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信用評級制

大眾信用評級制

大眾信用評級制是指2010年江蘇雎寧縣開發的一套徵信系統。該新政因將鬧訪等行為納入信用評級,一推出即遭質疑。輿論認為該信用評級系統,是給人劃分三六九等的“良民證”。將導致公權侵犯私權。

概述

大眾信用評級制大眾信用評級制

大眾信用評級,原本為滿足商業需求、為銀行借貸服務的個人信用制度。當由政府主導後,會出現一系列怪現狀:由於將鬧訪等行為納入信用評級,2010年,江蘇雎寧縣將此新政一推出即遭遇質疑。但在質疑後,該新政並未被廢置,而是從高調推進,轉為低調執行。

媒體和專家學者均質疑,認為睢寧大眾信用管理打分評級系統,是給人劃分三六九等的“良民證”;對於“獲得信用加分可優先低保評選等款項”,學者認為,低保是針對貧困人群的,信用加分跟貧困有何關係?

而且,用行政思維設定的獎懲無從落實;將上訪定義為信用缺失遭受強烈的社會反彈;信用數據封閉式運作無法服務於更多商業結構。

由來

睢寧縣徵信辦介紹參與個人信息收集的部門。睢寧縣徵信辦介紹參與個人信息收集的部門。

2007年之前的30年裡,睢寧換了17任縣委書記。2008年,睢寧時任縣委書記、被稱作個性官員的王天琦推行禁酒令,是全國首創,為此處理了18名幹部,先嚴管了官風。

2009年,睢寧縣嚴管民風先從治理公車、私家車闖紅燈開始。睢寧有“誰闖紅燈誰牛”的風氣,政府發動全社會“隨手拍”,將闖紅燈者拍下來,在電視台和報紙上公開刊播,“搞得很熱鬧。”
2010年1月1日,《睢寧縣大眾信用管理試行辦法》正式實施,“這套系統既管官風,也管民風。”睢寧縣的這套“大眾信用管理打分評級系統”,是當地政府花了80萬元開發的徵信系統,徵集本地14歲以上114萬居民的個人信用信息。而制訂方案的人都是本地專家。該縣成立了一個二十多人的起草小組,來自縣法制辦、公安局法院檢察院,縣紀委牽頭。

實施細則

這套系統的實施細則當時包括420項,每人基本分值被規定為1000分,包括商業服務信用信息150分、社會服務信用信息120分、社會信用特別信息200分,其中社會管理信用信息530分,包括制假售假、家庭道德、社會秩序、交通違法等,此外,鬧訪、纏訪也會被扣分。

除此之外,睢寧將居民信用分為A、B、C、D級,A為誠信、B為較誠信、C為誠信警示、D則是不誠信。

徵信方法

睢寧徵信方法,是將公安、工商、法院、銀行等部門違法違規信息收集一處,統一錄入徵信辦的信息平台。

根據睢寧縣徵信辦程衛東的說法,徵信辦除了從各部門收集居民違法違規信息外,各鄉鎮、村委也有逐級向徵信辦上報涉及扣減、加分情況的任務,“比如不贍養老人會被扣分,具體到每個居民,基層才最清楚情況。”

照程衛東的說法,以前,一個人在工商有違規記錄,但其他部門並不知道,信息匯集後,這個人的所有違規違法記錄都能在徵信辦查到,有助於更全面了解這個人。

發展狀況

睢寧縣徵信辦的展板上,宣傳類似貼小廣告,交通違法等行為將被扣信用分。睢寧縣徵信辦的展板上,宣傳類似貼小廣告,交通違法等行為將被扣信用分。

2010年3月,刊登在《今日睢寧》報上的那份《睢寧縣1-2月份大眾信用信息減分情況公布》上有被扣分者的戶籍地址。 2014年6月24日,新京報記者找到雙溝鎮三友村的李長遠,李因個人欠貸12次被扣360分,到了C級誠信警示級別。

李長遠一開始很緊張,得知是問信用的事,他瞬間鬆弛,想了半天說,好像知道這回事,“這些貸款是替我們村原來的村幹部王繼祥背的,他從銀行貸了款,數額太大,就找我幫著背。”

他說,2010年前後,銀行的人來找他催款時,鎮上的幹部跟他提過,再不還款會被扣分。

李長遠說,鎮裡和村委會知道他是替王繼祥背貸款,村里好幾個人都在替王繼祥背貸款。

得知自己真被扣了分,李長遠惱怒地說,扣分的事,沒人具體通知過他,他也不知道究竟被扣了多少分。

睢寧縣宣傳部副部長艾丹說,加減分的情況,徵信辦只是有選擇地通知一些居民,所以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被扣分、扣了多少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