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位於成都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公里,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大熊貓博物館內珍貴的資料、豐富的展品舉世無雙,是認識大熊貓、回歸大自然、觀光旅遊、休閒娛樂的極佳場所。四周翠竹蔥籠,綠樹成蔭,花香鳥語,空氣清新,山野風光和人工景觀巧妙融合。大熊貓、小熊貓、黑頸鶴等珍稀瀕危動物在這裡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館舍內、草坪上,大熊貓或臥或坐,或飲或嬉,或進或出,各得其所,令人陶醉。

基本信息

基地簡介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以造園手法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態環境,現占地560畝,綠化覆蓋率達96%,建設了適宜大熊貓及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生態環境。這裡常年圈養著20餘只大熊貓以及小熊貓黑頸鶴白鶴等珍稀動物。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建立的目的和任務就是通過人工繁育擴大大熊貓移地種群數量,經野化訓練和適應性過渡階段後,最終將其放歸大自然,以擴大和復壯野生種群,維持和提高該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從而達到延續該物種,讓其與人類共存之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成都市人民政府於1987年3月決定興建該基地,並得到中央及省、市各級領導、有關部門和海外許多有識之士的關心。在建設部、林業部和中國動物園協會的直接支持和指導下,經十餘年建設,現已完成占地36.5公頃的第一、二期工程。建成並逐步完善了研究中心、現代化產房和獸醫院,以造園手法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態環境,建成了大熊貓成體、亞成體及幼體飼養區,總面積34781.8M2,為大熊貓創造了良好的棲息條件。另外,還建成了大熊貓博物館及服務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研機構。基地建成了科研大樓、開放研究實驗室、獸醫院、獸舍和熊貓活動場、天鵝湖、大熊貓博物館、綜合服務部等基礎設施,形成竹木蒼翠,鳥語花香,集自然山野風光和優美人工景觀為一體,適宜大熊貓及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生態環境。至今基地共繁殖大熊貓32胎,產48仔,成活28仔;完成相關科研課題50多項,獲獎30多項;先後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500佳",以及"中華綠色科技金獎","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工程","四川省百佳綠化先進單位","四川省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等殊榮。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仿野生環境。

為了達到保護大熊貓物種,壯大其種群,最終將大熊貓放歸野外的目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第二、三期工程建設中,為大熊貓修建了仿野生的生態環境。

地理位置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地圖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地圖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於成都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公里,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現已成為國內開展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移地保護的主要基地之一。常年飼養有大熊貓、小熊貓、黑頸鶴、白鸛和白天鵝、黑天鵝、雁、鴛鴦孔雀等動物。在由68科300多種高等植物所構成的基地人工生態植被內棲息著野生鳥類29科90多種。現在的基地,翠竹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自然山野風光和優美人工景觀巧妙融合,各種珍稀瀕危動物在其中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

按國際上保護瀕危珍稀動物的成功經驗,大熊貓保護必須採取就地保護與移地保護結合進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建立的目的和任務就是通過人工繁育擴大大熊貓移地種群數量,經野化訓練和適應性過渡階段後,最終將其放歸大自然,以擴大和復壯野生種群,維持和提高該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從而達到延續該物種,讓其與人類共存之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成都市人民政府於1987年3月決定興建該基地,並得到中央及省、市各級領導、有關部門和海外許多有識之士的關心。在建設部、林業部和中國動物園協會的直接支持和指導下,經十餘年建設,現已完成占地36.5公頃的第一、二期工程。建成並逐步完善了研究中心、現代化產房和獸醫院,以造園手法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態環境,建成了大熊貓成體、亞成體及幼體飼養區,總面積34781.8M2,為大熊貓創造了良好的棲息條件。另外,還建成了大熊貓博物館及服務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

分布範圍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貓是人見人愛的珍稀動物,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標誌,亦是和平友好的象徵。成都所屬的崇州都江堰大邑彭州邛崍市縣等均有大熊貓出沒。我國80%以上的大熊貓分布在四川境內。

成都得天獨厚,因擁有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這一寶貴資源而名揚四海。眾多中外賓客,非常關注大熊貓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往往專程前往成都,一睹大熊貓風采。

