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Daweihe Huizu Manzu Xiang)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9.5千米。面積57.25平方千米,人口2.79萬人(2002年)。轄2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圍河村。1958年設大圍河公社,1984年改大圍河回族滿族鄉。1996年高頭鄉併入。1997年,面積57.3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南辛莊、西橋、安里、樊莊、東橋、小圍河、大圍河、西鄒、中鄒、東鄒、前許、後許、郝郭紀、東洋町、薛圪瘩、蔡頭、韓頭、李頭、胡頭、賴頭、高頭、賈頭、河西淀、畢家坊24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法制教育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座落於文安縣西北部,交通便利,人傑地靈。全鄉總人口1.96萬人,總耕地面積3.34萬畝。全鄉種植業:主要以林業為主,今春林業面積達2200多畝,11萬株。養殖業:以蓄牧業為主,全鄉7個養殖專業小區,其中以樊莊村的肉雞養殖,大圍河村的牛、羊養殖為主;另外東橋村的肉雞養殖廠投達資百萬元。本鄉的農業結構調整現已在種植、養殖方面收到了成效,促進了農業的增產、增收,農民的增效。全鄉企業集中,重點項目有島田公司的熱鍍鋅板帶廠;與台灣合資的廊坊精工工藝,主要為鐵編工藝;礦泉水龍骨;電線、電纜。在養殖業和林業方面創造出大圍河鄉的民族性特色及特色性養殖共十項;在西橋村、這安里村、南辛莊村建立幾個工業化小區。

經濟發展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大圍河回族滿族鄉高爾夫
2002年年末總人口19670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406人(回族人口2698人),耕地面積2294.1公頃。農村經濟總收入54338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29250萬元,工商企業營業收入104650萬元。農村固定資產投入14570萬元,財政收入53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50元。2003年年末總人口1969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412人(回族人口2701人)。農村經濟總收入 55424萬元,同比增長2.0%,鄉鎮企業增加值33600萬元,同比增長14.9%,工商企業營業收入120467萬元,同比增長15.1%。農村固定資產投入14583萬元,財政收入549.5萬元,同比增長3.5%,農民人均純收入3950元,同比增長2.6 %。

2002年,大圍河鄉加強了畜牧養殖小區的規範化建設,到2003年建成7個養殖小區,發展養殖專業戶120個。2002年投資100萬元和75萬元的兩個肉雞養殖場相繼建成。全鄉牛羊雞年飼養量分別為2000頭、2.6萬隻、40萬隻,畜牧業總產值4904萬元。2003年又建成了大圍河文大蛋雞養殖場,總投資100萬元。全鄉牛羊雞年飼養量分別為2500頭、3萬隻、60萬隻,畜牧業總產值5270萬元,比2002年增長了7.5 %。

農業概況

河西淀村總耕地面積2500畝,主要從事小麥、玉米、棉花的耕作。養殖業方面發展了綿羊養殖和蛋雞養殖,其中綿羊養殖戶10戶,蛋雞養殖4000隻。後期計畫重點發展養殖業,大力調整養殖業規模;多植樹,建立經濟林體系;調整棉花種植,實現高產高效。希望能得到您的技術指導。 後期規劃以產業多元化為紐帶,重點發展養殖業及種植業。尤其是調整棉花的種植水平,建立經濟林體系和大力調整養殖業規模。

行政劃分

概況:大圍河回族滿族鄉(Daweihe Huizu Manzu Xiang)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9.5千米。面積57.25平方千米,人口2.79萬人(2002年)。轄2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圍河村。

沿革:1958年設大圍河公社,1984年改大圍河回族滿族鄉。1996年高頭鄉併入。1997年,面積57.3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南辛莊、西橋、安里、樊莊、東橋、小圍河、大圍河、西鄒、中鄒、東鄒、前許、後許、郝郭紀、東洋町、薛圪瘩、蔡頭、韓頭、李頭、胡頭、賴頭、高頭、賈頭、河西淀、畢家坊24個行政村。

自然地理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衛星定點陣圖
位置交通: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地處環京津環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環抱其間,北距北京120公里,東鄰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兩小時可進京,一小時可下衛,京九鐵路穿越縣境27公里,設文安、新鎮兩站;國家及省級3條公路幹線縱貫全境,鄉鄉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氣候資源: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屬暖溫帶亞濕潤氣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素有“收了文安窪,糧食盛不下”的美稱。境內可耕地面積87萬畝,有大清河等3條河流,渠系坑塘蓄水量達1億立方米。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煤、石膏、岩鹽、地熱儲量均具有相當規模,開發前景較好。

設施條件:電力方面,大圍河回族滿族鄉擁有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13座,主變總容量14萬千伏安,為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工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通訊方面,從加拿大引進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裝機總量達40000門,用戶可直撥全國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交換數位化,傳輸光纖化,無線尋呼和移動通訊系統網路完備。能源方面,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天然氣工程即將全面竣工,天然氣做為高效清潔方便的新能源,必將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優質的生產生活空間,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將在全國率先實現“無煙城市”。接待方面,縣內有文安賓館、電業賓館、交通賓館等多處賓館,集餐飲、住宿、娛樂於一體,是貴賓下榻的理想去處。

鄉村建設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地圖
項目建設取得可喜成績:2002年,大圍河鄉共完成1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4500萬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個、300萬元~1000萬元的項目2 個、100萬元~300萬元的項目4個、100萬元以下的項目2個。2003年又有7個項目相繼投產,固定資產總投入4800萬元。其中企業項目6個,總投資4700萬元。分別是:廊坊島田制管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萬元的彩板生產項目,文安京朝電子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總投資600萬元的電子真空玻璃生產項目,樊莊前進五金廠總投資100萬元的挖坑機、線纜機械生產項目,廊坊島田制管有限公司總投資1100萬元的鍍鋅板帶生產項目,樊莊前進五金廠與北京龍潤新科技公司總投入500萬元合資生產小靈通機站及配套設備項目,中鄒國旺衝壓件廠總投資400萬元汽車配件生產項目。農業項目1個,大圍河文大蛋雞養殖場投資100萬元的蛋雞養殖項目。

宣傳文化示範工程再上新水平:2002年,大圍河鄉安里村加強了宣傳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文體活動中心,成立了秧歌隊、河北梆子劇團,建起了圖書室、卡拉OK室,被中共廊坊市委宣傳部命名為“宣傳文化示範村”。2003年又投資50多萬元興建了文化禮堂,購置了燈光、音響、服裝、道具等設施,為廣大民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2003年,大圍河鄉東橋村,投資10萬多元,建起了文體活動中心,購置了圖書、家庭影院、桌球台及各種音樂器材,組織成立了老年秧歌隊、少年鼓樂隊和音樂會,被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宣傳文化示範村”

旅遊資源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大圍河回族滿族鄉企業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位於文安縣中部,106國道東側,該民族鄉始建於1953年,1984年恢復建立,1997年與高頭鄉合併,形成了現在的大圍河回族滿族鄉。

大圍河回族滿族鄉總面積42平方公里。大圍河村清真寺為中國傳統式建築,占地1000多平方米,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維吾爾族妃子“香妃”委派回族曹姓太監親自監工修建而成,乾隆皇帝親書“正大光明”匾懸掛於大殿正門(文革中被毀壞)。後又三度重修,現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