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精神

大醫精神

具有崇高醫德、技術精湛的醫學家的精神品質。具備大醫精神的人不僅僅是指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也泛指能夠病患解決痛苦、體恤病人、關愛病人的普通醫者。

大醫

具有崇高醫德、精湛技術的醫學家

大醫精神

背景

在深化醫改進入攻堅階段,急需廣大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共同推進的2013年,在醫生形象因大檢查、大處方和“回扣門”、“推諉門”等各種負面事件不斷受損,醫患關係亟待加強的今天,提倡重塑“白衣天使”形象,尋找“大醫精神”十分必要。

那么,什麼是當代行醫者應提倡的“大醫精神”,什麼是醫學的終極目標,醫患應如何攜手對抗疾病,我們不僅需重溫希波克拉底誓言、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白求恩精神,更需從張孝騫“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從醫感悟體驗對生命的敬重,從全國各級醫療機構的從醫者中尋找您和同事對“大醫精神”的詮釋與踐行。讓我們發現、推薦身邊的“大醫”,講述他們的故事,折射當代大醫的各種理念。

開篇語

也許,痛苦的呻吟,求生的目光,已成為你熟視無睹的患者就醫場景;也許,技術至上,拜金主義,已成為你職業生涯中難以抵擋的誘惑。那么,在正月十五的爆竹已停息,春天向我們走來的前夕,讓我們從這個徵文平台出發,穿越浩瀚悠遠的中華歷史,尋找孫思邈的“大醫精誠”。

關於“大醫”,“大醫精誠”有過這樣的描述:其修養包括“精”與“誠”兩個方面。“精”,亦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

自此,“大醫精誠”的精神被不斷演繹、故事被不斷傳誦。

時間悄然流淌,歲月不斷前行。面對紛繁的世界,我們在享受光陰贈與的同時,卻也迎來了裹挾而來的時代變遷:在社會轉型時期,醫療行業也無一倖免地捲入了被社會普遍詬病的行列,醫生形象因大檢查、大處方、“回扣門”、“推諉門”等各種負面事件的影響而不斷受損。

而獨有“大醫精神”散發著歷久彌新的迷人生命力,在社會的夾縫中擠出一條奔流之路,吟唱著護佑生命、健康的神聖之曲。

這無疑是行醫者獨有的風景與美麗、信仰與快樂、夢想與追求。讓我們為他們堅守生命的感動喝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