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鹽平八郎起義

大鹽平八郎起義

大鹽平八郎起義是日本江戶幕府末期的城市平民起義。1837年在大阪爆發。領導人為大鹽平八郎。

大鹽平八郎起義

正文

日本江戶幕府末期的城市平民起義。1837年在大阪爆發。領導人為大鹽平八郎。
大鹽平八郎名後素,字子起,通稱平八郎,江戶時代後期陽明學派儒者。14歲襲父職,任大阪“町奉行”屬下的“町與力”(類似管理民政事務的警察),1830年辭職,開設家塾,專事教育與著述。1830年以來,大阪地區連年歉收,農村饑饉,城市物價騰貴。1836年饑饉尤其嚴重,大鹽對於廣大貧苦人民的悲慘處境深為同情,建議町奉行對饑民採取救濟措施,但町奉行置之不理,且與富商勾結,販糧江戶牟取暴利。大鹽憤恨幕吏專橫,奸商圖利,決心為民除害,乃與同志和門生密謀起義。1837年2月,大鹽盡售藏書,得款620兩,全部散發給萬餘市民及近郊貧民,密告以起義信號,同時發出檄文,列述舉兵理由,號召市民和附近農民起來共同戰鬥。因叛徒告密,起義被迫提前開始。2月19日上午大鹽聚集起義者約 300餘人(包括沿途加入者),進攻市區富家的商店與宅邸,大散金谷。下午,起義隊伍在町奉行率領的軍隊的鎮壓下失敗。大鹽潛伏於市內一商人家, 3月27日被發現,與其子同時自殺。
在大鹽起義的影響下,4月,備後(今廣島縣)的三原農民打著“大鹽平八郎弟子”的旗幟舉行起義,6月1日,生田萬等7人在越後(今新潟縣)的柏崎起義,7月2日攝津的能勢川邊豐島三郡 2000農民也發動起義。起義都遭鎮壓,但給幕府的封建統治以嚴重打擊。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