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是天津市首批“雙高普九”規範化學校,市義務教育示範學校,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三A學校。現有29個教學班,學生800餘人。學校占地面積1468 0平方米,建築面積4912平方米,擁有網管中心、計算機房、美術教室、書法教室、音樂教室、科學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報告廳等專用教室,還有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和200米環形塑膠跑道,校園融美化、綠化,教育化為一體,為學生自主發展、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85人,專職教師75人,100%大專學歷,本科學歷30人,國小高級教師64人,市級、區級、片級學科帶頭人共19人,市級優秀教師18人,黨員18人,是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生機勃勃的隊伍,為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是天津市書法狀元校,中央教科所寫字教學實驗基地,天津市硬筆書法協會教學實驗基地,學校自1983年7月建校至今歷任三任校長,經歷了艱苦創業、再創輝煌、與時俱進三個歷程。歷經二十多個春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全校師生努力奮鬥,學校以書法教學為載體,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歷任領導對書法教學工作高度重視,工作有組織、有計畫、有措施,常年不懈,卓有成效,始終保持了學校的書法辦學特色。

發展歷程

紅星路國小原校址地處城鄉結合部,是一所由中學改建的國小。建校初始由於地緣、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學生語言粗俗,行為隨便。再加上校舍破爛不堪、資金短缺等原因,困難重重,步履艱難,百廢待興。首任校長陸秀敏認為工作千頭萬緒,當務之急是提高師生的整體素質,而組織師生練好字是理想的切入點,因為書寫水平的高低是一個民族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的標誌之一。正如天津市書法協會副主席王千老師所講:教學生怎樣坐著,怎樣執筆,怎樣寫字就是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字如其人,字寫得好,就多了一點文氣,少了一點野氣。

對於教師來說書寫比課本、聲像教材還多了一層現場示範、

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書法活動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書法活動

以身示教的作用,教師寫好字是教師修養的一種表現,是教師的第二形象。教師能寫一手好字,學生會打心眼裡敬佩和信賴。同時,通過寫字可以達到識美、育德、啟智、健體的作用。從學校管理角度來說,從抓寫字教學入手,這就找準了一條非常理想的素質教育切入點。師生的素質提高了,學校特色形成了,就會起到整體效應,從而推動學校整體工作逐步地、全面地開展起來。

基於這種認識,我們把抓好寫字作為學校一項經常性的重要任務,持之以恆地抓了起來,不為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動搖,堅定信心,堅持走自己的路,探索、創造自己的經驗。從83年開始,我們除了開足寫字課外,還專門安排了師生共同參加的“每日一刻鐘”寫字練習,由班主任組織,書法教師巡迴指導,由於長期堅持收到明顯效果。我校之所以能形成書法特色,跟我校有一批書法骨幹教師有關,他們當中有參加首屆教師書法大賽的奪魁者,有多次在全國、全市各類比賽的書法狀元,也有剛剛嶄露頭角的新秀。特別是已故書法教師吳百川為形成我校書法特色立下了汗馬功勞,吳老師年逾六旬,仍把每天堅持練字當成一種樂趣,就連外出參觀、學習,口袋裡也要裝上幾支筆,走到哪,寫到哪,輔導到哪。學校領導重視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讓這些教師不僅培養了一批批書法新苗,而且影響全校教師,形成練字氛圍。

由於寫字教學的制度化,經常化,多樣化,再加之教師的示範作用與耐心的輔導,我校師生的練字與寫字已蔚然成風,師生都能寫一手好字,學校形成書法特色。1990年在天津市教育局與書法教育研究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小教師硬筆書法大賽中,我校九名教師囊括了老、中、青三個組別的冠軍,並榮獲國小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學生中亦人才輩出,多人多次在全市、全國和國際比賽中獲獎。特別是學校培養的李丹、張茜、薛娜等同學,作品分別被選入《中國書法人才精品集》、《跨世紀人才書法集》等書中,蜚聲國內外;有的學生作品在中國國際文學藝術作品博覽會上被評為一級作品;有的學生被聘為中國書法研究會會員;有的被名為天津市書法童星;

學校榮譽

教學成果突出,在全市、全國享有知名度。1994年,我校成功舉辦了“天津市迎世乒紅星杯書法邀請賽”,在頒獎儀式上,天津市書法教育研究會命名我校“天津市書法教育先進單位”,並授予我校為“書法狀元校”的稱號,在全市引起強烈反響。由陸秀敏校長主編的《為我寫好字》一書於93年出版;

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文藝活動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文藝活動

