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輦

清初沿明制,設大馬輦為皇帝乘輿之一。 初制,大馬輦高一丈二尺余,寬八尺余;二轅,各長二丈余。 輦亭高六尺余,朱髹。

車輿名。中國古代皇帝所乘之輿。清初沿明制,設大馬輦為皇帝乘輿之一。乾隆初改制,大馬輦改稱象輅,大馬輦之制乃廢。初制,大馬輦高一丈二尺余,寬八尺余;二轅,各長二丈余。輦上平盤、滴珠板、輪輻、輪輞、車心、軸首及駕轅諸索,制如大輅。輦亭高六尺余,朱髹。四柱長五尺余,上下四周雕木沉香色描金雲板各十二片。門高五尺九分,廣二尺余,左右門稍狹。亭內軟座,上施素毯。輦頂圓盤高二尺六寸余, 上下皆朱髹。輦蓋青飾,銅龍、蓮座、寶蓋、黃屋諸制悉如大輅。惟輦以馬駕之。皇帝每於大朝日乘用,由鑾儀衛準備,設於太和門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