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沖日

天王星沖日

是指天王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的兩側,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此時,天王星與地球距離最近,亮度也最高,是一年中觀看天王星的最佳時機。

基本信息

概況

觀察事項

2005年9月1日11時天王星沖日,天王星的亮度達5.7等,視力好的讀者可試試自己的眼力。9月1日月齡為27.0,幾乎整夜沒有月光干擾。沖日前後,用望遠鏡可在寶瓶座λ(視星等3.74等)和寶瓶座α(視星等4.82等)之間的星星之間尋出它的蹤跡。順便指出,行星光環是看不見的。 一般來講,沖日時,行星最亮,也最適宜觀測。

天王星沖日的詳細情況

每隔369.39393天有一個會合周期,每個會合周期都可看到一次天王星沖日,即每隔85年可以看到84次天王星沖日。

21世紀的天王星沖日

日期時間距離赤緯
2001年08月15日15:2418.9643-14°36′
2002年08月20日00:5318.9935-13°17′
2003年08月24日10:0219.0192-11°55′
2004年08月27日18:4019.0417-10°29′
2005年09月01日03:0219.0605-09°01′
2006年09月05日10:5419.0755-07°31′
2007年09月09日18:4519.0862-05°59′
2008年09月13日02:2119.0923-04°26′
2009年09月17日09:4119.0930-02°51′
2010年09月21日16:5719.0883-01°16′
2011年09月26日00:1419.0776+00°19′
2012年09月29日07:1419.0614+01°54′
2013年10月03日14:1119.0400+03°29′
2014年10月07日20:5719.0141+05°04′
2015年10月12日03:4918.9843+06°37′
2016年10月15日10:4218.9512+08°09′
2017年10月19日17:3418.9146+09°40′
2018年10月24日00:4618.8752+11°08′
2019年10月28日08:1418.8328+12°34′
2020年10月31日15:5218.7876+13°56′
2021年11月04日23:5718.7391+15°16′
2022年11月09日08:2518.6872+16°31′
2023年11月13日17:2018.6315+17°42′
2024年11月17日02:4418.5722+18°49′
2025年11月21日12:2518.5094+19°49′
2026年11月25日22:4018.4441+20°44′
2027年11月30日09:2118.3768+21°32′
2028年12月03日20:2818.3084+22°13′
2029年12月08日08:1018.2394+22°47′
2030年12月12日20:3518.1707+23°12′
2031年12月17日09:2618.1026+23°30′
2032年12月20日23:1018.0357+23°38′
2033年12月25日13:2717.9699+23°38′
2034年12月30日04:3717.9057+23°29′
2036年01月03日20:2917.8427+23°11′
2037年01月07日13:1317.7808+22°43′
2038年01月12日06:4117.7201+22°06′
2039年01月17日01:0217.6611+21°20′
2040年01月21日19:4517.6043+20°26′
2041年01月25日15:2617.5503+19°23′
2042年01月30日11:3517.5000+18°12′
2043年02月04日08:2517.4540+16°54′
2044年02月09日05:4917.4130+15°29′
2045年02月13日03:5617.3776+13°57′
2046年02月18日02:3417.3483+12°21′
2047年02月23日01:4917.3251+10°39′
2048年02月28日01:2617.3082+08°53′
2049年03月04日01:4417.2968+07°04′
2050年03月09日02:2917.2910+05°12′
2051年03月14日03:2717.2900+03°19′
2052年03月18日04:5517.2939+01°24′
2053年03月23日06:3017.3025-00°31′
2054年03月28日08:1517.3160-02°26′
2055年04月02日09:5317.3343-04°19′
2056年04月06日11:3617.3578-06°11′
2057年04月11日13:0817.3866-08°01′
2058年04月16日14:3817.4210-09°47′
2059年04月21日15:3617.4612-11°29′
2060年04月25日16:4017.5068-13°07′
2061年04月30日17:1717.5575-14°39′
2062年05月05日17:3417.6123-16°06′
2063年05月10日17:2917.6707-17°26′
2064年05月14日17:0617.7317-18°40′
2065年05月19日16:1317.7948-19°46′
2066年05月24日14:4617.8591-20°45′
2067年05月29日12:3917.9242-21°35′
2068年06月02日10:0217.9897-22°17′
2069年06月07日06:4518.0557-22°50′
2070年06月12日02:2718.1220-23°15′
2071年06月16日21:4118.1889-23°31′
2072年06月20日16:0618.2564-23°38′
2073年06月25日09:4918.3243-23°37′
2074年06月30日02:4218.3921-23°28′
2075年07月04日19:0418.4593-23°11′
2076年07月08日10:4218.5250-22°45′
2077年07月13日01:5118.5887-22°13′
2078年07月17日16:0118.6495-21°33′
2079年07月22日05:5718.7068-20°46′
2080年07月25日19:0718.7601-19°54′
2081年07月30日07:3818.8089-18°55′
2082年08月03日19:2518.8534-17°52′
2083年08月08日06:4618.8937-16°43′
2084年08月11日17:2118.9304-15°30′
2085年08月16日03:3018.9637-14°13′
2086年08月20日12:5418.9938-12°53′
2087年08月24日22:1019.0205-11°29′
2088年08月28日06:5419.0437-10°03′
2089年09月01日15:1519.0629-08°35′
2090年09月05日23:2019.0779-07°04′
2091年09月10日07:2119.0881-05°32′
2092年09月13日14:5719.0932-03°58′
2093年09月17日22:3219.0924-02°23′
2094年09月22日05:4819.0859-00°48′
2095年09月26日13:0319.0736+00°47′
2096年09月29日20:0119.0564+02°22′
2097年10月04日02:4719.0346+03°57′
2098年10月08日09:3419.0089+05°31′
2099年10月12日16:2818.9796+07°04′

