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基準地震台

太原基準地震台是山西省地震局專業地震台站之一,全省唯一的國家基準台站,正處級建制,共有在職職工22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0人。

2007年該台入選國家地球物理野外觀測研究站,成為中國地震局在山西境內唯一的從事地震和地球物理觀測的國家級野外科學研究站。台站由太原台站中心、武家寨磁電台組成。
太原台站中心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與著名旅遊風景名勝晉祠相鄰。西靠呂梁山,東臨汾河平原,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距太原市區25km,交通十分便利。台站始建於1953年,1968年正式建台,占地面積26畝。“十五”期間,完成了環境最佳化改造,新建170m長的觀測山洞、容納100餘人的報告廳、640m的監測中心、1600m的專家公寓和40餘間辦公房。
武家寨磁電台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武家寨村東,居太原台站中心8km ,於1979年建立,占地面積60餘畝,屬國家地磁基本台,為主要的磁電觀測場地。
太原基準地震台地處山西中部、華北腹部,台址位於交城斷裂中段,是山西裂谷沉降幅度最大,地殼結構最複雜、地殼厚度變化最大、地殼介質最為破碎、重力異常與磁異常最顯著的地段,具有獨特的地質構造環境,素有華北地區“小震視窗”之稱,是開展地震監測和地球動力學研究的理想場所。
太原基準地震台擔負的主要任務包括:(一)監視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地震活動情況,掌握地震活動背景。(二)為地震學、地球物理學和地震預報研究提供基礎資料。(三)承擔全球大震速報和國際地震活動資料交換。(四)觀測我國基本地磁場的主要特徵及變化,為山西省地磁觀測提供通用資料。
太原基準地震台目前觀測手段涵蓋了測震、形變、電磁和流體4大學科,共有19項觀測手段,分別為:三分向寬頻帶測震儀、電子水準測量儀、數字石英擺傾斜儀、數字水管傾斜儀、數字伸縮儀、數字型應變儀、地磁總場與分量組合記錄儀、磁通門磁力儀、磁通門地磁經緯儀、質子旋進磁力儀及分量儀、流動地磁測量儀、數位化地電阻率測量儀、數位化大地電場儀、數位化大地電磁場儀、數位化水位儀、數位化水溫儀、數位化氣象三要素等。同時台站承擔了全省流動地磁的觀測任務,觀測點32個,分布於全省5大盆地。
建台以來,幾代地震工作者安於清貧,甘於奉獻,在偏僻閉塞的環境中探索、實踐,開展對地震活動、地球活動規律的監測、科研工作,為監測山西及鄰近地區的地震活動,為政府防震減災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為科學研究工作和山西經濟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近幾年來,尤其是“十五”期間實施了台站最佳化改造工程,使台站面貌得到徹底改善,台站各項工作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1999年獲省直工委省直“文明單位”,2000年榮獲全國地震系統集體一等功,2005年獲 “省直文明單位標兵”稱號,2006年獲山西省總工會“先進集體”三等功,2007年獲省直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