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書名的《紅星路國小師生書法集錦》也相繼出版;我們還以語文教材中的生字為基礎,編寫了校本教材,後被推廣為全區寫字練習教材。1995年學校被天津市教育局評為首批“義務教育示範學校”;1996年,中央教科所寫字教學課題組在津召開“全國寫字教學第三次研討會及推廣紅星路國小書法教學經驗交流會”,向全國介紹我校寫字教學的經驗。

再創輝煌

閻淑英校長主持工作以後,對寫字教學和書法培訓也非常重視。成立了“寫字教學課題領導小組”並任組長。加強了寫字教學的管理做到了“四落實”:計畫落實、組織落實、資金落實、實踐落實。還堅持做到“三有”:有約束機制、有監督檢查機制、有獎勵機制。因而保證了這項工作能經常地、持久地開展起來。

98年,河北區教育局召開現場會,向全區推廣我校寫字教學經驗,並吸收我校參加河北區寫字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為“正確的執筆方法、寫字姿勢、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加強研究,取得良好效果。99年,在我市舉辦的中、國小教師書寫技能大賽中,我校教師再奪老、中、青三個組別的團體第一名。同年,我校《堅持“書法育人”,促進學校整體最佳化》被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成果二等獎。學校領導及六名書法新苗隨市教育局領導赴日本進行文化交流,擴大了我校在國內外的影響和知名度,為國增了光。

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教研活動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教研活動

2001年,被天津市硬筆書法協會確立為“天津市硬筆書法教學實驗基地”。整體工作得到推進,學校先後被評為天津市三A學校和天津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躋身於全區先進行列,受到家長的好評和社會的認可。

與時俱進

2003年學校遷址,河北區教育局投資改造,成為天津市首批“雙高普九”規範化學校,校園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高敬校長主持工作。學校對寫字訓練的重視程度沒有變,把書法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的辦學思路沒有變。2003年秋季,新課程改革在我區全面鋪開,我們迎著課改的腳步,再度審視我校的書法教學。隨著我校書法水平的不斷提高,原有校本教材也需要隨時代的發展加以改進。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調整、豐富了書法教學內容。

1.開設校本課程,加強校本教材研發。

首先將書法課確立為校本課程,成立了學校書法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實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管理工作,組織參與者閱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學習《國小語文課程標準》,鑽研國小語文教材(1—12冊),了解國小階段要認識的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形成書法校本教材編寫意見修訂稿。

此冊教材內容編寫分為初、中、高級。每級為16課時。初級採用以前的思路,以規範為主;中級以臨小楷貼為提高;高級學習行書,培養學生的特長。2004年春季進行編寫、校對、製版、印刷,2004年秋季開始使用。2006年10月在河北區首屆校本課程研討會上,我校徐莉老師代表學校做書法展示課,學校並作大會發言。

2.抓好校本培訓,注重科研引路。

(1)校本培訓制度化

書法校本培訓由學校副校長牽頭,成立了書法領導小組,組建了書法骨幹教師教研中心組,建立了書法教研例會制:利用每周一上午第一節課的時間進行書法教研,廣泛研究學校書法的發展,深入細緻的研究教材和教法,統一規範授課內容,總結教學經驗。

(2)校本培訓層次化

在書法校本培訓中,分為骨幹教師培訓和全員培訓兩個層面。

利用每周一的書法校本培訓時間,開展了:由專、兼職書法教師面向書法骨幹教師系列培訓活動,從硬筆書法的八種筆畫開始,講到偏旁部首、間架結構。專、兼職書法教師除了要給學生上好書法課外,還要定額、定向培養書法特長生,同時,還要承擔培訓全體教師的任務,重點培訓、提高教師鋼筆字、粉筆字書寫技能、章法。

為保持書法特色確保全區領先位置,學校利用每周全體會的時間,分別由專兼職書法教師在硬筆書法上進行全員培訓,要求每人寫一手規範的漢字,在此基礎上為每位教職員工配備了一塊小黑板,進行粉筆字的培訓,強化教師寫好兩筆字,全體教職工每月上交“3+1”書法作業(即三篇鋼筆字和一塊板書),使之更好地套用於教學中。

(3)校本培訓開放化

教育理念

本著教育創新的理念,我校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整合校、區、市級教育專家、教師力量,做好校本培訓的開發、延展。我們聘請天津市硬筆書協常務副主席況兆鴻先生為我校書法藝術顧問,開展了“書法沙龍”活動,吸納學校愛好書法的教師參加沙龍活動,擴大書法教師隊伍。歷經數月時間,況主席義務為師生進行講座和輔導,使得“千人一面”的書法格局逐步朝著“多人一面”或“一人一面”改變,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為學生終身寫好字奠定基礎。“書法沙龍”活動,推動了學校書法工作再上新台階、再上新水平。

