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學技術館

天津科學技術館

天津科學技術館 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八五”期間投資1.14億元興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設施,坐落於文化中心區域內,由常設展廳和宇宙劇場組成,是一座綜合性科普場館。 無論從高處鳥瞰,還是從遠處憑眺,天津科學技術館的外型酷似一座橋樑,象徵著科技是連線現在與未來的橋樑。“橋”中央是3/4球形的宇宙劇場,宛如一輪噴薄欲出的朝陽。 天津科學技術館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和為廣大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視窗,是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自開館以來,天津科學技術館接待了36位黨和國家領導人、500位省部級領導和950萬各界公眾,先後被國家部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天津科學技術館是天津市大型公益性科普設施,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常設展廳100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五大展區共展出310件(套)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的科普展品。建築主體上方的球型建築是宇宙劇場,可放映全天域科教電影。

天津科學技術館圖冊 天津科學技術館圖冊

在辦好常設展覽的同時,天津科學技術館不斷拓展展教形式,常年舉 辦主題展覽、科普報告和系列科學表演。其中,天文科普活動已成為一大亮點,獨具特色。天津科學技術館作為全國首批“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試點單位,配合學校課程改革,走進中國小校、社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科學普及活動。

展廳簡介

常設展廳

一層:

“探索發現”展區,位於展廳一層北側,分為數學、力學、聲學、磁電、光學五個部分。通過展示物理學、數學等基礎學科的各種參與性展品,揭示其中奧秘,激發公眾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最大限度地啟發公眾,開拓思維,增強創造力。

“夢幻劇場”位於“探索發現”展區北部。採用全息技術及真人秀結合的演繹模式,配備絢麗的燈光音響設備,使公眾彷如身臨其境。

“智慧結晶”展區,位於展廳一層南側。該展區面向人類探索未知、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各種挑戰,展現世界高新前沿科技及其突破,重點展示高新技術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二層:

“認識自我”展區,位於展廳二層南側。以“人”為主題,通過立體標本、模型、多媒體、參與互動的多種互動形式相結合的展示方式,展示人的心理測量、人的感官認知活動、青春期教育方面的知識。公眾可以通過親身體驗來了解人體構成、人體奧秘的科普知識。

“機器人天地”展區,位於展廳二樓西側。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天津科技館建成“機器人天地”展區,內容兼顧歷史、技術、體驗、教育、互動等多重元素,把機器人及相關人工智慧技術充分的展現在公眾面前。整個展區包含機器人發展時光軸與典型藏品兩大部分,演繹了機器人及相關人工智慧技術隨時間不斷更迭、推陳出新。

“夢想天地”展區,位於展廳二樓北側。該展區專門為少年兒童設定,展區色彩鮮明,展品設計新穎,孩子們在這裡可以輕鬆愉快地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素質和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天象廳,位於展廳北側。採用國際先進技術設計,擁有直徑8米的穹頂顯示幕,容納28名公眾。在這裡可以觀賞到浩瀚的宇宙星空,沉浸在深邃的宇宙星系中學習天文知識。同時,以先進的互動技術,實現與星空、星體的虛擬互動,體驗探索宇宙的奧秘。

宇宙劇場,位於天津科技館三樓。內部裝有直徑23米的傾斜式鋁質天幕、全天域穹幕電影放映系統。穹幕電影通過超常視野魚眼鏡頭的拍攝和全天域穹幕放映,場面壯觀,效果逼真。公眾可以仰靠在階梯式座椅上觀賞自然科學景觀影片和天象奇觀,領略高科技影像設備的奇特功能,體會科技帶給人們的無窮魅力。

歷史沿革

1992年9月26日,天津科技館奠基;

1994年9月22日,竣工剪彩;

1995年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2002年8月18日,國內首家數學展廳開放剪彩;

2008年9月20日,常設展廳實行免費開放;

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實施綜合改造,天津科技館的展覽環境、展示內容和服務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2018年2月,建成“機器人天地”展區。

2018年5月,“機器人天地”展區正式開放。

交通信息

天津科學技術館 天津科學技術館

A公交停靠站:科技館【便捷】

線路:604路、655路、657路、665路、698路、846路、859路

B公交停靠站:光華里(下車向北步行220米)【可達】

線路:47路(單層)、668路、868路、912路

C捷運停靠站:

捷運6號線樂園道站(下車東行230米右轉480米)【便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