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蘆鄉

大蘆鄉

大蘆鄉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南部,東接高灣鄉,西接若笠鄉,南於會寧縣搭界,北與烏蘭鎮毗鄰,俗稱靖遠南川。全鄉總面積375平方公里,轄9村56社4118戶21427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大蘆鄉 大蘆鄉

明成化年間,人們居住在白茨溝內,溝內長滿蘆葦,稱大蘆。大蘆鄉交通便捷,靖天公路橫穿南北,村村通公路,通電視,程控電話、移動、聯通網路覆蓋全鄉。

解放前設大蘆鄉公所,1949年9月解放後成立區公所;1958年成立大蘆鄉人民委員會;1966年建立大蘆區革委會;1981年6月成立大蘆鄉人民公社管委會;1983年7月至今,稱大蘆鄉人民政府。

地理位置

筆直寬敞的街道 筆直寬敞的街道

鄉政府設立在大蘆村中心。中砂溝村在鄉東10公里,劉溝村在鄉西5公里,大塬村在鄉西南10公里,野糜村在鄉東北10公里,常塬村在鄉西南15公里,莊口村在鄉北10公里,小蘆村在鄉北15公里,周灣村在鄉西南15公里。單位有稅務所、水管所、工商所、法庭、派出所、造林站、信用社、獸醫站、供電站、中學、中心國小、衛生院、農技站、廣播站、文化站、國土資源管理所、司法所、民政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所、計生服務所、糧管所、郵電所等。

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城鄉分類名稱
620421205200220野糜村委會
620421205201220常塬村委會
620421205202220周灣村委會
620421205203220大塬村委會
620421205204220劉溝村委會
620421205205220中砂溝村委會
620421205206210大蘆村委會
620421205207220莊口村委會
620421205208220小蘆村委會

人口

大蘆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0383
10207
10176
家庭戶戶數 4023
家庭戶總人口(總) 20369
家庭戶男 10195
家庭戶女 10174
0-14歲(總) 7124
0-14歲男 3655
0-14歲女 3469
15-64歲(總) 12425
15-64歲男 6130
15-64歲女 6295
65歲及以上(總) 834
65歲及以上男 422
65歲及以上女 41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0192

經濟發展

大蘆鄉境內土地資源豐富,總耕地面積68000畝,以種植業為主,盛產小麥、糜谷、玉米、黃豆等多種糧食作物和早熟洋芋、大棚青椒、西甜瓜、黑瓜籽、油菜等諸多經濟作物,大蘆川的西瓜品種優良、個大味甜、含糖量高,已得到國家農業部綠色產品認證。野糜籽瓜風味獨特、瓤艷味美、香甜似蜜,是解毒、利尿、消渴、潤肺之佳品。大蘆鄉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已取得了可喜成績。

大豆種植基地 大豆種植基地

建成“一池三改”(沼氣池帶動改廁、改圈、改廚),沼氣池2100座,譜寫了“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的農村生活新篇章。

發展大棚蔬菜3600畝,舍飼養羊戶3000戶,創建了私營規模化肉牛養殖企業——大蘆宏鑫養殖場,開創了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大蘆鄉商品流通活躍,大蘆村於1988年建成了大蘆集貿市場,每月逢農曆一四七開集,商家雲集、市場繁榮、秩序井然。

引進招商引資項目——白茨溝小流域綜合治理開發工程,建成容量1500萬立方米的水庫一座,為發展水產養殖業和開發旅遊產業,創造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投資環境。

文化事業

鄉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室,村村有社火隊。有唱秦腔、看電影、放錄像、看圖書等多種文化活動。

大蘆鄉一所國小 大蘆鄉一所國小

在2000年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安裝電視差轉設備11台(套)。甘肅衛視、中央1台等重點電視台的收視率達95%以上,民眾文化活動遍及村社,常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2001——2004年在大蘆村河口六泵山、大塬村權杜社火燒涯、劉溝村大紅溝山及常塬村馬燕山等出土馬窯文化,古彩陶形狀各異,令眾多考古專家流連忘返。

教育事業

大蘆鄉堅持興學重教,在1987年以來,學校以“為國育才”為宗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改革教學方法為手段,在教育中創特色、求發展,實行制度管理、量化考核,學校管理走正規化、規範化的路子,有一支觀念新、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教師隊伍。

有中學4所,國小25所,學生5680名,教職工人數316人。全鄉國小占地面積127768平方米,中學占地面積73007.6平方米。國小校舍建築面積15226平方米,中學校舍建築面積7434平方米。有幼稚園、學前班3所,占地面積3870平方米,建築面積550平方米。

大蘆鄉中國小從1987年至今,曾多次修建、擴建。教育事業在突飛猛進,學校建設日新月異,教育規模趨於合理,教師隊伍實力加強,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教學質量空前提高,助教興學掀起高潮,辦學條件大大改善。自成立中考、高考以來,培養和輸送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人才634名。

衛生事業

B超室 B超室

大蘆鄉衛生院在崗職工20人,占地面積12045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790平方米,病床30張,有村衛生所9個,個體醫療門診20個。衛生院設有內科、兒科、外科、放射科、針科,有防保室、婦幼保健室、檢驗室、心電圖室、B超室、三百毫安B超、尿分析儀、多功能綜合治療儀、自動分析心電圖機、治癢機綜合手術台、無影燈等設施設備。對當前合作醫療的發展和解決農民看病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衛生院曾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集體、文明標兵、文化建設院園的光榮稱號。

金融事業

大蘆信用社在1987年以來,隨著全鄉各項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普遍提高,各項存款金額為95萬元,貸款餘額21萬元,到2007年8月底各項存款餘額為1863萬元,貸款餘額為1622萬元,增長204% 754%,總資產為1655萬元,信用社連續被評為市縣先進集體。

民生事業

大蘆鄉關注民生,落實好農村低保、五保,民政救濟工作中,嚴格按照“三查、三評、三公示”程式,確保低保金、五保金、救災物資真正落實到戶到人,使特困戶有衣穿,有房住,有飯吃。大蘆鄉享受農村低保金的民眾836戶3262人,低保覆蓋面達15%;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糧食直補和農資補貼、“兩免一補”等惠民政策也全面落實,僅2007年大蘆鄉民眾參合率達95%,鄉村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從根本上解決了民眾就近就醫和看大病難的問題,實現了學有所教,病有所醫。

歷史遺蹟

大蘆鄉 大蘆鄉

大蘆鄉歷史悠久,是古絲綢必經之地,文化商旅活躍、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悠悠祖歷河蜿蜒由南向北流去,塊塊碧波蕩漾著美麗的鄉村氣息,自古就有“南川煙霧”的迷人景色,成為靖遠縣的古八景之一。鄉5公里處,境內有唐宋代黑城古城遺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鄉4公里處,境內有清代雍正年間名將宋可進將軍府遺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鄉3公里處,境內有清代名將甘肅提督宋可進將軍墓、清代乾隆年間雲貴提督宋愛將軍墓、清代世襲將軍宋屏墓及石碑、石桌、石雕、石獅、墓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鄉10公里處,境內有清代古建築雙龍寺、清代接龍山旨聖宮;鄉2公里處,境內有明代東頂山山遂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2004年在大蘆村河口六泵山、大塬村權杜社火燒涯、劉溝村大紅溝山及常塬村馬燕山等出土馬窯文化,古彩陶形狀各異,令眾多考古專家留戀往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