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文化與網路文化

網路文化的定義 網路文化的特徵 網路文學的定義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平裝: 24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63519009, 9787563519002
條形碼: 9787563519002
尺寸: 20.8 x 14 x 1.2 cm
重量: 299 g

內容簡介

《大眾文化與網路文化》適合社會上關注文化現象與文化發展的各類人群,尤其是大學生、教師、文化企業家及文化活動的管理者閱讀。同時《大眾文化與網路文化》也可作為我國大專院校學生學習大眾文化與網路文化的輔助讀物。對文化現象的考察和闡釋是目前理論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大眾文化與網路文化這兩種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現象,在文化的分層中是兩個不容忽視的領域。現代工業化的發展造就了大眾文化的繁榮,信息化的浪潮促進了網路文化的興起。《大眾文化與網路文化》試圖對這兩種文化現象進行歷史的梳理、現象的考察和理論的闡釋,揭示其對社會的影響、本質意義及給人們的啟迪。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文化的涵義
第二節 文化的劃分
第三節 文化研究的意義
上篇 工業化時代的大眾文化
第一章 大眾文化概述
第一節 關於大眾文化涵義的探討
大眾文化的定義
大眾文化的特徵
第二節 工業時代大眾文化的興起與發展
傳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
工業化
現代城市化
第三節 大眾文化的主體
作為工業社會集合體的“大眾
大眾與市民社會
第二章 大眾社會與大眾消費文化
第一節 大眾社會
第二節 大眾消費文化
第三節 消費社會的繁榮
第四節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消費主義的批判
第三章 大眾文化與大眾媒介
第一節 大眾媒介產生的一般過程
大眾媒介的開創時代
大眾媒介的大發展時期
第二節 幾種基本的大眾媒介
報刊
電影
電視
第三節 大眾媒介與媒體權力
波茲曼的“娛樂至死”理論對媒體權力的論述
布爾迪厄的“新聞場”理論對媒體權力的論述
第四章 大眾文化理論家對大眾文化的幾種解讀
第一節 精英主義視角的解讀
第二節 葛蘭西文化霸權主義視角的解讀
第三節 法蘭克福學派人文主義視角的解讀
第四節 英國文化研究學派視角的解讀
下篇 信息化時代的網路文化
第五章 網路文化概述
第一節 關於網路文化涵義探討
網路文化的定義
網路文化的特徵
網路文化與大眾文化的關係
第二節 資訊時代網路文化的興起和發展
信息社會的來臨和網際網路的出現
網路在我國的發展
網路,從精英走向大眾
第三節 網路文化的主體
網路的公眾基礎
網路文化主體實踐能力的發展
網路文化主體認識能力的發展
網路文化主體交往能力的發展
第六章 網路社區文化
第一節 網路社區
網路社區的涵義
網路社區的特點
第二節 網路社區的基本形式
聊天室
BBS
社交性網站
社區網站
第三節 虛擬社會的誘惑與陷阱
交友陷阱
安全漏洞
網路隱私權問題
第七章 網路文化的基本領域
第一節 網路政治
網路政治的定義
網路時代的政府管理:電子政務
網路民主
第二節 網路教育
網路對教育技術的改變
網路技術對現代教育的衝擊
網路時代建立新的教育觀
教學方式的轉型
學習方式的轉型
網路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優勢
第三節 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的定義
網路文學的特點
網路文學的產生和發展
對網路文學的質疑
第八章 後現代主義與網路文化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的思潮、特徵及理論來源
後現代主義的思潮及其涵義
後現代主義產生的社會背景
後現代主義的理論特徵
後現代主義產生的理論來源
第二節 網路文化中的後現代實踐
“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
無權威的世界
網路中的虛擬人生
“惡搞”文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