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宮景區

太清宮景區

青島太清宮又稱下清宮,在嶗山東南蟠桃峰下、嶗山灣畔。宋太祖為華蓋真人劉若拙建道場於此。位於嶗山南麓老君峰下,面對黃海一碧萬頃,背靠七峰,峰巒迭起,地勢高爽,竹林滴翠,夏有清風,冬擋寒氣,素有“北國小江南”。

發展歷史

宋太祖為華蓋真人劉若拙建道場於此。位於嶗山南麓老君峰下,面對黃海一碧萬頃,背靠七峰,峰巒迭起,地勢高爽,竹林滴翠,夏有清風,冬擋寒氣,素有“北國小江南”。

太清宮現存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院。宮中奇花異卉,四時不絕。耐冬花開,紅艷如火,蒲松齡《聊齋志異·香玉》篇所寫紅衣女子絳雪,幻為宮中耐冬化身。漢柏、唐榆、宋銀杏均歷經風霜,至今仍柯乾嵯峨,蓊鬱蔥翠。

凌霄花盤繞漢柏而上,蜿蜒如龍蛇,名曰“古柏盤龍”。三清殿前碧水一泓,宮中道士名之為神水泉,大旱之年亦不涸竭。三皇殿內壁嵌元世祖忽必烈護教文碑及成吉思汗所頒金虎符文。宮後巨石有康有為題刻。宮東道旁有一巨石,高達丈余,上刻“波海參天”四大字,下有“始皇帝二十八年游於此山”小字一行。每當月夜,天風海濤,空明一片,嶗山勝景“太清水月”即此。

開壇傳戒是太清宮的一大特徵,據《太清宮叢林歷史法略》載,自清代道光三年(1823)由孫抱一方丈開始於宮傳戒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受戒弟子多達2000餘人。現為中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和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遼寧省道教協會與瀋陽市道教協會所在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