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爾卡索夫

契爾卡索夫,前蘇聯演員, 代表作品為《戰艦波將金號》。

基本資料

姓名:契爾卡索夫
籍貫:前蘇聯
職業:演員
生卒:1898年1月23日生於里加,1948年2月11日逝於莫斯科

職業生涯

1898年1月23日生於里加,1948年2月11日逝於莫斯科。1919年參加紅軍,在軍隊中繪製宣傳畫,設計布景並擔任舞台導演。1923年為無產階級文化劇院導演了一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劇,劇中穿插了一部影片。
1923年,將弗立茨·朗格的《馬布斯博士》剪輯為俄語版,在《左翼》雜誌上發表關於“雜耍蒙太奇”的論文。1924年導演《罷工》(編劇:愛森斯坦,副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1925年:《戰艦波將金號》(編劇:阿加疆諾娃,副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主要演員:安東諾夫,哥馬羅夫,巴爾斯基,敖德薩的市民與“紅色艦隊”的水兵協助演出)。1928年:《十月》(編劇:愛森斯坦與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1926—1929年:《總路線》(編劇:愛森斯坦和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主要演員:M.拉賓卡,K.瓦西里耶夫,修克馬列夫等)。1929年(在法國):《傷感曲》(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愛森斯坦監製)。1930年去好萊塢,未攝成一部影片。1931—1932年(於墨西哥):《墨西哥萬歲》(只留下底片就離開美洲,1932年由索爾·雷塞爾從該底片中剪輯成《墨西哥風暴》一片,1939年,又由瑪麗·塞頓剪輯成《在太陽下》一片)。1936年:《白靜草原》(未攝完)。1939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攝影:基賽,作曲:普羅柯菲耶夫,主要演員:契爾卡索夫,奧赫洛普科夫等)。1945年:《伊凡雷帝》(編劇:愛森斯坦,作曲:普羅柯菲耶夫,主要演員:契爾卡索夫,S.碧爾曼,L.采里科夫斯卡婭等)。1948年:《伊凡雷帝》第二集(攝於1944—1946年間,合作者同上,攝影:莫斯克文和基賽,主要演員:契爾卡索夫,S.碧爾曼,卡道奇民柯夫)

所屬分類

電影
蘇聯電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