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鼠

大足鼠

大足鼠是棲息在山林或農田的一種鼠類。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大足鼠大足鼠

鑑別特徵:外形與褐家鼠、黃胸鼠相似。與褐家鼠的主要區別是耳殼較褐家鼠大而薄,向前拉能達到眼部,尾較褐家鼠細長;與黃胸鼠主要區別是前足背面白色,腹部毛灰白色而不似黃胸鼠帶有棕黃色。

外形:屬中型鼠類,體粗壯,耳大而薄,向前拉能達到眼部,尾較細長,尾長平均略短於體長,尾環不如褐家鼠明顯。後足較長,成體後足長均大於30毫米,前後足背面均白色。

毛色:背毛棕褐色,略帶棕黃色,吻部周圍毛色稍淡略顯灰色,自吻部至尾基部,毛色基本一致。背毛由二種毛組成,一種為較粗硬的長毛,長毛下部3/5為灰白色,上部2/5為棕褐色。另一種為柔毛,柔毛毛基灰色,毛尖棕黃色。由於背中央長毛較多,毛色略呈棕褐色,兩側色調較淡。腹毛灰白色,自頦下至肛門處,毛色基本一致。前後足背面均為棕色。尾背面為棕褐色,腹面為灰白色。

頭骨:頭骨較狹長,棱嵴較發達,鼻骨較長,顳嵴在頂骨處向外擴展成弧形與黃胸鼠相似,門齒孔較窄長,其後緣接近第一臼齒的連線線。聽泡較大。

牙齒:上頜第一臼齒較大,第三臼齒最小,第一臼齒約等於第三臼齒的2倍。第一臼齒第l橫嵴外側齒突退化,中齒突正常,內齒突向下彎曲。第2橫嵴3個齒突發育正常。第3橫嵴內齒突消失,外齒突較小,中齒突最大。第二臼齒第1橫嵴消失,僅餘l內齒突。第2橫嵴發育正常,第3橫嵴內外齒突皆退化,僅餘l中齒突。第三臼齒第l橫嵴亦僅留l內齒突,第2、3橫嵴連成環狀。

種下分類

本種為東洋界種,已知有二個亞種,一個為指名亞種R.n.nitidus Hodgson,1845,其主要特徵為尾上下均為暗褐色,尾長一般大於體長。Allen(1940)報導,采自湖南、福建、四川、雲南、海南島標本均屬此亞種。黃文幾等(1978)報導,采自安徽大別山山地的佛子嶺、岳西、太湖及皖南的歙縣標本均屬指名亞種。但我們采自太平及祁門、休寧及大別山山地的宿松縣標本來看,多數尾上面為暗褐色,下面為灰白色,特別是尾基部灰白色調更為明顯。同時尾長略短於體長,與上述指名亞種略有差異。另一個亞種為華北亞種R.n.humiliatus Milne—Edwards,1868,其主要特徵為尾上面為暗褐色,下面顏色較淡為灰白色,Allen(1940)僅報導一隻采自河北北京附近的標本,但國內黃河以北地區未見有本種分布的報導。

生態習性

棲居地:
大足鼠在安徽省主要棲居於林區或山麓的農田地帶。在林區主要棲居於溪流兩岸的灌木叢或岩石縫隙中或靠水源較近的地帶。在山麓農田,大足鼠常棲居於水稻田田埂兩旁的岩石縫隙中或水田周圍的灌木叢和墳丘中。在山地林區,冬季常遷移至室內,在大別山山地宿松縣的羅漢宕(海拔1040米)、黃山的芙蓉居冬季室內大足鼠都占有一定比例。

大足鼠的數量隨著地區、生境和年份的不同,差異很大,在大別山山地南坡的數量要高於北坡,如1980年在金寨白馬寨林場調查,大足鼠占2.78 %,霍山縣青楓嶺林場共捕鼠205隻野鼠,但未捕到大足鼠。而在南坡岳西縣銀河鄉的調查,大足鼠占8.64 %,潛山縣的調查占6%,宿松縣陳漢山區的調查(1973)大足鼠占22.06 %,遠高於1980年在岳西和潛山縣調查的數量,這很可能是不同年份降雨量和溫度的不同而引起的數量差異。如1980年,我們在祁門縣閃里區的調查,大足鼠占8.23 %,寧國縣占4.8 %,休寧縣農田鄉占2.15 %。而1983年,我們在黃山市的調查,大足鼠占野外鼠種60 %。1984年在黃山市三口鄉的調查大足鼠占59.26 %。

