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喪

奔喪

奔喪(bēn sāng)是指從外地趕回去參加或料理親屬的喪事。出自於班固《白虎通·喪服》:諸侯有親喪,聞天子崩奔喪者何?及《明史·劉宗周傳》:母卒於家。宗周奔喪,為堊室中門外,日哭泣其中。從外地急忙趕回去處理長輩親屬的喪事。漢族喪禮儀式之一。即居他處聞喪歸,並服喪。後鑫指奔親喪。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奔喪奔喪
拼音bēnsāng
奔是多音字,還讀四聲,組詞:投奔。喪是多音字,還讀四聲,組詞:沮喪。
釋義
料理長輩或親屬的喪事
原文:《背影》(朱自清):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

詳細解釋

古代漢族喪禮儀式之一。即居他處聞喪歸,並服喪。後鑫指奔親喪
周化禮儀規定,子女在外,如父母死,聞喪即應以哭答使者,然後詳問父母死因,哭畢即著深衣戴素冠急歸故鄉,途中素食,凡過一處皆哀哭過境,到家則自門外號哭於堂上。如因殘病、臨產、生育等原因不能奔喪,則寄物以吊。歷代,官員如遇父母大喪,一般皆須去職赴喪,朝廷重臣或身在軍中者,皇帝有權詔令不奔。天子崩逝,自東漢始,往往對諸侯、守臣奔喪加以限制,以防止地方動亂。在封建社會,不奔父母喪,是屬於大不孝的行為。戰國時,軍事家吳起貪戀權位,母喪不奔,曾子與其絕交。漢代陳湯在等待升官調任之時,父死不奔喪,司隸奏告,被也獄論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