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柳麥蛾

大黃柳麥蛾

大黃柳麥蛾Compsolechia temerella(Zeller) 國內分布東北 國外分布歐洲形態特徵 成蟲翅展12 mm左右。頭頂和顏面被灰色和褐色片狀鱗緊緊包住。觸角黑褐色,有白色環。

基本信息

信息

種名:大黃柳麥蛾

..

種拉丁名:Compsolechiatemerella(Zeller)
國內分布:東北
國外分布:歐洲

形態特徵

成蟲翅展12mm左右。頭頂和顏面被灰色和褐色片狀鱗緊緊包住。觸角黑褐色,有白色環。唇須細長,鐮刀形,側扁;第二節細長,光滑,末端尖,超過頭頂。前翅灰褐色,有光澤,近端部1/4處有1條黑褐色寬橫帶,橫帶以外的前緣和外線上有黑褐邊。後翅淡灰褐色,緣毛長。幼蟲體長10mm左右,頭寬0.75mm。頭部黑色,前胸背板淡黑褐色,胸足及前胸節的毛片黑褐色中胸節的毛片比前胸節的稍淡,後胸節的毛片比前胸節的更談。腹部的毛片及肛土板與體色相同,呈黃綠色。蛹體長6mm左右,寬1.9mm。黃褐色,胸部色深。全身密被絨毛。蝸末端有臀棘多根。

生物學特性

在黑龍江帶嶺地區,6月上旬發現個別幼齡幼蟲活動危害,到中旬普遍發生,6月末幼蟲老熟化蛹,7月上旬成蟲羽化。幼蟲危害很普遍,幼樹枝梢幾乎都被害。被害的樹梢嫩葉全部被絲交織在一起,使葉片不能開展。幼蟲在內取食,排泄,直至化蛹。幼蟲不活潑,也不轉技危害。成蟲上午羽化,不活潑,也不趨光。

防治方法

1.適地適樹營造混交林,加強經營管理,增強樹勢,合理密植,創造適於樹木生長而不利於麥蛾發生的環境條件。
2.加強苗木檢疫。如松芽麥蛾是以幼齡幼蟲在被害針葉蛀道中越冬的,因此,要加強對調運苗木、接穗的檢驗,防止此蟲進一步蔓延擴散。
3.對以卵塊在枯枝上越冬的麥蛾,可利用冬季農閒時,組織勞力,剪除乾枯枝,以消滅越冬蟲卵。
4.成蟲羽化盛期末、產卵前,用5%敵敵畏插管煙霧劑,用藥量15kg/ha,可以殺死大部分害蟲。也可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
5.於幼蟲初孵期及幼蟲轉移危害期,向樹冠及技梢噴灑50%殺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敵敵畏規0一I側0倍液,如大面積發生時,可用飛機噴灑上述農藥1:50一100倍液。
6.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據調查,麥蛾幼蟲跳小蜂對挑條麥蛾幼蟲的寄生率高達。50一規%。蛹有寄生蠅姬蜂、小繭蜂等。對天敵可普遍加以保護,對於有利用價值的可作進一步研究和利用。

7.對楊樹麥蛾可於5月上旬噴射100億抱子/g蘇雲金桿菌2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