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鐵路局

太原鐵路局

太原鐵路局成立於2005年3月18日,共有職工11.8萬人,管轄南同蒲、北同蒲、大秦、侯月、石太、侯西、太焦、太中(銀)、京原、京包、遷曹、石太客運專線等12條幹線和西山、東晉、上蘭村、忻河、介西、禮垣、寧岢、太嵐、口泉、雲岡、京唐港、曹南、東港等13條支線,路網縱貫三晉南北,橫跨晉冀京津兩省兩市,線路總延長8682.05公里,營業里程3328.2公里;配屬機車1162台、CRH5型動車組6組48輛、CRH380AL高速動車3組。客車2005輛。是全國18個鐵路局中貨運量最大、重載技術最先進的鐵路局,也是全路唯一運輸主業整體改制上市的鐵路局。

基本信息

機構概述

2005年,鐵道部將全國15個鐵路分局所下轄的41個鐵路分局全部裁撤。將原鐵路分局
所管轄的站段劃歸鐵路局直屬管轄。經鐵道部批准,2005年3月18日0時起,將原北京鐵路局下轄的太原鐵路分局,大同鐵路分局與臨汾鐵路分局合併成立新的太

和諧電2電力機車(全部配屬大秦線和諧電2電力機車(全部配屬大秦線
原鐵路局。太原鐵路局機關設在太原市建設北路185號,郵政編碼030013。
太原鐵路局地處中國華北地區,屬於暖溫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溫差、日溫差均較大。新太原鐵路局由原太原鐵路分局和大同鐵路分局合併成立,管轄南北同蒲、大秦、太中銀、京包、京原、石太、太焦、侯月、侯西、遷曹等十大幹線和寧苛、太古嵐等10條支線,石太線從太原北至賽魚與北京鐵路局相接;南同蒲線從太原至港口與西安鐵路局相接,侯西線從侯馬至下峪口與西安鐵路局相接;侯月線從侯馬至嘉峰與鄭州鐵路局相接,太焦線從修文至夏店與鄭州鐵路局相接;北同蒲線從太原到管內大同,京原線從原平至大澗與北京鐵路局相接;京包線從大同至古店與呼和浩特鐵路局相接;從大同至柴溝堡與北京鐵路局相接,大秦線從韓家嶺至秦皇島與北京鐵路局相接。東起能源大港秦皇島,西至黃河禹門口,北到煤都大同,南至古蹟風陵渡,路網縱貫三晉南北,橫跨晉冀京津兩省兩市,線路總延長7561.3公里,鐵路營業里程2951公里,下設37個運輸生產站段。
太原鐵路局是全路18個鐵路局中貨運量最大、運輸收入最多的鐵路局,主要擔負著國家新型能源工業基地—山西省的客貨運輸任務。鐵路局貨物傳送量占全路貨運量的六分之一以上,煤炭發運量占全路運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管內旅遊資源豐富,遊客、學生、民工等形成的鐵路客運量逐年增長,鐵路局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居於骨幹地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本信息

太原鐵路局管轄石太線、京原線太焦線南同蒲線北同蒲線、侯月線(臨管線)、侯西7條幹線,西山、太古嵐、上蘭村、忻河、介西、禮垣6條支線和薛梅、汾皇、皇太、汾太、榆次、榆聯I、榆聯II、介休洗選聯、洗選介西聯、義棠萬安聯10條聯絡線及366條專用線。東面石太線在坡頭--賽魚間117公里處與石家莊分局相接;南面南同蒲線在風陵渡一港口間849.5公里處與西安鐵路局相接;西面侯西線在禹門口--下峪口間76.173里處與西安鐵路局相接;東南面侯月線在端氏--嘉峰間147.3公里處與鄭州鐵路局洛分相接、太焦線在太平--夏店間190.8公里處與鄭州分局相接;北面北同蒲線在鳳凰村--寧武間169.4公里處與大同分局相接;東北面京原線在靈丘--大澗間234公里處與北京鐵路局相接。

太原鐵路局太原鐵路局

基本介紹

全局有職工69497名,下屬基層單位99個(包括比照基層單位辦理的5個多經公司),其中:車務段7個、直屬站10個、機務段6個、工務段8個、電務段5個、車輛段4個、建築段4個、水電段2個、供電段2個、客運段1個、列車段1個、鐵路醫院6個、療養院3個、防疫站2個、公安處2個、檢察院2個、法院2個;車站1 76個,其中:特等站1個、一等站9個、二等站14個、三等站23個、四等級以下站129個;線路總延長3623.4公里,營業里程1595.8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519.2公里(包括侯月線電氣化鐵路150.7公里);配屬機車519台,其中電力機車171台(8G77台、韶山1型60台、韶山3型29台、韶山4型5台)、內燃機車348台(北京型93台、東風4型217台、東風7型32台、動車4台、東方紅5型2台);配屬客車1146輛,其中軟臥車71輛、軟座車3輛、軟硬臥車4輛、硬臥車368輛、硬座車534輛、行李車66輛、餐車56輛、發電車29輛、特種車2輛、動車拖車13輛。現有固定資產原值161.79億元。
分局主要擔負著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心城市太原等12個地市、87個縣區的客貨運輸任務,煤運量占總運量的56.9%左右,除供應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工業、民用煤炭和外貿出口煤炭任務外,還承擔著華北、東北、華中、京津唐、山東五大電網,秦皇島連雲港、石臼所、青島四大港口,鞍鋼武鋼寶鋼本鋼、太鋼五大鋼鐵企業的煤炭運輸任務。主要裝車點有玉門溝、太東、太北、太西、三給村、古交、古東、鎮城底、忻州、原平、軒崗、崞陽、代縣、壽陽、榆次、北營、修文、陽泉曲、兌鎮、孝西、趙城、辛置、清澗、翼城、介休、臨汾、侯北等車站。日均裝車5588車、日均完成換算周轉量124.6百萬噸公里,日均傳送貨物33.3萬噸, 日均傳送旅客5.4萬人,日均完成運輸收入1594.8萬元。

