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蚊科

大蚊科

大蚊科,雙翅目長角亞目大蚊總科的1個大科。觸角6節以上;無單眼;中胸背板除極少數種類外都有一V形縫;足細長,易掉落;翅有中室,有2條臀脈伸達翅緣;產卵器瓣狀,角質。幼蟲後氣門式,肛端具可伸縮的肉質突起。世界已知種類超過14000種。中國迄今已知達800種上下。

基本信息

大蚊科

正文

成蟲中型或大型,包含一些長角亞目中體型最大的種類。觸角節數因種類而有很大變化,呈絲狀;有的雄性觸角作鋸狀或梳狀。頭額部不同程度地前突,少數種類的呈長“喙”狀,但與蚊類刺吸式口器形成的長喙不同,大蚊不能刺叮吸血。本科含有不少翅退化的種類,如無翅雪大蚊屬(Chionea),中胸背板例外地無V形縫,形態也比較特殊。例如本屬的日本雪大蚊體粗壯,後足腿節膨大,見於冬季,跳躍於雪上。
幼蟲半頭式,頭部深埋在前胸內,後部不完整。觸角發達,下唇大而前端具齒。體圓筒狀,11~12節,體壁革質,通常作灰褐或褐色;有或無偽足。肛節平截,具氣門;氣門周圍有一列可伸縮的肉質突起;水生種類的肉質突起往往有緣毛和可突出的血鰓。蛹細長,呼吸角細長或板狀。
成蟲白晝多見於陰濕場所。卵單產。幼蟲陸生、半水生或水生。例如大蚊屬的幼蟲多生活於草根或樹根間,或於腐爛植物中,或水生。植食或肉食。前者如大蚊屬幼蟲食害植物根部,水生的皺尾大蚊屬幼蟲以苔蘚植物為食,陸生的錐切大蚊屬幼蟲以鱗翅目幼蟲方式在顯花植物上取食。生活方式比較特殊的是雙角大蚊屬和毛翅大蚊的幼蟲,前者的單一種類潛葉,後者以氣門突起刺入寄主植物,蛹從植物根部獲得氧氣。肉食的如水生的二尖大蚊屬幼蟲,它們以正顫蚓管蟲為食。
本科有些種類是作物害蟲。重要的有稻大蚊,分布於浙江、廣東、四川等省以及日本,幼蟲生活於秧田或麥田水溝邊,夜晚食害秧苗根部,有“切蛆”之稱;分布於江蘇、浙江、湖北、四川以及日本的強大蚊為害稻麥;分布於中國北方和歐洲的腰切大蚊是小麥的重要地下害蟲。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