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港中學

奉港中學1944年,學校遷入大橋劉家弄當店房子,仍系私立初小。解放後,鎮南國小由政府接管,轉為公辦國小,並擴充校舍。1964年學校開設高小班,升為完全國小,改名為城關三小。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1910年前後,大橋東岸陸家宗祠內創辦一所私立初小,稱為鎮南國小。1944年,學校遷入大橋劉家弄當店房子,仍系私立初小。解放後,鎮南國小由政府接管,轉為公辦國小,並擴充校舍。1964年學校開設高小班,升為完全國小,改名為城關三小。
1968年,城關農業中學併入,增設國中班;1970年改名為城關五七學校。1975年9月,又改名為城關三校。1979年,城關地區學校布局調整,城關一校、城關四校的國中部併入城關三校,成為一所鎮屬民辦初級中學。1981年8月15日,經縣人民政府批准,轉為公辦中學,定名為奉化大橋初級中學。1985年9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改名為奉化大橋中學,成為一所公辦完全中學。1986年至1987年,大橋中學分為二部分:本部在舊校舍,分部在新校舍(縣政府決定擴建奉化大橋中學,新校舍建在中山公園腳下,人民醫院後面)。
1985年10月,我縣香港同胞王劍偉先生來奉省親,表示願意在家鄉捐資辦學。10月23日,縣人民政府和王劍偉先生簽訂《會商紀要》,商定:王劍偉先生負責籌募,香港同胞捐資一百五十萬人民幣,本縣集資一百三十萬人民幣,為奉化大橋中學建造新校舍,校址選在鄞奉路東側,縣江西岸,岳林路一帶(即後來的岳林路8號),並將學校定名為奉港中學。
奉港中學於1986年4月9日奠基,1987年10月28日落成。
2006年6月,初、高中實施分離,國中更名為奉港初級中學。2008年,奉化市人民政府斥資一億兩千萬,在奉化金峰路南端128號選址重建,建設期間初級中學暫居原師範校舍和原岳林國小校舍。遷建工程於2011年8月竣工,2011年9月,學校搬遷到新校區,重新定名為奉港中學。

辦學理念

校園精神:和樂精神
校 訓:神於天,聖於地
校 風:一切皆有可能
教 風:愛生敬業
學 風:改變行為
辦學目標:
煥發活力
體驗成功
健康成長
辦學指導思想:
學生熱愛學校
家長青睞學校
社區贊同學校
辦學價值理念:
教育的受施者——學生受益
教育的實施者——教師受益

學校校徽

校園新聞

2012年6月15日下午,美國貝德福德市市長莎娃·傑爾吉斯一行六人蒞臨奉港中學視察訪問。奉化市副市長陳彩鳳、教育局長餘興國、市外事辦主任朱薇芬等陪同。
代表團一行首先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校園,恰逢課間時間,學生的熱情問候給美國客人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隨後在接待室,董煌達校長向來賓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賓主雙方還就青少年教育問題進行了友好交流。
通過參觀交流,美國客人對奉港中學的校園建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對學校的辦學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今後進一步加強聯繫,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