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坡經濟帶

天山北坡經濟帶

天山北麓是新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天山北麓經濟帶在全疆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也是“八五”與“九五”期間我國國土綜合開發的19個重點片區之一,是開發大西北的重點地區。

描述

天山北麓是新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天山北麓經濟帶在全疆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也是“八五”與“九五”期間我國國土綜合開發的19個重點片區之一,是開發大西北的重點地區。

特點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天山北坡經濟帶總面積約9.54萬平方公里,只占新疆5.7%,人口458萬人,占新疆23.3%。這一地帶是生產力高度集中的地區,是新疆現代工業農業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為發達的核心區域,集中了全疆83%的重工業和62%的輕工業,歷年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疆40%以上,城鎮、交通、能源等基礎條件好,對全疆經濟起著重要的帶動、輻射和示範作用。

天山北坡一帶自然條件優越,交通比較方便,北疆鐵路和高速公路橫貫其間,設有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吸引海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的理想之地。新疆擬通過加快天山北坡經濟帶的開發建設,使之成為經濟發達的綜合示範區,帶動兩翼地區快速發展,實現全疆共同富裕。

發展現狀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天山北坡經濟區是新疆現代工業、農業、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為發達的核心區域,城鎮、交通、能源等基礎條件好,對全疆經濟起著帶動、輻射和示範作用。2000年—2009年,天山北坡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5%,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成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
發展潛力巨大
新疆迎來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天山北坡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政策保障和強大動力。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過程中,黨中央、國務院將天山北坡經濟區列為全國重點開發區之一。最近,又將天山北坡經濟區列為西部地區重點培育的新的增長極之一。
2000年以來,天山北坡經濟區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初步形成以公路為基礎、鐵路為骨幹,航空和管道為組成部分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東聯西出北通”的主幹骨架初具雛形。西氣東輸二線、烏魯木齊—蘭州成品油管道等設施的運行,構建了以烏魯木齊電網為主,以區域或自備電網為輔,以220千伏為主骨架的電網系統。
天山北坡經濟區是新疆現代工業、農業、交通信息、教育科技等最為發達的核心區域,城鎮、交通、能源等基礎條件好,對全疆經濟起著帶動、輻射和示範作用。在採訪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樊曉林告訴記者,天山北坡經濟區不僅石油、天然氣、煤炭、煤層氣以及風能、太陽能等優勢礦產資源豐富,品種齊全,而且形成了若干生產規模大、裝備水平高的能源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資源和技術基礎條件較好。天山北坡經濟區緊靠富含豐富石油天然氣資源的中亞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基地。隨著中哈石油管道、中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建成並通油通氣,以及資源合作的領域不斷突破,天山北坡經濟區作為我國能源重要戰略基地的地位已形成。
2010年5月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就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重大決策部署,確定了新疆新一輪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大政方針,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新疆的建設和發展。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已經啟動,東、中部地區19個省區市從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全方位對口支援新疆。
樊曉林說:“迎接新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新疆也制定了相應的政策。這些戰略部署為天山北坡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強大動力。”而豐富的礦產資源、特殊的地緣位置、獨具特色的農產品(15.17,0.34,2.29%)優勢,決定了天山北坡經濟區的發展潛力巨大,有望成為我國西部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特色產業迅速發展
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加大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推進各項事業發展,經濟社會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天山北坡是典型的乾旱綠洲經濟區。水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脆弱以及人類活動空間的不連續性,使這個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對較低。
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區腹地,長期以來過度的水土開發,致使河水斷流、水庫乾涸、地下水位下降。石河子市委書記宋志國坦言:“以農業為主、特別是水土資源開發的外延式發展模式已經到了盡頭,包括兩個方面,即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到了盡頭,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經濟承受力到了盡頭。”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宋志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遠的不說,就說2008年,我們的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5%,而農業用水量占到97.6%。新疆最缺的是水,現在耕地用水難以為繼,生態環境遭到嚴重威脅,可持續發展前景堪憂。”
怎么辦?必須轉變發展方式。石河子確立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第一,立足礦產資源優勢的轉換;第二,立足於大農業優勢,實現農副產品資源的轉換;第三,從實際出發,發展農業機械裝備製造業。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單靠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是有限的,必須走開放辦工業,開放發展工業的道路。”宋志國說。優惠的招商條件吸引了數百家優質企業落戶石河子。
