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鐵十字勳章

大鐵十字勳章

普魯士解放戰爭中的傑出表現所設定的一種軍隊配飾物。後來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威廉一世恢復使用此種勳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它又被重新使用。最後一次由希特勒於1939年9月1日使用,同一天,德軍入侵波蘭。 最初,鐵十字勳章有3個等級,從低到高的排列為︰第二級、第一級和最高級。大鐵十字勳章是最高級別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1918),最高級勳章僅頒發過19次。這個勳章是一個掛在脖子上的62毫米見方的巨大十字,僅僅被用來授予將軍以上級別的人員。

基本信息

歷史

1813年版

Grosskreuz des Eidernen Kreuzes1813年,普魯士國王決定設立一款勳章以表彰反法戰爭中功勳卓著的軍人,這就是後來象徵著德國軍人精神的鐵十字勳章。此系列勳章由著名設計師弗雷德里希·申克爾設計。鐵十字勳章包含3個等級:二級鐵十字勳章、一級鐵十字勳章和大鐵十字勳章。其中大鐵十字勳章為最高等級勳章,只頒發給指揮戰役出色的將軍。

5名獲得者:

授勳時間最終軍銜生卒年職務
1813年8月31日格布哈德·馮·布呂歇爾普魯士元帥1742年至1819年普魯士軍隊的指揮官
1813年9月15日弗里德里希·威廉·馮·比洛普魯士上將1755年至1816年第一軍團司令
1813年秋瑞典王儲查爾斯·約翰原法國元帥貝爾納多特1763年至1844年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
1814年1月26日伊曼紐爾·弗里德里希·格拉夫·馮·維滕貝格普魯士上將1760年至1824年第六軍團司令
1814年3月31日路德維格·約克·馮·瓦滕堡普魯士元帥1759年至1830年西里西亞司令

1870年版

1870年普法戰爭時期,鐵十字勳章被再次設立。此時鐵十字勳章仍然有原來的3個等級。而大鐵十字勳章依然是普魯士軍隊的最高榮譽,用來表彰出色的指揮官。隨著普魯士國王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皇,普法戰爭結束,共九人獲得。都是在1871年3月22日頒發。

授勳時間最終軍銜生卒年職務
1871年3月22日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陸軍元帥1800至1891年陸軍總參謀長
1871年3月22日奧格斯特·卡爾·馮·格本陸軍上將1816年至1880年北軍軍長
1871年3月22日普魯士親王腓特烈·卡爾陸軍元帥1828年至1885年普魯士騎兵總司令
1871年3月22日阿爾貝·馮·薩克森陸軍元帥1828至1902年薩克森國王阿爾貝特一世
1871年3月22日利奧波德·卡爾·奧古斯特·威廉·馮·布萊梅德國陸軍上將1808年至1887年第十四軍團司令
1871年3月22日埃德溫·馮·曼陀菲爾(畢典菲爾特)陸軍元帥1809年至1885年洛林,第十一軍司令
1871年3月22日普魯士王儲腓特烈·威廉德國陸軍元帥1831年至1888年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
1871年3月22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陸軍元帥1797年至1888年德國皇帝,普魯士國王
1871年3月22日弗里德里希·弗朗茨二世德國陸軍上將1823年至1883年什未林~大梅克倫堡公爵

1914年版

大鐵十字勳章 大鐵十字勳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皇威廉二世重設鐵十字勳章。大十字勳章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最高級別的軍事榮譽,它比著名的“藍馬克斯”勳章更為高級。這個勳章是一個掛在脖子上的62毫米見方的巨大十字,僅僅被用來授予將軍以上級別的人員。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僅有的5位大鐵十字勳章獲得者是德皇威廉二世本人、總參謀長保羅·馮·興登堡陸軍元帥、軍需總監埃里希·魯登道夫陸軍上將、東線總司令巴伐利亞親王利奧波德·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瑪利亞·阿努爾夫陸軍元帥以及東線第一號戰將奧古斯特·馮·馬肯森陸軍元帥。

1939年版

大鐵十字勳章 大鐵十字勳章

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在1939年9月1日也恢復了大鐵十字勳章的設立,同樣作為納粹德國最高級別的軍事榮譽。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只有一位大鐵十字勳章獲得者。這個幸運兒就是帝國元帥(也是唯一有這個軍銜的)赫爾曼·戈林。他因為領導德國空軍在1940年成功地支援了陸軍從而贏得了低地國家和法國戰役的勝利而獲此殊榮。

發布日期:1939年9月1日

授予對象:高級參謀指揮軍官

資格要求:希特勒形容為“只授予制定出影響這場戰爭形勢的卓越戰略”者。

第一次授予:1939年9月1日宣布,1940年7月19日正式授勳

授勳的總數:1人

大鐵十字勳章的特徵和騎士鐵十字勳章相同,但是尺寸達到了63毫米。最初計畫外緣鑲以黃金,但是後來被改變。大鐵十字勳章配以一條53毫米寬的絲帶,放置在一個紅色的皮盒內,蓋上飾有金質的國家鷹徽和黨徽。與一戰時的大十字勳章相比,新的大鐵十字勳章中間加上了“卐”字,下面的日期也由“1914”變為了“1939”。

