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覺悟社紀念館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坐落於天津市河北區宙緯路三馬路三戒里48號,總面積176平方米。該館有復原陳列室一間,輔助陳列室兩間,這裡是當年覺悟社社員活動的地方。它在近二十年的時代變遷中,以弘揚革命精神為宗旨,以宣傳愛國主義為己任,以服務大眾為主要工作,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無可替代的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

基本信息

簡介

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覺悟社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覺悟社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坐落於天津市河北區宙緯路三馬路三戒里48號,總面積176平方米。該館有復原陳列室一間,輔助陳列室兩間,這裡是當年覺悟社社員活動的地方。外牆築有“覺悟社舊址”石碑,屋內設書桌、鐵床等,桌上有文房四寶和馬克思著作,外間八仙桌上有社員抓鬮用的鐵盤和紙鬮,再現了歷史原貌。輔助陳列室內藏有珍貴的歷史文獻和照片80餘件。

歷史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收藏照片天津覺悟社紀念館收藏照片

該館通過大量照片、文獻、繪圖、實物等歷史資料展示了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期間由周恩來、鄧穎超、馬駿等骨幹組成的進步愛國團體“覺悟社”的成長和戰鬥歷程,覺悟社由二十位社員組成。他們本著“革新,革心”的精神,以“自覺、自決”為主旨,認真研究新思潮,探討救國救民真理,積極參加實際鬥爭,成為了當時天津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的領導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覺悟社的多數成員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有八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六人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其中周恩來就是最傑出的代表。馬駿、郭隆真、黃愛等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覺悟杜的“三烈士”。為了弘揚“覺悟”精神,激勵後人奮進。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將覺悟社舊址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成立“覺悟社舊址”陳列館。1984年9月16日在覺悟社成立六十五周年之際由中宣部批准在覺悟社舊址上成立了天津覺悟社紀念館。1986年9月10日鄧穎超同志專程來館視察並親題“覺悟社紀念館”匾額。

布局

該館現有復原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復原陳列室一間,這裡是當年覺悟社社員活動的場所,外牆築有“覺悟社舊址”石碑,屋內設書桌、鐵床等,桌上有文房四寶和馬克思著作,外間八仙桌—上有社員當年為決定代號而抓鬮用的鐵盤和紙閹以及學習資料等,再現了歷史原貌。輔助陳列室兩間,內藏相關歷史文獻、照片、繪畫、雕塑等80餘件珍貴文物,全面地展示了覺悟社的創立、成長及奮鬥歷程。

現況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堅持全年對外開放,十幾年來共接待各界參觀民眾達幾十萬人次,並曾先後接待過楊尚昆同志、江澤民同志的夫人王冶萍、李鵬同志的夫人朱琳、台灣著名演藝家凌風的(八千里路雲和月》攝製組,以及來自日本、韓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朋友不計其數。該館於2004年4月起實行對未成年人參觀免票制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