成就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在人工繁育大熊貓方面,基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自1980年成都動物園在世界上首次採用冷凍精液繁殖成活大熊貓以來,在僅有的原6隻大熊貓基礎上,截至2000年3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及成都動物園共繁殖成活大熊貓36胎,產56仔,成活半歲以上的達32仔,現存28仔。被譽為"英雄母親"的大熊貓"美美",創造了人工繁育大熊貓產仔9胎11仔,成活7仔的奇蹟,其女兒"慶慶" 又打破她母親創造的繁育紀錄,產仔6胎10仔,成活10仔,被傳為佳話。更可喜的是,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第三代大熊貓目前也已在基地繁育成活。 為進一步開展科普教育,提高公眾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基地於1993年建立了大熊貓博物館,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的專題博物館,目前已建成了大熊貓館、蝴蝶館及脊椎動物館三大相對獨立又有聯繫的展館,同時還有較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館內共展出各類珍貴的圖照資料800多幅,展示主要采自四川的各類標本實物2140多種,12450多件(只)。其中獸類標本100多種、鳥類標本300多種、兩棲和爬行類標本240多種、魚類標本230多種、蝴蝶及其它昆蟲1100多種,化石及模型標本100多種和古今中外文獻專著80多件。此外,還館藏標本上萬件(只),館藏各類文獻資料數千冊(篇)。形成了以人類對大熊貓的認識研究、保護拯救和飼養繁育為主題,展示、宣傳和保護大自然生物多樣性的綜合性博物館。

基地動態

大熊貓龍鳳胎大熊貓龍鳳胎

2010年8月6日,基地名為“奇珍”的大熊貓誕下了今年成都首對大熊貓龍鳳胎。

據悉,2010年2月27日,年滿11歲的“奇珍”和大熊貓“琳琳”自由戀愛成功,順利步入“洞房”完成了自然交配。從7月16日開始,“奇珍”出現了大熊貓“孕婦”特有的減食現象,只偶爾採食少量的窩頭和竹子。8月6日早晨,“奇珍”在獸舍里來回走動,表現得異常煩躁,之後,經過多次努責也沒有破水。和其他大熊貓不一樣,下午1:06,在羊水破後僅一分鐘,“奇珍”就娩出了第一隻雌性大熊貓寶寶,初生體重為153克;第二隻幼仔的分娩過程也非常順利,3:45,在破羊水後五分鐘便產下了體重為149克的雄性寶寶。

也許是遺傳的緣故,“奇珍”的母親“梅梅” 是一隻有著雙胞胎產仔經歷的並且有著獨立哺育雙胞胎成活經驗的“英雄母親”,而“奇珍”就繼承了母親“梅梅”母性特別好的特點,她在懷裡抱著大仔的情況下,還嫻熟地銜起了小仔,又緊緊地把小仔抱在了懷裡,顯得成熟老道。目前,“奇珍”母子平安,健康狀況良好。

基地火災

熊貓基地三期工程工地堆放的廢棄竹子起火,兩小時被撲滅,無傷亡熊貓基地三期工程工地堆放的廢棄竹子起火,兩小時被撲滅,無傷亡

2010年08月06日晚上8點過,成都熊貓基地附近,紅光照亮了半邊天,7000多平方米的廢棄竹子全部起火。3支消防隊,經過兩小時奮戰,終於在晚上10點過控制住火勢。現場暫未發現人員傷亡,原因尚未查明。

交通指南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1.新南門客運(旅遊集散)中心乘坐旅遊公交專線902路直達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2.乘坐1、45、63、69、70、71、83、82、49、60路公交到青龍場汽車中心站,再轉公交107路或532路即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3.市中心選擇乘計程車前往熊貓基地遊覽,車費大概在30元左右。

門票

開園時間:早上8:00-下午18:00,全年開放。

門票價格:

每人次58元

1、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購半票:29元/人(請出示戶口簿、居民身份證或學生證;香港、澳門、台灣等入境游青少年憑《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學生證件等有效身份證明);

2、60周歲(含60周歲)至70周歲(不含70周歲)老年人購半票:29元/人(請出示老年優待證);

3、中小學生團體票:29元/人(請出示學校介紹信);

4、成人團體票:53元/人(請出示單位介紹信)。

免票政策:

1、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不足1.3M的兒童免票入園;

2、70周歲(含70周歲)以上老年人、離休人員、老紅軍、殘疾人、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和本人身份證免票入園(一級殘疾可免陪護一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