新型工業化,極大地推動了石河子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以引進“康師傅”方便食品企業為例,不但需要種植30萬畝的優質小麥、數萬畝的綠色蔬菜,還需要年產值上萬元的水、電、氣、運輸等產業與之配套。目前,石河子的食品加工企業每年需要42萬噸番茄、2萬噸麵粉、8萬噸鮮奶、1.1萬噸牛羊肉。如今,已有8家馳名全國的食品企業在石河子落戶。這些企業帶動了奶牛養殖業、生豬養殖業、釀酒葡萄產業的發展,每一家企業都能帶動石河子及其附近農牧林果業的規模化發展。
新疆天業(11.38,0.14,1.25%)集團的崛起,則像是一道分水嶺,標誌著兵團缺大型重工業企業歷史的結束,打破了兵團乃至石河子50年“農重工輕”的經濟格局。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在新疆天業集團採訪,記者了解到,企業兩大產業鏈在完成產品深加工的同時,實現了生產過程排放物的資源化。天業集團根據大循環的理念構建出兩大產業鏈:一個是資源(石灰石、鹽、煤)—發電—電石—聚氯乙烯—節水器材—高效農業—食品加工—農業產業化;另一個是排放物的綜合利用,即粉煤灰、電石渣—水泥、制磚—建築。其中,在節水滴灌系統技術上解決“三農”問題,在化工建設上解決環保問題。到2009年,天業集團累計為國家上繳利稅30億元,“30億元差不多要抵上300萬畝耕地所創造的增加值。”宋志國說。
石河子的變化,只是天山北坡經濟區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天山北坡經濟區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加大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推進各項事業發展,經濟社會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在當地資源基礎與區外市場發育的長期作用下,天山北坡經濟區初步建起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的現代工業生產體系。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由2000年的14.0:43.2:42.8調整為2009年10.0:53.0:37.0。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4.3%。2009年,天山北坡經濟區工業增加值占西北地區的比重達到17.3%。農民人均收入為5523元。
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
天山北坡經濟區能源、石化、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油氣產量和原油加工量以及乙烯產量增長迅速,占全國比重不斷提升。隨著準東、伊犁等地煤炭資源的開發,天山北坡經濟區正在成為國家重要的煤炭產業基地,煤電、焦炭、合成氨、尿素、電石法PVC等生產規模逐年穩步上升。特色農業發展成效顯著,棉花、糧食、特色林果、畜牧業等四大基地建設穩步推進。2009年,天山北坡經濟區棉花產量占全國的15.92%。番茄、葡萄、胡蘿蔔等優質瓜果蔬菜加工業、以優質糧油為原料的食品加工產業和以核桃、杏、葡萄等為原料的乾果產業迅速發展。
進一步加快開放步伐
外引內聯、東聯西出,發揮地緣區位和進出口資源優勢,天山北坡經濟區形成了沿邊、沿橋向國際國內拓展輻射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天山北坡經濟區是我國聯繫中亞、西亞和東西歐的重要橋樑,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具有獨特的對內對外開放的地緣優勢。隨著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逐步實施,作為中國向西開放前沿陣地和重要門戶的天山北坡經濟區正在成為對外開放的大通道和區域經濟貿易合作的中樞。
記者到博爾塔拉州阿拉山口鐵路聯檢大樓採訪時,烏魯木齊鐵路局阿拉山口站貨運車間甲班值班員石紅軍正在辦理過貨手續。僅用20來分鐘,就完成了出口交接、換裝、接發列車、貨運流轉、審票、翻譯、海關等流程,辦妥手續。
石紅軍,自從1991年7月阿拉山口鐵路口岸臨時過貨那天起就在口岸工作。這期間,還曾作為中方駐外成員被派到對面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工作。石紅軍見證了口岸的變化和發展。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過貨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剛來那幾年,一天的過貨量也不到一列車,一年不過幾十噸,而去年僅鐵路進口貨物就達1551萬噸。”石紅軍對記者說。
作為國家一類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地處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最前沿,是東西雙向運行最便捷的中轉樞紐,成為向西開放的陸橋經濟帶和國際貿易大通道的視窗。阿拉山口口岸黨委書記尤占軍說:“2006年7月,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運營,年輸油能力達1000萬噸。2012年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年輸油能力將達到2000萬噸,屆時阿拉山口過貨量將位居全國陸路口岸第一位,成為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尤占軍告訴記者,自1991年開辦鐵路臨時貨運以來,口岸過貨量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長,2009年,口岸過貨量達到2324萬噸,占全疆口岸進出口貨運總量的90%,連續14年位居全國陸路口岸第二位,出口量位居全國陸路口岸第一位;上繳關稅和代征進口環節增值稅69.21億元;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84.9億美元,位居全國陸路口岸第一位;三項指標分別占全疆總量的92%、95%和61%。截至2009年底,口岸累計過貨1.3億噸,上繳關稅和代征進口環節增值稅372.32億元,進出口貿易額463.3億美元。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已經發展成為西部最大、全國惟一的集公路、鐵路、管道輸送三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陸路口岸和能源、資源安全大通道,“口岸經濟極大地拉動了新疆及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使天山北坡經濟區的區位優勢得以擴展和延伸。”尤占軍說。
天山北坡經濟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帶來的機遇,積極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打破條塊分割和行政區劃界限,大力促進區內經濟融合,與沿海城市在多領域、多層次上經濟合作取得突破,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國際商貿中心初步形成,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口岸建設等方面取得進展,進一步開拓了中亞、西亞、俄羅斯、東歐等市場,形成了包括延邊開放縣市、口岸、各類開發區等在內的多層次向西開放平台。2009年,天山北坡經濟區外貿出口總額占西部12省區市的四分之一。
展望未來,天山北坡經濟區計畫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將其建設成為經濟實力強、開放程度高、人民民眾生活富裕、社會和諧進步、城鄉協調發展、生態環境良好的相對發達區域,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使其成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增長極”和帶動新疆全面發展的“龍頭”。
天山北坡經濟區豐富的礦產資源、特殊的地緣位置、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優勢,決定了天山北坡經濟區的發展潛力巨大。

