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帝王權謀術

大話帝王權謀術

《大話帝王權謀術》是200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良年。 內容關鍵字:中國文學 權謀 職場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大話帝王權謀術

圖書編號:1296355

出版社:齊魯書社

定價:18.0

ISBN:753331556

作者:金良年

出版日期:2005-11-01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中國古代民眾都把皇帝看做“真命天子”,是“龍種”。時至解放初年,還有過這樣一件事:廣西某地的一個土匪頭子要自稱皇帝,他命令一個裁縫為他縫製一件龍袍,這個裁縫死也不肯縫。因為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個土匪頭子就是“真龍天子”,怕為他做了龍袍遭到天譴,結果被土匪活剝了人皮。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這種傳統觀念是何等的深入民心,何等的根深蒂固。

這種將帝王神化的觀念可以追溯到遠古。先民們相信,冥冥中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上帝在主宰天下,專職的男覡女巫就是負責溝通神人聯繫的使者,而當時的部落酋長往往又是巫師的首領。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這種神人合一的酋長就成了國家的首腦。我們從甲骨卜辭中可以看出,商王除了尊奉上帝外,還把自己的先祖冠以“王帝”的稱號,他們和上帝有著同樣的職能,與上帝共同支配著人間的一切,而作為現實的最高統治者商王,則成了代天行令的執行者。繼商而起的周人改革了商人的宗教觀念,改稱“上帝”為“天”,周王也就成了執行天命的“天子”。他們在敬神樂歌中所唱的“出發巡視各邦,上帝視我如子,佑周國運昌盛”(“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見《詩·周頌·時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每當一個封建帝王要謀求或登上帝位時,對權力的俗望和失去權力的恐懼就像夢魘一樣緊緊地跟定了他,於是他的貼身保鏢——權術就不得不一再出來“救駕”。現在,讓我們隨著他的腳步,來揭開這種種“陰謀秘計”的第一頁吧!

目錄

世事蒼茫話權謀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登位術

帝王的相貌不同凡響

生下來就與眾不同

天神的暗示和血統,民意也不可少

“禪讓”掩飾下的篡奪

“神器有屬。幻起百端”

——太子爭寵術

古代王位繼承的兩種方式

投父皇所好——最簡捷的辦法

抓住一切機會顯示自己賢明

既不能太仁弱,又不能太賢明

“窩裡鬥”勢所難免

“潛伏爪牙忍受”

——韜晦術

一舉一動須慎重

防止別有用心者鑽空子

保身避禍,東山再起

掩蓋真相,關鍵時致命一擊

“皇上之聖仁.邁古今而極其至”

——飾賢術

道德水準不夠的技術性補救措施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

學習前代聖賢好榜樣

讓“賢明”來遷就事實

馬基雅維里的總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委惡術

陷敵手於“不仁不義”

“幫助”對手惡貫滿盈

為自己尋找“正義”的藉口

羅織罪名,翦除異己

“一切責任由我來負”

——罪己術

承認過失是面臨危機的聰明做法

信不信“天命”是態度問題

肯不肯“罪己”也是態度問題

被作為工具來運用的“罪己詔”

“皇上聖明,臣罪當誅”

——替罪羊術

“替罪羊術”對帝王有保護功能

事情不成用“替罪羊”抵罪

事情成了用“替罪羊”來洗刷自己

“替罪羊術”的特殊運用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

——恩威相濟術

用霸道取天下,以王道守天下

恩威相濟控制部下

恩威相濟要有權勢作保障

任恩失敗的例子:苻堅

任威失敗的例子:王允

“以子之矛,擊子之盾”

——矛盾利用術

謀略之一:遠交近攻,逐個殲滅

謀略之二:借勢弱敵

謀略之三:以反間計促敵內訌

謀略之四:以靜制動,使敵矛盾激化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輿論制馭術

操縱利用將相大臣的論議

控制庶民百姓的言論

用修史來塑造帝王的“光輝形象”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歸心術

把目標作為手段來運用

讓百姓“當穩奴隸”

信守諾言,取信於民

以靜鎮眾,安定人心

以瓦解對方來穩定自己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假借神意術

讓神意來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

“這是周公的命令”

“我見到老君皇帝了”

“這些鬼東西知道什麼吉凶”

“必罰明威,信賞盡能”

——賞罰術

善於運用賞罰是帝王必不可少的統治藝術

賞罰的導向效應

賞罰必須有節制

不能對惡行給予獎賞

行使賞罰應該使接受者沒有怨言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任用親信術

任用親信是帝王有效進行統治的重要手段

監察危害統治的反對派

組織特務機關秘密刺探

培植親信的幾條途徑

“不敢輕信,乃用人第一妙訣”

——忠誠考察術

測試臣下忠誠的手段

起用忠誠之士要拋開個人好惡

識別奸佞要比識別忠誠難得多

“小不忍則亂大謀”

——容忍術

要能容納雖有才幹而在小節方面有缺陷的人

有條件地容忍帶有某種危險性的人才

在雄才無法繼續使用時必須果斷除掉

“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派系平衡術

調和平衡各派勢力是帝王必具的政治素質

僅僅依靠實力來平衡是不夠的

政治平衡的失敗教訓

“強本弱敵,以分其勢”

——削權弱勢術(上)

權勢應由君主獨占

爭:用競爭手段與大臣爭奪民心

分:分散強臣所掌握的權力資源

“重權不可委之於人”

——削權弱勢術(中)

隔:隔斷權重勢強之臣的能源

掌握軍隊是削權弱勢的主要著眼點

以頻繁調動來防止將帥專兵

“天子垂拱,大臣承弼”

——削權弱勢術(下)

制:用牽制的手段來削弱相權

一相變三相,中書掌機要

丞相輪流當,機構相牽制

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封建親戚,屏藩王室”

——防範王侯術

保持中央對王侯的有效控制

不能太強,又不能太弱

王侯的軍事實力也是控制與反控制的焦點

王國官員必須為中央效忠

是否正式就封也是一種手段

“佛一般敬,賊一般防”

——慎用女性術

善於運用女性來達到目的也是手段之一

運用女性的最主要方式是政治聯姻

必須防止后妃和外戚干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