大鐵十字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勳章,它只單獨授予將軍以上的指揮官,只有這些指揮官出色的戰略決策對戰爭進程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他們才可能獲得這一勳章。而實際上只有一位獲得過大鐵十字,這就是第三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他於1940年7月19日在帝國國會獲勛,此時他被晉升為帝國元帥。這枚勳章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空軍在對法國和低地國家發動的閃電戰中的成功的認可。

原版的大鐵十字勳章在戈林於柏林的家中被盟軍空襲所毀。戈林後來複製了幾個,在1945年他向盟軍投降時就佩戴著一枚以鉑金製造的複製品。

星芒版

星芒大鐵十字勳章是大鐵十字勳章的一種特殊版本。1813、1870、1939這三個版本的鐵十字勳章都設有星芒大鐵十字勳章,但1939版星芒大鐵十字勳章並沒有實際頒發,二戰後期其樣品被美軍繳獲(現收藏於紐約西點博物館)。

意義

可以這么說,一旦提到德國勳章,人們無疑首先想到的就是鐵十字勳章。一個德國戰士,以能夠得到鐵十字勳章作為自己的莫大榮譽。這也是為什麼第三帝國的元首幾乎每時每刻都戴著它那枚鐵十字勳章的原因。鐵十字,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徵,因此鐵十字勳章也成為了德意志的驕傲。

鐵十字勳章的歷史很長。授予鐵十字勳章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813年。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反抗拿破崙戰爭中開始了這一傳統。第一枚鐵十字勳章授予的時間是1813年3月10日。1870年普法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再次對自己的英雄授予鐵十字勳章,以表彰他們的功績。儘管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但是這沒有使這一傳統消失,反而在國內戰爭期間得到了繼承。

在很大程度上,鐵十字勳章包括在戰地勳章一類裡面。鐵十字勳章能夠勾起人們對普魯士武士、俾斯麥時代的偉大勝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勇敢戰士的回憶。精明的希特勒在30年代將這一意志的象徵重新引入自己的政治統治體制當中。於是,鐵十字勳章馬上就成為第三帝國強有力並且實際可見的軍事力量的象徵。

鐵十字勳章最初由卡爾·弗里得里希·辛克爾設計。在後來的幾十年里,鐵十字勳章的式樣就沒有改變過。當鐵十字勳章在第三帝國恢復的時候,它還只有四個級別:二級鐵十字、一級鐵十字、騎士鐵十字和大鐵十字。到戰爭結束的時候,鐵十字勳章已經增加到了八個級別。

在戰爭的五年里,一級/二級鐵十字勳章被廣泛地授予,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這兩個級別的勳章就沒有價值。獲得這些勳章的戰士都是實實在在地做出了貢獻的。而騎士鐵十字勳章的獲得者就是德軍裡面的精英了,而且也被納粹宣傳機器捧為了國家的英雄。

根據傳統,一個戰士獲得勳章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但是偶爾二級鐵十字和一級鐵十字也能同時獲得,不過這種情況還是非常罕見的。鐵十字勳章的獲得者一般佩戴的都是從官方獲得的副本,而原品都被獲得者保存了起來,以避免在戰場上的損壞。

鐵十字勳章不僅授予那些在戰場上表現英勇的戰士,而且還授予那些為戰爭勝利做出其他貢獻的人員,比如提出卓越的戰略等。許多軍官因為出色的指揮也獲得了鐵十字勳章。鐵十字勳章廣泛地授予德國軍隊各個兵種。儘管它本來是用來表彰戰士在戰場上的英勇行為的,但是後來獲得鐵十字勳章的人員也有來自警察、消防隊、高速公路系統甚至希特勒青年團的。作戰人員和非作戰人員鐵十字勳章的區別來自後者有一種專門的勛飾。

獲得騎士十字勳章更多的是軍事人員。對於一名戰士而言,能夠獲得騎士十字是莫大的光榮,這意味著自己已經躋身於軍隊精英裡面了。同樣,這也能贏得同事對自己的尊敬。儘管騎士十字勳章在授予條件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但是一般而言,精銳部隊的官兵獲得騎士十字的可能性更大。騎士十字的獲得者能夠受到第三帝國宣傳機器的特別關注,報紙和其他宣傳媒體反覆地向人們播送他們的事跡。不僅如此,第三帝國政府還發行印有他們肖像的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在戰時的德國被廣泛的收藏。

當然了,更高一級的橡樹葉和佩劍橡樹葉鐵十字勳章的獲得者更是獲得了第三帝國社會對他們的尊敬。一旦獲得這類勳章,那就意味著你已經步入第三帝國社會生活的高層,你已經成為了一名上層社會的成員。不過獲得這些勳章,個人將付出極大的犧牲。

時至今日,鐵十字勳章隨著時間的逝去而具有了越來越大的魅力。許多歷史學家和愛好者飽含熱情地研究著它,希望通過它了解那個動盪的年代。在下同樣對於鐵十字勳章懷著特殊的熱情,希望通過一篇較為全面的文章向各位同好介紹這一世界軍事歷史上的特殊物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