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回族鄉

大莊回族鄉

大莊回族鄉位於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中南部,東連碑格鄉,南連羊街鄉。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圖)大莊回族鄉大莊回族鄉

大莊回族鄉轄大莊、龍潭、桃樹、老寨4個村民委員會,33個自然村、43個村民小組。其中山區2個村委會、22個自然村、22個村民小組;壩區2個村委會、21個村民小組。2006年,全鄉有人口4133戶,18241人。百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回、漢、彝、壯、苗多種民族,其中:回族有6210人,占總人口的34%;少數民族占全鄉人口總數75%。大莊鄉歷史悠久,素有“僑鄉”之稱。鄉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莊清真寺;有神奇的“八景”傳說;滇越鐵路貫穿境內,鄉級道路與昆河公路相連;美麗的大莊河孕育著萬畝良田,盛產優質稻、冬早蔬菜;有儲量豐富的煤、銻、鋅、鐵等礦產資源;主要特色產品有壯黃牛乾巴、牛肉丸、雞肉腸、大粒白花蠶豆、藠頭、臭參、花椒、大草烏等。

農村經濟

(圖)大莊回族鄉大莊回族鄉水田

2006年,大莊回族鄉全鄉經濟總收入達14818.7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5.43萬元,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65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人均增加202元,人均增長6.8%;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2114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人均增加114元,人均增長5.7%;財政收入83.2萬元,完成計畫數的118.6%;財政支出345.5萬元,完成計畫數的183.1%;全鄉糧食總產量達9396.57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69.6噸,增長4.1%;人均有糧達556公斤;大莊信用社存款餘額達5704萬元,比去年增1286萬元,貸款餘額達2993萬元,比去年增加622萬元。

教育情況

(圖)大莊回族鄉大莊回族鄉仁壽國小校園

截止2007年,大莊回族鄉有3一6歲兒童1028人,幼兒入園689人,入園率達67%,與市下達指標65%高2個百分點。國小學齡兒童入學1618人,入學率達99.9%,國小在校生年輟學率0.1%,國小六年完學率99%,國中毛入學率100%,國中在校生年輟學率任務0.6%,我鄉轄區內沒有開辦高中,“1150”工程建設學校1所,排除中國小危房改造需要建設的面積是1385平方米,我鄉完成487.4平方米,未建設完成原因是前期雨季,後期大桃公路封路建設,材料運不上去,其餘的今冬明春內能夠完成,稅改後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用於農村教育的比例為40%以上。

特色產業

大莊回族鄉在大莊、龍潭兩個村委會重點發展優質稻、大粒白花蠶豆和大棚辣椒,建立了肉牛育肥養殖示範村,建立母豬養殖示範基地;在桃樹村委會重點發展竹子和核桃,現在已發展到600畝,在年內發展核桃200畝,新增甘蔗種植面積1000畝;在老寨村委會發展臭藥、草烏等藥材。今年種植臭藥200畝、草烏300畝、花椒200畝,試種藥材露水草2畝,半夏5畝。種植奈李、柑桔等溫帶優質特色水果1200畝。

基礎建設

(圖)大莊回族鄉大莊回族鄉客運站

1、水利設施建設

大莊回族鄉加快集鎮管網建設力度,修建2.5公里四面光引水渠道,鋪設5.1公里直徑2000㎜PE管,有力保證大莊、羊街集鎮用水;龍潭、陽崗、老貓、細腳等8個自然村供水主管道已安裝完畢;總投資114萬元,新修了中溝U型槽溝及900米機耕道路的建設、修通了河外田間路、完成了2.2公里大白澤煙區水利工程、完成了龍潭坡梁子長500米的三面光溝渠建設、完成了小壩除險加固工程。

2、農村道路建設

大莊回族鄉修建全長8公里,寬4.5米的大(莊)桃(樹)水泥公路建設全面啟動。大(莊)老(寨)公路已已開工建設路基工程;建成了大莊清真北寺至三轉彎路口、東寺至江頭村路口硬化工程。

民俗風情

(圖)大莊回族鄉大莊回族鄉清真寺

大莊回族鄉的傳統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聖誕節”。其它的活動 “五一”“六一”“十一”“春節”及農閒時節。在節日期間都組織開展“火把節”文藝活動、“五.四青年節”文藝活動、“春節”遊園活動等,每年舉辦一次以上的規模較大文藝匯演。如:2005年舉行了大型的文化活動,來自大莊鄉所屬的大莊、龍潭、桃樹、老寨四個村委會7支文藝代表隊參加了文藝匯演。共演出文藝節目15個。老寨村委會表演的銅鑼舞、大刀舞、棒棒舞、鏈鋏舞古樸原始。使人們追憶起遠古時代彝族先人們在戰爭、生產、生活中的場景,整個表演充滿了原生態的味道;而開遠十中表演的舞蹈,《龍拳》節奏歡快,動作灑脫,充分展示了學生們活潑、充滿朝氣的精神風貌;鄉機代表隊表演的現代舞《紅旗飄飄》,把廣大職工對五星紅旗的崇敬之情表演得有聲有色;桃樹村委會表演的,《苗韻》、中心學校代表隊表演的《錦雞》等舞蹈都從不同的角度放映了當代各族民眾意氣風發奔小康的精神風貌。當地駐守部隊的歌手們也獻上了一曲曲祝福的歌。整台匯演體現了“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和民眾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