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立佛

奧立佛

《奧利弗》(Oliver) 是1968年上映的歌舞片,由卡羅爾·里德執導,Ron Moody、Nancy Shani Wallis等主演。 這部影片取材於十九世紀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名著《霧都孤兒》(Oliver Twister),自小說問世以來,已不下數十次搬上銀幕,而這部是唯一一部音樂劇故事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片名:奧利弗

又名:霧都孤兒(1968) 新苦海孤雛

英文片名:Oliver

國家/地區:英國

區域:歐美

出品:美國羅米靳斯公司

類型:家庭 / 劇情 / 歌舞 / 犯罪

導演: 卡羅爾·里德Carol Reed

編劇:查爾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 (novel Oliver Twist)

Lionel Bart ...... (book)

Vernon Harris ...... (screenplay)

演員表

角色演員
Fagin Ron Moody
Nancy Shani Wallis
Bill Sikes 奧列佛·里德
Mr. Bumble Harry Secombe
Oliver Twist 馬克·李斯特
The Artful Dodger Jack Wild
The Magistrate 休·格里菲思
Mr. Sowerberry 雷納德·洛塞特

製片:John Woolf ...... producer

分級:美國G

上映時間:1968年09月26日

片長:153 min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4-Track Stereo / 70 mm 6-Track

製作成本:$10,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1967年6月23日- 1967年9月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70 mm (blow-up) 35 mm

劇情簡介

本片是根據查爾斯·狄更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影片。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在一個寒冷的深夜,英國倫敦的平民區里,一個嬰兒剛剛出世,他母親便離開了人世。誰也不知道那產婦是誰,她遺下的兒子便成了無名的孤兒。孤兒被本地教會收留,由女管事撫養,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奧利弗。
奧利弗九歲的時候,不能像有錢人家孩子那樣進學校念書,女管事還把他送進工廠,和其他童工一起,日夜乾力不勝任的苦活,並且不讓他吃飽。性格倔強的奧利弗被大家推為代表,提出增加糧食的要求。工廠的職員大驚失色,便不願繼續收留奧利弗,怕他影響其他童工。
當時,殯儀館的老伴森亞比利正需要學徒,便花了五個金鎊把他領了出去。奧利弗換了個新環境,生活過得稍好了一些。他參加出殯行列,行動規矩,合乎禮儀。老伴很滿意,但遭到年長學徒的忌妒,故意譏笑、侮辱他過世***人格。奧利弗忍無可忍,拔拳搏鬥。老闆夫婦將他毒打,他悲憤填胸,星夜出走。一連步行了七天,才到達倫敦。
舉目無親,饑寒交迫,在絕望中他遇到了少年亞狄。亞狄帶他到一棟破敗的屋子裡,這裡原來是窩藏匪盜的窟。賊首弗根見奧利弗聰明伶俐,很是喜歡,便要他和亞狄一起上街去偷竊。不料亞狄失手被發現,奧利弗心虛,拔腿逃跑,結果被人抓進了警局。賊首弗根聽說奧利弗被抓,痛責亞狄無用,又擔心奧利弗在警局招認,便和另一賊首皮利商議,決定由皮利的妻子南珊出面,冒充奧利弗姐姐,具保將他領回。

但是,警局審批時,書店老闆證明,他看到當時扒竊的小賊並非奧利弗。被竊的主人是倫敦富翁羅勃特,因自己冤枉奧利弗很感歉疚,又見他可愛又可憐,便將他領回家去。奧利弗到羅勃特家後,受到老人的寵愛,既不愁吃穿,還能上學讀書。不料,羅勃特有個名叫孟斯的親戚,追究奧利弗的身世,發現原來他是羅勃特的外孫,那羅勃特的全部家產便要由他承受。孟斯企圖某奪謀奪這筆財產,便將此事嚴守秘密,還和賊首皮利勾結,企圖謀害奧利弗。
某日,皮利和他妻子南珊在街上尋訪,遇見奧利弗,立即把他綁回賊窟。弗根將他毒打,幾乎喪命。南珊從孟斯處探聽到奧利弗的身世後,十分同情,為了救他出險,讓他祖孫團員,便暗暗去把訊息告訴了羅勃特,答應下次帶奧利弗同來。不料事情被皮利發現,和弗根一起,將南珊活活打死。羅勃特在家等候南珊,到了約定之期,不見南珊到來。忽然聽到街上傳說南珊慘死,便報告警局,隨同警察直搗賊窟。市民們也紛紛參加捉賊,聲勢浩大。弗根和皮利最終難逃法網。奧利弗死裡逃生,被羅勃特領回,祖孫團聚。

原著作者

查爾斯·狄更斯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12歲當學徒,開始獨立謀生。16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後擔任報社採訪記者。

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 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發表於1836年,從此他一舉成名。之後,34年中他又完成10多部長篇小說,著名的有《艱難時代》(1854)、《雙城記》(1859)、《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

