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

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292號院內。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在這一帶建漢王府,清代為兩江總督署衙門。1853年3月太平天國建都南京,洪秀全利用明故宮磚石樑木,在此擴建天王府,王府分為內、外兩城,分別為金龍城和太陽城。1864年曾國荃攻陷天京,火燒了天王府。現存建築主要有大殿及殿前東西朝房,大殿後穿堂及暖閣,大殿後東側內廳三進及西花園等。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江蘇省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II-2

簡介

天王府天王府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位於南京城東長江路292號,是明清王府官邸,太平天國天王府的遺址,明代是稱此園為“煦園”,是一做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園林。天王府原為朱元璋所建的漢王府,清王朝把這裡闢為兩江總督署衙門。 天王府——太平天國王府遺址,又稱“煦園”,是一座頗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園林。明代曾為沐昕府第,清代設兩江總督衙署於此。1853年3月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將兩江督署改建為洪秀全的天朝宮殿(天王府)。
..
天王府東至黃家塘,西至碑亭巷,北至浮橋、太平橋一線(即楊吳城壕),南至科巷。“宮垣九重,建築崇宏”。宮城分內外二重,外稱太陽城,內名金龍城,外有城壕。太陽城正門為天朝門,金龍城正門為聖天門,正殿為金龍殿。還有二殿、三殿,有穿堂直通後宮。最後為後林苑,東西兩側有花園。現存西花園(煦園)及園內石舫,其餘在1864年7月清軍占領天京後被焚毀。1954年,在西花園水池內打撈出太平天國時的石鼓,1976年又在西水榭(夕佳樓)小假山發現“侍衛府胡衙”石碑。

遺址 

 
1853年3月,太平軍定都南京,5月開始在原兩江總督衙門的基礎上修建天王府,隨即以原兩江總督署為中心,
..
..
擴建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為平地,1854年2月再次破土動工。1864年7月,湘軍曾國荃部攻陷天京,放火燒了天朝宮殿,中心建築五間八架的“金龍殿”與西花園內的石舫等等保留了下來。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以此作為臨時大總統辦公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天王府又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府。天王府分為太陽城和金龍城兩部分,周圍約有10里,有“宮垣九重”。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建築大部被毀。清同治九年(1870年)又重建兩江總督署,有正宅、廳樓、亭閣等1189間。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此處為臨時大總統府所在地。1948年改為國民政府總統府,直至1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51年在此建立“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紀念碑”。西花園、石舫、水榭等基本布局依舊,成為國內外遊客到南京必游之處。
1982年國務院公布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布局

天王府分為太陽城和金龍城兩部分,周圍約有10里,有“宮垣九重”。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建築大部被毀。清同治九年(1870年)又重建兩江總督署,有正宅、廳樓、亭閣等1189間。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此處為臨時大總統府所在地。1948年改為國民政府總統府,直至1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51年在此建立“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紀念碑”。西花園、石舫、水榭等基本布局依舊,成為國內外遊客到南京必游之處。
..

歷史

洪秀全洪秀全
天王府——太平天國王府遺址,又稱“煦園”,是一座頗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園林。明代曾為沐昕府第,
..
清代設兩江總督衙署於此。1853年3月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將兩江督署改建為洪秀全的天朝宮殿(天王府)。天王府東至黃家塘,西至碑亭巷,北至浮橋、太平橋一線(即楊吳城壕),南至科巷。“宮垣九重,建築崇宏”。宮城分內外二重,外稱太陽城,內名金龍城,外有城壕。太陽城正門為天朝門,金龍城正門為聖天門,正殿為金龍殿。還有二殿、三殿,有穿堂直通後宮。最後為後林苑,東西兩側有花園。現存西花園(煦園)及園內石舫,其餘在1864年7月清軍占領天京後被焚毀。1954年,在西花園水池內打撈出太平天國時的石鼓,1976年又在西水榭(夕佳樓)小假山發現“侍衛府胡衙”石碑。清同治九年(1870),曾國藩在天王府遺址上原督署界內,重建兩江總督衙署,1872年4月竣工。包括門廳、大堂、兩廡、正宅、廳、樓、閣、亭等建築。署前建有“兩江保障”、“三省鈞衡”二坊。清末端方任天王府風光(1)(20張)總督時,又進行較大規模的興建及改建。辛亥革命時作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在此就任臨時大總統。國民政府時期改建門廳,增建“子超樓”等處房屋。1948年,天王府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府,直至1949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建國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及江蘇省政府曾設此,現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委員會。現存建築在中軸線上有大堂、二堂、後樓等,雖屢經修建,同治年間建的衙署至今仍大致保存原貌。1951年,在此建立“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紀念碑”。西花園、石舫、水榭等基本布局依舊,成為國內外遊客到南京必游之處。

相關

南京長江路292號,即民國時的“總統府”,現闢為“中國近代史博物館”,
..
一般認為是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所在,而在學術界則以“天王宮(天朝宮殿)”和“天王府”並用的。其實這兩個名稱有著不同的含天王府風光(2)(13張)意,反映出兩種不同的歷史觀“天王宮(天朝宮殿)”是太平天國對天王居住處的正式命名。據楊秀清等奏請天王蓋造天朝宮殿本章中云:“小弟楊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韋昌輝石達開跪在陛下,奏為起造天朝宮殿,先期奏明事緣,弟等前奉二兄詔旨命招木工泥工起蓋天朝宮殿……”云云。又據張德堅主編的《賊情彙纂》卷六“偽宮室”中云:“及踞江寧,見宮室之富,器用之美,益侈然自得。癸丑(1853)四月,偽天王洪秀全改兩江總督署為偽天朝宮殿。”張德堅主編的是“彙纂”,因此對“天朝宮殿”之名實話實說。又外國人富神祀賜著《天京遊記》中說:“忠王又自誇彼之新邸除天王宮外,為太平天國之最佳麗最美之建築物。”該《記》中還辟有“天王宮”一節。也是實話實說。再說洪秀全自立為太平天國天王,因此他將自己居住之所按傳統稱為“天王宮(天朝宮殿)”也是合乎情理的。至於把“天王宮(天朝宮殿)”稱為“天王府”,乃是清廷對“天王宮(天朝宮殿)”的貶稱。我們知道,“宮”,古為房屋的通稱,後來專指帝王的住所。清廷視太平天國政權為叛逆,因此,它是不可能稱洪秀全居住之所為“宮”的,故以“府”稱之,有時還在前面冠以一個“偽”字。例如,同治三年七月初一酉初,曾國藩在《與紀澤兒書》中即說:“余今日看孝陵衛、天保城地道缺口及偽天王府等處,午正回沅叔(曾國荃)營次,一切平安。”語中稱洪秀全居住之所為“偽天王府”。又如,“天王宮(天朝宮殿)”於1864年7月天京淪陷後,遭清軍掠奪後縱火焚毀,因此清廷官僚何紹基曾發出感嘆:“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也稱洪秀全居住之所為天王府。後人則因襲至今,以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識亦以“天王府遺址”稱之。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南京因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建都於此,故有“十朝故都”之稱。既然,太平天國亦算為“一朝”,因此稱“天王宮(天王宮殿)”為“府”,也就不妥當了。因此,筆者以為,為尊重歷史計,應為洪秀全居住之所正名,將“天王府”之名恢復為“天王宮(天朝宮殿)”為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