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月講壇

奔月講壇

奔月講壇是《奔月》作者王建蒙接受國家圖書館邀請,在國家圖書館科學家講壇為讀者講授他從事航天衛星發射幾十年的切身感受,並講述了航天人那些鮮為人知的航天事。

簡介

王建蒙

王建蒙

王建蒙
王建蒙

國家圖書館邀請《奔月》作者王建蒙進行講座!

2007年正值“嫦娥一號”發射之際,該社出版了《奔月》一書,本書以翔實的第一手材料,生動敘述了我國著名航天技術專家孫家棟的傳奇人生,首次披露了新中國重要衛星發射的成功與失敗的細節以及我國目前月球探測工程的最新進展。2008年4月6日,本書作者王建蒙先生接受國家圖書館邀請,在國家圖書館科學家講壇為讀者講授他從事航天衛星發射幾十年的切身感受,並講述了航天人那些鮮為人知的航天事。

奔月——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以翔實的第一手材料,生動敘述了我國著名航天技術專家孫家棟的傳奇人生。作者作為長期工作在衛星發射和衛星套用領域的航天人,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展示了孫家棟在事業上甘心付出、勇於負責,生活中淡泊名利、真誠待人的人格魅力和一代航天人的精神,以及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默默奉獻並取得巨大成就的心路歷程。

該書首次披露了新中國重要衛星發射的成功與失敗的細節,披露了我國目前月球探測工程的最新進展,揭示了我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秘訣。該書以翔實的第一手材料,以著名航天技術專家、“兩彈一星”獎章獲得者孫家棟院士的人生歷程為線索,重點描寫了從中國第一顆“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升空到如今“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飛向太空的艱辛拼搏之旅,是一部反映中國航天發展史的記實報告文學。該書作者本身就是一位長期工作在衛星發射領域的航天系統工程高級工程師,他通過對孫家棟的描寫,也通過自己多年從業的親身感受,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展示了以孫家棟為代表的航天人全身心投入、無私奉獻精神和勇於負責的勇氣。書中的細緻描寫和大量第一手資料使讀者仿佛置身於航天人的工作與生活場景中,可以親身體驗其中的甘苦喜悅與驚心動魄,生動弘楊了中國航天波瀾壯闊史詩般的宏偉畫卷。其核心價值在於真實性、權威性,濃淡相宜,可讀性強,是描寫中國探月工程的獨家紀實文學作品。

該書出版發行3天后就再版第二次印刷。《奔月》發行後,全國愈百家報刊雜誌和電子圖書對此書做了介紹。《北京日報》、《解放日報》、《新華文摘》、人民日報《大地雜誌》、《家庭》、《中國人才》、《中國教育報》、《第一財經日報》、《作家文摘》等50多家知名報刊雜誌、電子網路對書中內容進行了選載。《北京青年報》、《天津今晚報》、《深圳特區報》、《楊子晚報》、《桂林晚報》、《福州晚報》等20多家大發行量的報紙進行了長篇連載,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起到了很好的社會宣傳作用。

1970年,我國發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2003年,我國實現載人航天飛行;2007年,“嫦娥一號”奔月的成功,鑄就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里程碑。在嫦娥“奔月”的背後有千千萬萬個為航天事業作奉獻的人,他們默默無聞地工作在大山深處、工作在寂寞的航天試驗室、工作在繁忙的火箭、衛星車間。王建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細緻描寫了孫家棟的心靈歷程與大量的生活與工作細節的同時,使讀者仿佛置身於航天人的工作與生活場景中,可以親身體驗其中的甘苦喜樂與驚心動魄。

本次我們有機會聆聽到他從事航天衛星發射幾十年的切身感受,聽聽航天人講述那些鮮為人知的航天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