列入全國重點開發區域

從國務院印發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了解到,新疆天山北坡地區被定位為全國重點開發區域,天山北坡區域作為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將具備以下條件的:具備較強的經濟基礎,具有一定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較好的發展潛力;城鎮體系初步形成,具備經濟一體化的條件,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輻射帶動能力,有可能發展成為新的大城市群或區域性城市群;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發展,且對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天山北坡區域位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橫軸的西端,包括新疆天山以北、準噶爾盆地南緣的帶狀區域以及伊犁河谷的部分地區(包括:烏魯木齊市全部,昌吉州的奇台縣、吉木薩爾縣、阜康市、昌吉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塔城地區的沙灣縣、烏蘇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精河縣、阿拉山口口岸、博樂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的奎屯市、霍爾果斯口岸、霍城縣伊寧市伊寧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鞏留縣尼勒克縣、新源縣、特克斯縣,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二師建工師、農六師五家渠市、農八師石河子市、農七師、農四師、農五師及以上各師位於天山北坡的團場)。
該區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國面向中亞、西亞地區對外開放的陸路交通樞紐和重要門戶,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我國進口資源的國際大通道,西北地區重要的國際商貿中心、物流中心和對外合作加工基地,石油天然氣化工、煤電、煤化工、機電工業及紡織工業基地。
——構建以烏魯木齊—昌吉為中心,以石河子、奎屯—烏蘇—獨山子三角地帶、奇台—吉木薩爾準東地區和伊犁河谷為重點的空間開發格局。
——推進烏昌一體化建設,提升貿易樞紐功能和製造業功能,建設西北地區重要的國際商貿中心、製造業中心、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發展壯大石河子、克拉瑪依、奎屯、博樂、伊寧、五家渠、阜康、奇台(吉木薩爾)等節點城市。
——強化向西對外開放大通道功能,擴大交通通道綜合能力。
——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和設施農業,培育特色農牧產業,發展集約化、標準化高效養殖,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保護天山北坡山地水源涵養區,加強伊犁草原森林生態建設,建設艾比湖流域防治沙塵與濕地保護功能區、克拉瑪依—瑪納斯湖—艾里克湖沙漠西部防護區、瑪納斯—木壘沙漠東南部防護區以及供水沿線等“三區一線”生態防護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