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蟶殼

為竹蟶科動物大竹蟶或長竹蟶的貝殼。大竹蟶殼,貝殼長方形。殼長72-140mm,長為寬的4-5倍。背腹緣平行,前端斜截形,後端圓形,有時顯淡紅色的彩色帶;內表面白色或淡紅色,鉸合部小,左、右殼各具主齒1枚。質薄脆,易碎。氣味鹹。

基本信息

【藥 名】:大竹蟶殼
【來 源】:為竹蟶科動物大竹蟶長竹蟶的貝殼。
【功 效】:消癭,止帶。
【主 治】:用於治療癭瘤,濕熱下注,赤白帶下。
【性味歸經】:苦、鹹,寒。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5-15克,包煎。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遼寧至廣東沿海,在有竹蟶和大竹蟶生活的淺灘上,待退潮時。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用鐵鍬挖取或用鐵鉤鉤取,捕後用海水洗淨泥沙,去肉。將貝殼收集起來,曬乾,煅制用。
【拉丁名】:竹蟶Solen grandis Dunker或長竹蟶Solen gouldi Conrda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肉中含糖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