詳細信息

定義

天王星是已知與太陽平均距離第二遠的行星,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需要84.3年。當天王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的兩側,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時,就是天王星沖日。此時,天王星與地球距離最近,亮度也最高,是我們觀測它的最佳時機。

周期

與天王星相比,地球的公轉周期要短得多,通過會合周期公式,我們可以求得天王星的會合周期大約是369.4天,也就是說每85年會有84次天王星沖日。

歷史背景

天王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因此在地球上天王星看起來要比常見的五顆行星暗弱得多。很久以前,人們就認識到了水、金、火、木、土這五顆行星,而發現天王星的存在,則是望遠鏡發明之後的事了。起初,天王星由於自行速度過於緩慢而一直被認為是一顆恆星並編入星表。著名的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於1781年3月13日,在家裡的庭院中用自製望遠鏡觀測到了它。由於望遠鏡中的天王星有著朦朧的視圓面,並且呈藍綠色,赫歇爾認為它是一顆彗星並進行了系統的監測。當他將發現提交給皇家學會時,雖然含蓄地認為天王星比較像行星,但仍然聲稱是發現了彗星。後來,經過多位科學家的證實,這顆“新星”終於被確認為行星,赫歇爾本人也向皇家天文學會承認了這個事實。為此,威廉·赫歇爾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柯普萊勳章。喬治三世依據他的成就,並在他移居至溫莎王室,讓王室的家族有機會使用他的望遠鏡觀星的前提下,給予赫歇爾200英鎊的年薪。因此赫歇爾決定將這顆新發現的行星命名為“喬治之星”,以紀念他的贊助人喬治三世國王。後來,這顆行星還是以希臘神話中的“烏拉諾斯(Uranus)”來命名,譯成拉丁文的意思是天空之神,中文則稱為天王星。

觀測

這次天王星沖日,它與地球的距離大約為19個天文單位(28.56億千米)。這時它的亮度可達5.7等,位於寶瓶座天區內。雖然高於肉眼可見的極限星等,但要想在茫茫星海中找到它,還是需要藉助天文望遠鏡的。

關於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陽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在太陽系的體積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他的名稱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Οὐρανός),是克洛諾斯(農神)的父親,宙斯(朱比特)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顆在現代發現的行星,雖然它的光度與五顆傳統行星一樣,亮度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發現。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發現,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

新浪科技訊據江蘇省天文學會通報,八大行星之一的天王星“沖日”,作為太陽系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第二遠的行星,10日沖日時天王星的亮度是5.7等,這就意味著在觀測條件很好的地方,我們不用望遠鏡也能用肉眼隱約見其“芳容”。但城市的夜晚光源眾多,很難找到理想觀測點。資深天文愛好者可在天文望遠鏡和星圖幫助下,仔細觀測這顆閃亮的“天王”。

據天文專家介紹,天王星公轉軌道的平均半徑為19.2個天文單位。其半徑是地球的4倍左右,但由於它是氣體行星,比重比較小,所以質量只有地球的17倍左右。與海王星相比,天王星與我們的距離要近得多,因此它也要亮一些。作為遠地行星的天王星,沖日時與平時相比,亮度變化不大,相位變化也完全可以忽略,所以並不一定沖日時才是觀測的最佳時機。

在解析度較高、焦距較長的天文望遠鏡里,天王星是一個有著淡藍色視圓面的天體。由於天王星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84年左右的時間,它相對背景星空移動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近幾年天王星都位於亮星不多的寶瓶座天區。

眼下,太陽在傍晚時分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天王星正好從東方升起,直到第二天日出時才從西方落下,因此整夜均可觀測。地點最好選在避開強光源的視野開闊之處,比如郊外或者山頂等地。觀測時可在天文望遠鏡和星圖幫助下,從星空中辨認出天王星。據了解,天王星是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和他妹妹在1781年用望遠鏡發現的,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大行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