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背啄木鳥雲南亞種

大金背啄木鳥雲南亞種

大金背啄木鳥雲南亞種所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鴷形目、啄木鳥科、大金背啄木鳥,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高棉和菲律賓諸島。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大金背啄木鳥雲南亞種
社會島大金背啄木鳥
社會島大金背啄木鳥
【拉丁學名】Chrysocolapteslucidusguttacristatus
【命名時間】Tickell,1833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鴷形目啄木鳥科大金背啄木鳥

外形特徵

大金背啄木鳥雲南亞種身長約31厘米。頭頂及冠羽深紅色,後頸白色;背、肩及翅(除初級飛羽及外側覆羽暗褐色而有白點斑外)全橄欖色;腰深紅色;尾上覆羽及尾黑色。有一道白眉紋並一寬黑的眼後紋延至頸側。頰、頦、喉白,有5道狹形黑橫斑;下體餘部暗白色,各羽有黑色邊緣(在胸處較寬,腹處最細)。 
社會島大金背啄木鳥
社會島大金背啄木鳥
雌鳥全頭頂及羽冠黑色綴以白點,其餘同雄鳥。幼鳥頭色似雌鳥。雄者頭頂紅色很快出現,漸至羽冠。 
虹膜紅黃色;嘴石板灰色;跗蹠和趾淡綠褐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高棉菲律賓諸島。

生活習性

該森林物種喜歡由落葉樹種和常綠樹組成的較開闊的林地及林緣。也出現於原始森林中沿林地邊緣,溪流,再生森林的舊園,紅樹林內或附近,密集的灌木叢和茂密的樹林,河流沿岸或成熟林次生林,生存地區附近的農田和房屋。在蘇丹可達海拔高度2100米,在尼泊爾920米,在東南亞1200米,在菲律賓600-1500米,在印度北部1800米。大金背啄木鳥。成對活動,有時鏨木聲很大。叫聲響亮刺耳,具爆破音的尖叫聲,似特大蟬鳴。
主要吃飛蛾,毛毛蟲,幼蟲和蛀木蟲。也吃螞蟻和其他昆蟲。雛鳥餵以同樣的成分。

生長繁殖

在印度北部,繁殖持續季節是3至5月,在印度南部是3月至12月;在斯里蘭卡從10月到來年4月,達到高峰期是12至1月;在東南部地區繁殖期12月開始。在大巽他群島是7月至11月,在菲律賓從2月至8月。
大金背啄木鳥雲南亞種
大金背啄木鳥雲南亞種
在樹幹上的各種高度不等的2-20米處挖巢。一致性的在活樹木上打孔,但有時也在腐爛的主幹裡面築巢,雌雄鳥同時工作,往往持續4周。入口垂直是橢圓形的。南部地區產2枚卵,向北則4至5枚。父母雙方輪流孵化,為期14或15天。雛鳥孵化後的24-26天內由父母雙方飼養,用嘴對雛鳥進行餵飼。幼鳥能夠飛行後,大多數時候還是與父母一起生活了幾個星期。有些甚至繼續到下個繁殖期到來之前,以家庭聚群活動。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