主要演員

奧利弗·里德(Oliver Reed)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英國最著名的影星。他是於1904年創立了皇家戲劇學院的赫伯特·比爾博姆·特里爵士的外孫、英國著名導演卡羅爾國·里德爵士的侄子、以及英國著名女演員特蕾西·里德和大衛·特里的堂兄。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17歲的時候在梭霍區的一家夜總會任保全。

奧利弗一生酷愛喝酒、打架。1963年,他因為在一個酒巴打架而被砍傷了臉,當時被縫了36針;1973年,因為出演《三個火槍手》(The Three Musketeers)中風車決鬥的鏡頭而幾乎重傷至死。在一個酒巴因為心臟病突發而死去之前,他一個人喝了3瓶牙買加朗姆酒、8瓶德國啤酒、無數杯威士忌。

奧利弗的主要作品包括《紳士同盟》(The League of Gentlemen)、《碧海春色》(The Captain's Table)、《霧都孤兒》(Oliver Twist)、《戀愛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國際暗殺局》(The Assassination Bureau)、《魔鬼》(The Devils)、《三個火槍手》(The Three Musketeers)、《生死劍俠》(The Four Musketeers)、《大地雄獅》(Lion of the Desert)、《兩情相悅》(Two of a Kind)、《新蕩女花妮》(Fanny Hill)、《終極天將》(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復仇者》(The Revenger)、《浪漫騎士》(The Lady and thehighwayman)、《金銀島》(Treasure Island)、《嬌娃僱傭兵》(Hired to Kill)、《狂笑風暴》(Funny Bones)、《臨別狂想曲》(Parting Shots)和《角鬥士》(Gladiator)等。(編譯:騰訊娛樂)

影片賞析

飾演奧利弗的小演員馬克李斯特(Mark Lester)是從數百名候選人中選拔出來的,那是才十歲。他天性聰穎,能歌善舞,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真無邪的氣質,完美地詮釋了奧立佛始終未被犯罪污染的童真形象。

羅蒙迪(Ron Moody,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飾演天良未泯的賊王法金,世故但不失自嘲風趣,邪惡中透著幾分可愛,為這部內涵凝重的名著改編作品平添了幾絲生趣。

美中不足的是這部DVD的音響部分沒有採用原作獲奧斯卡獎的立體聲音軌,而是畫蛇添足地重新混合了一條效果偏差的杜比音軌,這也是時常困惑筆者的一個問題,難道說環繞聲對所有電影都那么重要嗎?

影片金曲

《愛在何處》(Where Is Love)、

《美妙的食物》(Food, Glorious Food)、

《奧利弗》(Oliver)、

《我會為你做一切》(I'll Do anything)。

幕後花絮

這是20世紀最後一部獲得奧斯卡(第41屆)大獎的歌舞片,改編自狄更斯的小說。照理說,一名孤兒學當小偷的故事似乎跟載歌載舞無緣,但片中的歌舞不僅處理得當,而且妙趣橫生。本片的導演曾執導經典名片《第三個人》,他的鏡頭調度非常靈活,完全擺脫了以往用一兩個機位記錄全過程的死板方法。影片的整體感覺也非常統一,不像某些作品有明顯的精彩和缺陷或者戲劇元素跟歌舞元素格格不入的現象。其他非歌舞版本參見Oliver Twist。

影評

五\六十年代的音樂劇都帶有很強的故事性,歌詞動作很簡單,很好記。《Oliver》里的大部分歌曲也和《My Fair Lady》一樣成了經典之作。

只可惜,感覺演Oliver的那位Mark Lester(注意.就是《兩小無猜》裡面的那位小男孩誒!)唱工不太好,有點帶著假聲在唱。在合唱之中穿插著他的獨唱,會突然間顯得很彆扭,雖然,他的假聲還是蠻好聽的。相比較之下,演Artful Dodger的Jack Wild在歌唱方面就略勝一籌,小傢伙長得也相當討巧。

整個影片的經典歌舞場面實在很多,Mark和Jack.以及Ron都是一等一的音樂高手。

如同在《My Fair Lady》里的那段大街上的群舞戲一樣,在《Oliver》里,Oliver初到London時和Dodger在街上跳得那段舞也是相當精彩。

另一場,是Oliver在紳士家的陽台上看到的早上街景,各種商人.孩子.軍官,都齊聚一堂,音樂從起初的單人叫賣聲,逐漸過渡到此起彼伏的各類叫賣聲,最後,有嬉鬧聲,有奔跑聲,呈現了一派熱鬧非凡的晨景。在這之中,偶爾出現Oliver的獨自哼唱,有張有弛,調節了整個音樂舞蹈的進程,讓大家都愛上了這個聲音甜美的純真男孩。

我喜歡這種用比較歡快的形式來呈現故事的方式,即使她仍帶有一絲悲情色彩,比如Nancy的捨命背叛。

很可惜.Jack Wild在2006年因口腔癌逝於英國。

另外我還看了個2007版的《霧都孤兒》,據說是最注重原著的版本,那裡面的Oliver也蠻不錯,不過從我個人角度,還是更喜歡篇幅較小,較歡快的1968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