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鼓樓博物館

天津鼓樓博物館

天津鼓樓博物館位於南開區老城廂鼓樓,2002年9月成立。天津鼓樓是天津老城廂的中心,建於明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天津市展開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天津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鼓樓。鼓樓重建工程竣工於21世紀初期。重建的鼓樓宏偉典雅,青磚牆面,白玉欄桿,飛檐斗拱,碧瓦丹楹,油漆彩繪,雕樑畫棟,與周邊的明清風格商業街建築渾然一體。

基本信息

建築結構

天津鼓樓博物館天津鼓樓博物館

鼓樓有四門,分別為“拱北”、“定南”、“鎮東”、“安西”,其上有楷書匾額。其建築規模為27米見方,高27米的體量。取“9”的倍數,因為“9”為陽數之極,有吉祥內涵。

天津鼓樓名為鼓樓,實為鐘樓,是“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之一。始建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歷經數次戰火後重建,是漁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是天津市的發源地,是城內布局的軸心。

新建的鼓樓商業街全部為仿清建築,占地約20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以新鼓樓為中心的鼓樓廣場,長寬各81米,作敞開式設計,周圍分南街(天津風情街)、北街(古董珠寶街)、東街(精品購物街)等幾個部分。

館藏內容

花貨、素壺、筋紋壺三大類;品種有泥繪、加彩、浮雕、墩泥、貼花、施釉、攪泥、鏤空,共150餘件。主要產自宜興的黃龍山脈的原礦石。在這次展覽中有原礦石料(俗稱五色土)和製作紫砂壺的壺泥(已加工好的壺料)、各種制壺的工具和規範成型模具等。

整體維修

天津鼓樓博物館天津鼓樓博物館

2014年8月20日,天津鼓樓博物館因整體維修將自2014年8月18日起暫時停止對外開放。鼓樓於2002年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後,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稱為天津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但因年久失修,基礎設施嚴重老化,已無法滿足對外開放的需要,嚴重阻礙鼓樓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開展。閉館期間,天津鼓樓博物館將在做好預案的前提下,對建築進行整體維修,以保證最佳展出效果。該館擬於明年“五一”前後,以嶄新的面貌重新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