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7

內容介紹

《大觀7》主要內容簡介:周邊世界看中國,中國看周邊世界,自古如此。古典時期,中國看周邊世界,五服之分,華夷之辨,立足於自我敘述的常識之上;周邊看中國,倒是更實用主義,因需調整視角。這差別,原因無二,蓋中國不真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中國文化是強勢文化。近代以來,東西碰撞,強勢的中國文化遭遇更強勢的西方文明,前者仍沿襲看周邊世界的姿態,一敗再敗,不明就裡,自此陷入混亂,自知與他知失去方向感。中國人從無認識他人的訓練,歷史長河中,他人永遠是被定義的對象,而非自我認知的坐標,所以,中國人也並不真的知道自己是誰。中國是天下的中心,中國人是天下的主宰。天下的根本邏輯,是神州文化四處布化,是各化外之地的歸化。這裡沒有歷史,歷史早在布化與歸化陳陳相因的循環中終結。中國人也做過認識周邊世界的嘗試,比如魏源,比如梁啓超,比如顧維鈞。所有努力,或不被重視,化作國朝上下共識,或被一次次激烈革命打斷,半途而廢。中國人始終建立不起對周邊世界的常識性認識結構,最終也不能完成自我定位,因此付出的代價,庶幾無可計算矣。

作品目錄

一、世界觀察:開羅會議與中國大國地位主持者言二戰期間的中國大國地位:現實與神話從開羅會議到雅爾達體系——二戰期間中國國際地位的變遷及相關涵義開羅會議與中國成為法律上的大國開羅會議與中國的大國地位對中國如何進入國際社會問題的討論與思考從開羅會議看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的目標和路徑——一項對外政策視角的分析中國與東亞國際社會:當前“區域主義建設”的基本瓶頸及應有戰略神話與現實——“開羅會議與中國的大國地位”會議發凡會議相關論著舉要二、專題論文英國國家建構論綱英國普通法的政治意義“利維坦”與現代國家的合法性“濟貧法”背後的英國自由主義觀念之轉換三、宏文與解讀《帝國:不列顛世界秩序的興亡,以及對全球力量的教訓》導言帝國的道德與傳承——尼爾·弗格森的《帝國:不列顛世界秩序的興亡,以及對全球力量的教訓》及其啟示四、翰墨短簡精英主義政治學思想的形成與表達——霍姆斯與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