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卡車

大眾卡車

大眾卡車是由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所製造的一種卡車,大眾汽車(德語:Volkswagen)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汽車製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的大眾集團的核心企業。Volks在德語中意思為“國民”,Wagen在德語中意思為“汽車”,全名的意思即“國民的汽車”,故又常簡稱為“VW”。台灣譯為福斯汽車,港澳、大陸譯為大眾汽車或福斯汽車,意思是“人民的汽車”。

基本信息

簡介

大眾卡車大眾卡車
從198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大眾”轎車已充斥了城市和鄉村的街頭巷尾,但“大眾”牌卡車似乎就有些鮮為人知了。

據商務部網站援引德國《世界報》21日的報導稱,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商用車部門總裁施萊伯(Wolfgang SChreiber)表示,大眾汽車計畫開拓中國商用車市場,在華生產低價輕型卡車。

對此,大眾(中國)公司方面表示,大眾集團一直試圖將自身的商用車理念帶到中國市場,但德國《世界報》報導所涉及的具體信息仍有待於進一步核實。

大眾示好中國商用車市場

據德國《世界報》的報導稱,2009年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商用車銷量只有35.5萬輛,同比下滑了28%,但大眾汽車商用車部門總裁施萊伯預計2010年集團商用車銷量可以達到45萬輛。而為了保證商用車業務的持續發展,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計畫在中國生產價格低廉的輕型卡車,因為處於上升期的中國市場對載重量2.8噸至7噸的小型卡車需求很大。

大眾汽車商用車部門總裁施萊伯認為,在2008年時,中國7噸以上貨車的產量已經占全球中重卡產量的29.7%,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同時,作為開發中國家,中國未來幾年內依舊會有大量工程建設,這使得中國卡車市場將在全球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公開向中國商用車市場“示好”並不難理解,因為在轎車領域,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成績令人稱羨。

作為最早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資汽車製造商之一,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目前在華共擁有14家企業,包括1984年成立的上海大眾汽車和1990年成立的一汽大眾汽車等。

今年1-7月,南北大眾轎車銷量合計95.26萬輛,這相當於上海大眾與一汽大眾2009年全年137.73萬銷量的近70%。與此同時,南北大眾上述的三款暢銷車型也分別殺進了2010年前7月銷量排行榜的前十位,其中,上海大眾的朗逸以13.73萬輛的總銷量排名第二,一汽大眾的捷達則以13.11萬輛的銷量排名第四。

但從業務範圍上看,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在華主要從事轎車生產,並可以向國內消費者和行業合作夥伴提供零部件及相關服務,而包括卡車在內的商用車業務幾乎處於“真空”狀態。相比之下,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在華競爭對手則要領先很多。

據網易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幾乎所有的外資汽車巨頭已染指中國的商用車市場,包括賓士福田汽車的合作、日產與東風的合作、德國曼與中國重汽的合作、通用汽車與一汽集團的合作等等,唯獨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仍站在市場之外。

大眾商用車入華面臨多重挑戰

儘管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已決意在華生產售價低廉的輕型卡車、開展其他商用車業務,但仍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大眾汽車集團思忖對策。這些問題中的一個就是:中國國內現有的商用車企已初具規模,且背後都有跨國巨頭“撐腰”。

商業諮詢公司AlixPartners(艾睿鉑)9月8日發布的2010年全球商用車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如按產量單位計算,中國已成為全球商用車第一大製造國,占據全球總產量49%。2009年,全球商用車產量下降29%,而中國商用車逆市增長超22%,今年上半年,中國商用車市場進一步增長76%。

同時,在全球最大的15家商用車(以中重卡為主)廠商中,有5家來自中國,它們依次是東風、一汽、中國重汽、福田和陝汽,而這些廠商背後則是日產、通用、德國曼、賓士和康明斯。

在這些現有競爭對手的注視下,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如何在華展開商用車業務是一個問題,而大眾商用車業務如何實現落地又是另一個問題。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規定,外資車企在國內最多可以有兩個合資夥伴。這意味著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商用車業務落地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上海大眾依託的上汽集團,另一個則是一汽大眾所依託的一汽集團。

但不幸的是,通用商用車業務已領先一步簽約一汽集團。2009年8月30日,一汽通用輕型商用汽車有限公司在長春市掛牌成立。對於這一合作,通用汽車十分滿意。“一汽集團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指‘解放’品牌,我認為他們能夠比現在做得更好。如果與通用合作,我們將會成功。”通用汽車執行副總裁兼國際運營部總裁羅瑞立說。

與此同時,大眾商用車業務與上汽集團的合作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障礙。

在把“紅岩“、上柴收入囊中後,2007年底,上汽集團將南京依維柯納入旗下,這使得上汽集團商用車業務空前繁雜,僅僅重卡品牌就包括了“紅岩”、“匯眾”、“凌野(依維柯)”等等。

為此,上汽集團已開始對商用車業務“減法”調控。幾天前,中國重汽與上汽集團達成協定,上汽將把旗下的“匯眾”商用車業務出售給中國重汽,這拉開了上汽集團商用車業務調整的序幕。在上汽集團孤注一擲做減法之時,大眾汽車集團商用車業務如何大眾上汽這是個問題。

此外,大眾在中國生產低價輕型卡車的計畫也不被業內人士看好。“中國商用車企業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價格低廉,大眾的輕卡要想在價格上做文章肯定要有些難度。”一位汽車行業媒體人士說。

公司介紹

大眾卡車大眾卡車

希特勒在1936年曾提出一個構想,要生產一種廉價的“大眾汽車”。他說,每個德國人,至少是每個德國職工,都應該有一輛自己的汽車,就像美國一樣。美國當時每五人有一輛汽車,德國每50人才有一輛汽車,職工上下班都是騎腳踏車或乘公共汽車。希特勒下令要為普通人生產一種只賣990馬克的經濟型汽車。他親自過問由奧地利工程師波爾徹主持的設計工作。私營企業生產不出這么便宜的車,就由納粹組織的“勞工陣線”來負責,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宣告成立,隨後於1938年9月16日更名為“Volkswagenwerk GmbH”。1938年早些時候,在今天的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公司開始建廠,在當時是世界最大的,計畫年產150萬輛,用以生產由Ferdinand Porsche設計的新款車型,產量超過美國最大的福特汽車公司。

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產,進一步擴充了公司的產品線。憑藉豐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 Bus(即今天仍為許多人所熟悉的“VW Bully”)很快掀起了訂購熱潮。1956年,一個獨立的Transporter生產基地在漢諾瓦(Hanover)成立,同時埋下了今天大眾商用車品牌的種子。

1972年2月17日,大眾汽車公司打破汽車生產世界記錄。甲殼蟲以15,007,034輛的記錄,超越福特汽車公司Model T車型(即公眾所熟悉的Tin Lizzy)在1908-1927年所創下的傳奇記錄。1976年,首輛Golf GTI下線。該款車型以其110 bhp引擎掀起了一陣馬路鏇風,為又一個傳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1983年6月,第二代Golf的生產正式拉開序幕。該款車型在設計上非常適合於高度自動化的裝配流程,在特別建立的最後裝配車間(Hall 54),機器人首次套用於汽車製造中。

2002年8月,在Volkswagen Slovakia(布拉迪斯拉發),一款豪華越野車Touareg開始量產,標誌著大眾品牌正式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領域。

品牌標誌

大眾汽車公司(德文Volks Wagenwerk),意為大眾使用的汽車,汽車的標誌歷史曾發生過多次變化。今天的標誌中的VW為全稱中頭一個字母。標誌象是由三個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組成,表示大眾公司及其產品必勝-必勝-必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