古城是我省惟一一個不間斷使用了千年的古地名,也是遼金時代北方少數民族政治、文化活動中心城市之一,古城在東北邊疆地區古建築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2001年,奧里米城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城奧里米我省有很多古地名,但沿用千年沒有間斷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綏濱縣境內的奧里米古城。奧里米不光是個古地名,還是我國古代遼金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治、文化活動中心城市之一。
據綏濱縣文物管理所王志國所長介紹,奧里米古城地處松花江北岸,東距現在的綏濱縣城9公里,松花江支流敖來河從古城南部流過,城北是兩米多深的護城河。古城全長3224米,保護較好的北城有912米,上面有18個叫“馬面”的半米多高的土堆,古時有士兵在“馬面”上看守。古城的東北側還有一處瓮城,長21米,寬34米,整個城牆近似於方形,建築風格明顯具有金代特點。
記者在綏濱縣文物保護部門編寫的一本小冊子上看到,奧里米城內出土的銅印
..
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另外出土的三足鐵鍋、短頸花瓶、陶罐、陶鍋等是典型的金代文物。從奧里米城外墓葬出土的鹿紋雕片飾雕刻精美、構圖奇特,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是黑龍江流域女真人的優秀作品。王志國所長說,奧里米古城還出土了玉印、銅鏡、金耳墜、銅錢等,這些文物多被國家和省市博物館收藏,是女真文化的不朽見證。
據省考古專家張泰湘介紹,從1973年發現奧里米古城後,當時他與省博物館的專家一起多次到奧里米古城進行發掘,獲得了大量的文物。學術界確認奧里米古城是遼金時期北方五國部落的第四座中心城市,這一地區,既是金朝的發源地,又是滿族的故鄉。奧里米古城的考古成果,是當時東北地區重大的考古發現,國內的考古界曾為之振奮,奧里米城後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水稻吞噬了古城

奧里米古城有如此的文化底蘊和學術研究價值,應該早已名聞四海了,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古城牆裡,幾十畝稻香四溢的水稻讓記者吃驚,一片片整齊的稻田,已經辨不清古城的地貌了。在古城牆的西面、西北和北面,農民為了種水稻的需要,將古城牆挖了三個大缺口,一塊已經斷了的保護界碑被農民擋在水田的出水口處。城北的護城河長滿了水草,也成了稻田的排水溝。古城的中部一條南北方向的排水渠穿城而過,渠西全是稻田。
據當地的農民介紹,奧里米古城城南挨著的敖來河,是松花江的一條支流,奧里米古城離河水只有1.5公里。每次松花江一漲水,敖來河便肆虐不羈,洶湧的河水沖刷著奧里米古城的城牆。綏濱縣文物管理所王志國所長對奧里米古城牆的損毀痛心不已:“南城牆在1973年古城發現的時候就只剩一半了,200多米的南城牆在河水的沖刷下,現在只有70多米了。”據王所長介紹,松花江每發一次大水,古城的南城牆都要塌下十多米。1998年松花江發洪水,南城牆被衝下了13米,去年大水後,南城牆又塌了8米。自1984年縣文物管理所接管古城後,南城牆至少有50多米不見了蹤影。
給奧里米古城帶來災難的還不僅僅是無情的洪水,更有人為的毀壞。據綏濱縣文化局局長姜維華介紹,古城牆裡種了100多畝水稻,這對城內地面文物的毀壞相當嚴重。綏濱縣文物管理所王志國所長說,目前城內還沒有發掘,地面和地下埋藏的文物還是個未知數。地面上種水稻,雖然碰不到深土層的文物,但文化層常年在水裡浸泡,這對文物的損害是很嚴重的。王所長認為,文化層是當時古城人們生活的地方,裡面有很多陶器、古錢幣等文物,水稻種植深翻趟平,肯定要破壞這些文物。

保護

為使遼金時代重要城鎮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奧里米城址不再受水蝕破壞,黑龍江省文物部門開始著手對其進行搶救性維修保護。目前,這一遺址的維修保護方案正在制定之中。
奧里米城址位於黑龍江省綏濱縣,地處松花江北岸,是中國現存的遼金時代在黑龍江地區規模最大、遺存最豐富、保存狀況最完好的一座城址,也是當時北方少數民族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城市之一。2001年,奧里米城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地處沿江,奧里米城址多年來遭受松花江水流的沖刷破壞。近年來,塌岸現象正以每年10多米的速度侵蝕著城址,其中古城南城牆目前已被橫向侵蝕了幾百米。為徹底根治江水對古城遺址的破壞,黑龍江省文物部門在經過專家論證後計畫實施搶救性護岸工程,以期對這一城址進行永久性保護。
奧里米城址平面略呈圓角長方形,周長約3220米。北牆保存最完整,南牆、西牆、東牆保存狀況較差。古城坐北朝南,城內地表起伏,陶瓷殘片遍布。在古城西北部已被考古人員挖掘出金代墓群,並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黑龍江省文物管理局文物保護處張雲鵬介紹說,奧里米城址是遼金時代通往黑龍江下游的水上交通要衝,對於研究當時的歷史地理情況及女真文化均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