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中國成語。庸人:平庸的人;擾之:自己擾亂自己。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語出《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成語: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拼音:tiānxiàběnwúshì,yōngrénzìrǎozhī
解釋:庸人:平庸的人;擾之:自己擾亂自己。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出處:《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示例:南村野史曰:~。卓哉斯言也。★明·陶宗儀《輟耕錄·松江之變
“擾”字疑為“憂”字之誤。如果將“擾”改為“憂”,則其義甚為明了:天下原本太平無事,而庸人卻平白無故的擔憂,自尋煩惱。

出處原文

罷為 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按察使,為政尚仁恕。 司馬韋抱 真諫曰:公當峻撲罰以示威,不然,民慢且無畏。

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樹威乎?卒不從,而蜀化 。

累徙蒲州刺史,兼 河東 按察使。小史有罪,誡遣之, 大吏白爭,以為可杖。 .

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遠,謂彼不曉吾言邪?必責者,當以汝為始。

大吏慚而退。

嘗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弟澄其源,何憂不簡邪?[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