主要職責

太原鐵路局主要擔負著山西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客貨運輸任務,煤運量占總運量的80%以上,煤炭發運量占全路運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除供應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部分工業、民用煤炭和外貿出口煤炭任務外,還承擔著華北、東北、華中、華東、南方五大電網,秦皇島、天津、京唐、連雲港、錦州、青島、日照、南京八大港口,鞍鋼、武鋼、寶鋼、本鋼、首鋼、包鋼、太鋼、邯鋼、湘鋼、漣鋼、唐鋼、濟鋼、萊鋼、沙鋼、馬鋼、新余鋼十六大鋼鐵企業的部分煤炭運輸任務,是全路貨運量最大、運輸收入最高的。管內旅遊資源豐富,鐵路客運量逐年增長,路局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居於骨幹地位。

技術設備

太原鐵路局的線路總延展長度7764.34km,營業里程2973.16km。道岔8938組。橋樑2808座
和諧電1電力機車(全部配屬大秦線)和諧電1電力機車(全部配屬大秦線)
和諧電1電力機車(全部配屬大秦線)/196334延長米,隧道及明洞242座/188365延長米。配屬機車1194台,其中電力機車720台、內燃機車474台(包括動車組4台);配屬客車1656輛。

派出機構

太原鐵路局,簡稱“太局”。管內下轄太原鐵路辦事處、大同鐵路辦事處,共2個鐵路辦事處。鐵路辦事處是中國鐵路改革的產物之一,由原鐵路直屬的鐵路分局改編成為鐵路辦事處。而鐵路辦事處對各站段沒有直接領導的權力,只作為鐵路局駐各地的鐵路地區的派出機構。協調地方有關機構與駐各地的鐵路單位之間的關係、對駐捷運路運行生產進行安全監督。

職工數量

2009年末職工總數116411人,其中女職工19106人。有49人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含政工專業職務)任職資格,其中:取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2人,137人取得中級專業職務(含政工專業職務)任職資格,273取得初級專業職務(含政工專業職務)任職資格

運營情況

太原鐵路局主要擔負著山西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客貨運輸任務,煤運量占總運量的80
%以上,煤炭發運量占全周轉量580百萬噸公里以上。年貨運量5.7億噸、客運量4500萬人以上、是全路貨運量最大、運輸收入最高的路局,2005年的運輸增量占全
太原鐵路局線路圖太原鐵路局線路圖
路的二分之一。
自太原鐵路局建局以來,在鐵道部黨組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路局和路局黨委率領全局廣大幹部職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挖潛擴能提效,運輸生產力大幅度增長
隨著鐵路跨越式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山西經濟的崛起,太原鐵路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全局廣大幹部職工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國民經濟建設為己任,深入貫徹“務實、高效、創新、爭先”的工作方針,紮實推進政治工作與中心任務一體化機制,在高標準上實現新突破,在高起點上實現新跨越,把太原鐵路局建成安全穩定、重載高效、服務優質、業績一流、文明和諧的國鐵強局,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10年,太原鐵路局再次進入全國企業500強,在全路用戶滿意度測評中名列第二,並先後獲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創新特別獎等榮譽稱號。
2011年,全局上下堅決貫徹落實新一屆部黨組關於鐵路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始終將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鐵路發展方式的主線貫穿到各項工作中,乾群同心,實幹攻堅,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安全生產方面,全局消滅了一般A類及以上責任事故,勝利實現安全年,連續安全生產1636天;運輸任務方面,全局年運量突破5.7億噸,大秦線年運量突破4.4億噸,全局客貨傳送量、換算周轉量、貨機日產量等主要運輸任務指標全部完成;多元化經營方面,全年多元化經營總收入748.2億元,完成計畫的100.5%,較去年同口徑增長13.5%。此外,全局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體制機制持續最佳化,科技教育成果豐碩,鐵路建設有序推進,民生“八小工程”全面啟動,13件實事高標兌現,職工生活不斷改善,組織作用得到充分展示。路局榮獲了全國“安康杯”示範企業、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等多項殊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