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羿

夷羿

夷羿,也稱為大羿,是上古時代的傳說人物。他善於射箭,曾助堯帝射九日。傳說十日齊出,禍害蒼生,羿射九日,只留一日,給大地帶來復甦的生機,人們遂尊稱他為“大羿”。

簡介

夷羿與黃帝的“涿鹿大戰”是中國遠古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正是由於這次大戰中,黃帝戰勝了夷羿,才奠定了華夏國家的根基,使他成為五帝之首。在有關的文獻記載中,夷羿的形象是暴君和亂賊,是相當醜惡的。《廣雅釋詁》:“蚩,亂也。”《方言》:“蚩,悖也”(卷十二)一說尤,同由尤,腹中之蟲,很不雅觀。《尚書·呂刑》的記載更加詳細,可為此類觀點的代表:刵

夷羿惟始作亂,延及於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奸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令)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戳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並制,罔差有辭。

這是周穆王敘述刑法的源流時首先提到的“古訓”,說夷羿作亂,以酷刑、殺戳統治苗民。把夷羿、苗民都說得很壞。夷羿原為“九黎這君”是九黎部落聯盟的首領,他與軒轅黃帝發生了矛盾,被史家看成是“作亂”。司馬遷《史記2五帝本紀》:

夷羿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微師諸候,與夷羿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夷羿,而諸候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炎帝)是為黃帝。

這些都是正統史書中的記載,已經把神話人物歷史化了,並且還以正統觀點使夷羿成了暴虐無道的亂賊。事實上,夷羿不僅是一個古史傳說中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有怪異神力的神話形象,據《龍魚河圖》記載:

黃帝攝政前,有夷羿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馬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夷羿,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譴玄女授黃帝兵信神符,制服夷羿,以制四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