在多年書法校本教研的引領下,我校書法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生機勃勃,異彩紛呈:學校多次舉辦了師生個人書法展;每年舉辦一次書法月活動,進行師生書法作品大賽;每學期各班製作一塊精美的書法展牌。2004年我校成立了“天津市硬筆書協紅星路國小書法分會”,這是天津市的首創,全校精選出150名書法小尖子作為首批會員。2004年6月至今校書協先後開展了“書法夏令營、冬令營”活動,聘請專家為書法小會員進行軟筆、硬筆、粉筆、篆刻講座和輔導,還組織會員參觀各種書法展,到薊縣參觀黃崖關碑林,到我區陽光廣場學習“地書”,與“地書”名家進行PK比武。2006年我校還率先在全國開設了以大地為紙、水為墨的“地書”課程,全校師生人手一支地書筆,在寬闊的操場上揮毫潑墨,體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的韻味。此活動的開展,曾先後被《天津日報》、《今晚報》、《城市快報》、《每日新報》、《天津教育報》和天津電視台都市報導及河北區有線電視台等媒體予以報導。現在紅星路國小的書法特色真是百花齊放,鉛筆、鋼筆、粉筆、毛筆、地書五朵燦爛之花競相開放。2007年7月15日,我校成功地舉辦了開展書法活動二十年慶典,邀請到中國硬筆書協終身名譽主席龐中華先生、主席張華慶先生蒞會,對學校二十餘年來堅持開展書法工作予以了首肯,並將學校開展書法工作情況發表在中國硬筆書法藝術網上。

教育成就

近年來我校學生獲區級以上獎項累計800多人次,學校團體獲市級以上獎項14次,有40多人先後被評為書法特長生,學生在兩屆國際少兒書法大賽中獲金獎10人。在全國、全市等各類書法大賽中獲金、銀、銅獎,學生獲獎數達到百餘人,學生作品入選《全國少兒美術杯書畫作品選》一書中。我校有20餘名學生分獲書法四級、五級、八級等級證書。2006年我校教師在參加第三屆全國規範漢字書寫大賽中,榮獲團體二等獎,24人次榮獲成人

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健身活動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健身活動

組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我校教師在參加全國第一屆硬筆書法家作品展覽中,孫言老師榮獲入圍獎,徐莉、閻金、孫捷、張春艷獲入選獎;組織學生參加“天津市首屆青少年書法大賽”,數十名學生獲等級獎,徐莉、閻金兩位教師榮獲輔導教師獎;閻金、孫言、李婷、李霞分別榮獲青年組軟筆、硬筆書法金獎和一、二、三等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徐莉、閻金、高敬、張春艷、劉金惠、羅愛軍等教師書寫的作品被天津市漢文化推廣基地“詩詞大道”永久珍藏。我校也被天津市語言文字培訓測試中心和漢文化培訓中心命名為“天津市漢文化推廣基地”,並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

天津市國小名錄

天津是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是中國第三大經濟發展城市,天津市對教育發展特別重視,本任務是盤點天津市的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廣州道國小
天津市六一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桂林路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培英外國語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大梁子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徐州道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佳寧里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華寧道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連雲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天泰國小中心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桃花園國小
天津市亞細亞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開江道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月牙河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興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堤頭前街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天泰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新開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法政橋第二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生產道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金鐘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靖江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金沙江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五號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昆緯路第二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工農村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新港四小
天津市三十中學附屬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郭莊子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扶輪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光明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老彎道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朝陽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一中心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邵公莊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北塘一小
天津市紅橋區樂安里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中心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二中心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楊莊子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福泉里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胡家園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浙江路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西站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寄宿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紅星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寧波里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實驗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向陽第一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新村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新實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向陽第三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旱橋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芥園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澄江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新程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冶金里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洪湖裡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宜賓里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川府里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南江里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水上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增產道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佳園裡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昆緯路第一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寧園國小
江南寄宿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大江路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實驗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躍進里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北馬路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新港第二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丁字沽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實驗求真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草場街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歡慶里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大慶道國小
天津市南開區前園國小
天津市河北區紅星路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紅橋國小
天津市雷鋒國小
天津市紅橋區清源道國小
天津市塘沽區上海道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