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神論

太極神論

太極神論,神是精氣的外發之表現,也叫做靈氣。世界上無論什麼事物,只要它具備的精神足,其神情必然自足。

基本講義

太極拳健身理論太極拳健身理論
神是精氣的外發之表現,也叫做靈氣。世界上無論什麼事物,只要它具備的精神足,其神情必然自足。對於人來說,精氣雖然是存在於五官為骸的身體之中,實際上是體現在人的身體外部。太極拳演練者若心、手、眼具到,就是有神的體現。沒有神情的人如同死了一般,是根本不會動的人。
神在人身體外的表現不止於眼的一處,但是只有在眼上面體現的神情顯而易見。所以,演練者習拳訓練之時,眼神至關重要,千萬不可東張西望,也就是做到目不妄視,必須讓眼光隨著主手的往返來回移動。
例如在太極拳套路打懶扎衣這個動作中,演練者之目光必須隨其右手中指徐徐而行。懶扎衣中手運到頭,目光也到頭,牢牢地將目光盯在中指尖上,不能隨便亂張望。這樣的話,就可將演練者全身的精神都集中在這個動作上,懶扎衣這一招便會從前到後皆有精神,這都是由於精神集中的緣故。
若打單鞭這一個動作,則必須使演練者將目光集中在左手之上,慢慢運行,到單鞭這個動作打完之時,再將目光集中到左手指尖上,也不能隨便張望。打撇身拳,演練者須將目光集中在左右腳尖上;打肘底看拳及小擒拿,須將目光集中在肘底拳上;打斜行拗步時右手在前,須將目光集中在於右手上;打抱頭推山時,兩隻手雖然都在前,但是其中分有主次,以右手為主,此時,演練者雖然也目光並注,但是也必須將偏注於右手之上;打指襠拳,須將目光集中在下打之上;打下步跨虎,須將目光集中在上方;打掩手肱拳,須將目光集中於前方。基本上是不論上下左右前後哪個方向,只要是主要的動作方向,就必須將眼光集中在那個地方。拳路中也有目光集中在別的地方,但實際上要批的卻是相反地方,這正是聲東擊西、左顧右盼、指南打北神機妙用
古代人常講大將軍八面威風,就是指拳術高超者,眼光四面競射,渾身上下,處處均有精神所在,也就是形成咄咄逼人的八面威風。
太極拳本來是世上所沒有的,陳王廷根據陰陽開合之理,並參閱了黃帝內經針炙大成,在108式長拳的基礎上創造了太極拳,於無處生有,似乎也是很神秘的。但是,又要演練者悟徹太極拳是由太極陰陽變化而創,由太極圖的道理演變而來,動靜、快慢、剛柔、虛實、開合運轉變化是隨意自然的變化,太極神情可自然體現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