洞穴:
大足鼠的洞穴多在荊棘灌叢和岩石縫隙中,不易挖掘。我們1984年在黃山市三口鄉山坡水田埂挖掘了二個大足鼠洞穴,每個洞有4—5個洞口,洞口直徑約6厘米,洞道極長,其中一個洞道長3:8米,入洞口在田埂上面,後洞口在貼近水溝邊的灌叢中,入洞口進入洞道約40厘米後逐漸開始向下,另一個叉道通向天窗洞,窩距地面深度約98厘米,距入洞口水平距離253厘米,窩用稻草、樹葉、雜草組成,窩的直徑為13×15厘米,洞道內未發現貯糧,但有吃剩的豆殼、稻殼及昆蟲的幾丁質外殼。在距出洞口水平距離約45厘米處,洞道開始分叉,通向二個出洞口。出洞口極其隱蔽,貼在靠近水溝邊的灌木叢中,洞內捕到大足鼠雄鼠1隻。

食性:
共解剖23個鼠胃,其中以澱粉類食物為主,其次有漿果的果皮、草籽、草根等。23個鼠胃中有8個鼠胃中有鼠毛,在黃山市三口鄉大足鼠洞口放一鼠鋏,第二天收鋏時,不見鼠鋏,挖開鼠洞,捕到雄性大足鼠1隻,還檢到第一天放在洞口的鼠鋏,鼠鋏上尚存一大足鼠鼠頭,說明大足鼠有殘食同類個體現象。另外,大足鼠個體大,需水量多,喜食含水份多的食物。1983年,我們在黃山市郊區調查時,發現農田中大片正在拔節孕穗的水稻莖桿被大足鼠咬斷,同時見到農民在被害的田中捕到活的大足鼠。由於大足鼠善於游泳,對我省長江以南育秧的稻種危害很大。我們在太平三口鄉育秧稻田田埂調查,大足鼠占野外鼠種的68%。

遷移:
大足鼠雖屬山地林區鼠類,但有覓食遷移的習性,冬春季節大足鼠往往遷移到山麓農田覓食棲居。如1984年春,我們在三口鄉的調查,農田田埂大足鼠占59.26%,而針闊混交林內僅占1.42%。黃山市在水稻播種季節,農田田埂大足鼠占鼠種總數的60%以上。在冬季有時遷入室內,如1973年在宿松縣羅漢宕林場(海拔1040米),室內大足鼠約占50%以上,黃山的松谷庵和芙蓉居室內,冬季大足鼠也占有一定比例。以上也說明大足鼠有一定的季節遷移習性。

活動規律

大足鼠主要在夜間活動,以晨昏最活躍,白天多伏於洞內。外出尋食有一定的活動路線,路線有雜草之處便咬斷雜草,劈成小徑。危害水稻在幼穗期限是咬斷稻苞,搬到田埂上,或在田露水面的石頭或土堆上齧食,多數是將禾苗中部咬斷,在面上搭成棚架,然後搬運咬斷的稻苞在上面取食,形成食物堆,每個食物堆一般要咬斷附近禾苗3~5叢,造成被害團。蔣光藻等(1999)報導,大足鼠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遷移和趨食性遷移特性,有在同一食源上反覆取食的特性,從而使作物形成被害株團。

繁殖習性

(1)性比:從捕獲的59隻成鼠看,雄性為30隻,雌性為29隻,雌:雄=0.97:l。兩性比例接近l:l。
(2)胎仔數:從8隻孕鼠看,胎仔數最多為8隻,最少為2隻,平均為4.5隻。從12隻經產鼠子宮瘢看,最多為12隻,最少為1隻,平均為4.8隻,與胎仔數接近。

地理分布

本種為廣布種,國外見於尼泊爾印度緬甸、泰國等地;國內主要見於長江以南廣大地區。在我省見於大別山山地丘陵及長江以南山地丘陵地帶。在大別山山地其垂直分布高度最高見於宿松縣境內的羅漢宕(海拔1040米),在黃山最高見於雲谷寺(海拔890米)一帶,至北海(海拔1640米)則未見有分布。

標本採集於金寨白馬寨林場、岳西縣銀河鄉、宿松縣陳漢山區、休寧縣龍田鄉、祁門縣閃里區、寧國縣甲路鄉、宣城縣溪口鄉、黃山市三口鄉、黃山芙蓉居、雲谷寺等地。

為害特點

大足鼠在安徽省雖然數量不太多,但危害很大,在農業上,對水稻危害尤甚,它不僅危害成熟的水稻,而且對拔節、灌漿時期的水稻危害較大,在黃山市郊區,我們見到大片農田秧苗被大足鼠咬斷,造成嚴重的缺苗現象,同時,它對育秧的稻種危害也很大。在衛生方面,國內已證實它是流行性出血熱傳染源之一,安徽省防疫站也證實黃山市三口鄉大足鼠帶有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原。雲南、西藏、廣東證實它能自然感染恙蟲病。同時,大足鼠也是我國南方省份鉤端螺鏇體病傳染源之一,福建、浙江等省都證實它能自然感染鉤端螺鏇體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