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於樂

《大隱隱於樂》是2012年遼寧卷高考作文題目,屬於材料作文。閱讀材料,寫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台後一簾深色的幕布,台上一架鋼琴,柔和的燈光灑在黑白鍵上,人們屏息等待,女鋼琴家悄然出現,衣著簡樸。演奏家上台,誰不身著華美的演出服,光彩奪目?人們就此問她,她的回答:“人,要隱於音樂背後”,女鋼琴家的話耐人尋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聯想到人生諸多方面……要求選好角度主題,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 。

信息簡介

2012年高考語文考試,遼寧卷高考作文題目 :

寫作(60分): 閱讀材料,寫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台後一簾深色的幕布,台上一架鋼琴,柔和的燈光灑在黑白鍵上,人們屏息等待,女鋼琴家悄然出現,衣著簡樸。演奏家上台,誰不身著華美的演出服,光彩奪目?人們就此問她,她的回答:“人,要隱於音樂背後”,女鋼琴家的話耐人尋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聯想到人生諸多方面……要求選好角度主題,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 。

各方評價

2012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第一科語文考試給考生的感覺都不錯。關於“樸素音樂家希望隱藏在音樂之後”的材料作文,被專家評價為:難得一見的好題。同時,多位高三語文老師、教育專家均指出,音樂家大隱隱於“樂”。大部分學生比較容易寫出中等水平的作文,上佳的高分作文就比較難;破題容易 得高分難。

考生:“感覺今年語文整體沒有去年難。自己寫的作文題是"掌握好重點"。答完還有好多時間檢查。”考生文博豪說:“作文難倒是不難,就是感覺主題抓不太準。”考生叢時雨則說:“作文破題不難,關鍵是我感覺自己有點寫散了,不知道會不會有影響。古文答不順手有些受影響了。”

關注社會熱點 高考作文也要有深度,“今年的作文題出的挺好。給人很好的啟示,透過浮華,應該看到更本質的東西,追求更高的境界。高考作文也要有深度,而不簡單背多少篇範文就可以應對的。”一所知名高中資深語文老師趙老師表示:語文考試結束後,大部分學生反映不是很順手。但是還不至於不能寫,作文挺有思辨性。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這樣的語文作文題目,應該能夠分出層次來。通過考生應答,能夠清晰看出,誰的邏輯性更強,誰的思路更開闊,誰的積澱更深厚。應該是一個區分度很大的作文題目。

瀋陽市多所省重點高中的語文名師,點評今年的高考語文科目。名師們認為,今年全省高考語文,基本沿襲遼寧省去年的高考水平,基本上是在意料之中、訓練之中、準備之中。瀋陽市教育專家於永昌表示:“今年高考作文,學生入筆比較容易,入境卻很難。大部分學生比較容易寫出中等水平的作文,上佳的高分作文就比較難。”

瀋陽市某省重點高中班主任張老師表示:目前看,作文題材已經由話題作文向材料作文轉變,而且出的材料越來越貼近實際,越來越貼近生活,關注社會上的焦點問題 。

滿分作文

2012遼寧高考滿分作文:大隱隱於“樂”

古人有言: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聞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畫對此作了解釋:仙,“人”在“山”旁則為仙,看來,古時造字便點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為一體,這本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徵,偏又練就一身道行,滲透了禪意,方以道入土,歸隱於山。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莫不對此動了凡心。其中,陶淵明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當他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仕途,嚮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歸隱,是閒適,是寧靜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桃花源這么一個避難所就要永遠與他絕緣,並遠離世俗而絕跡於他未來純樸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禦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許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隱於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遊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鐘鼓饌玉不足畏,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衝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灑脫!他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更不被朝廷重用。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一個仙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事內外變化多端,觀念出入繁雜無比。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入”,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說得好,“心淨自然涼”,只要內心真誠、純淨,又何去理會污穢的俗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於“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