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的未來

大熊貓的未來前景
大熊貓的發展,從已經發現的化石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始發期,成長期,鼎盛期,現在已開始進入衰敗期。目前正以極為稀少的數量,僥倖存世的局面而引起人們的深切憂慮和關注,對它未來的命運也就牽動著億萬人們的心弦。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中國政府和人民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科學團體和科學家們都在積極地投入對大熊貓的保護和科學研究工作,以探索出科學有效的方法,開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貓能擺脫瀕危的境地,得以永續繁衍,與人類共存。經過多年的努力,大熊貓的保護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大熊貓種群數量下降的趨勢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保護區的種群數量還略有增長。大熊貓種群生態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種群生殖率大於1,就意味著種群將續緩慢地發展的結論,這將激勵人們以更大的努力,從各個方面去推動這個良性的進程。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工程的實施,對大熊貓野生種群的延續,即可發揮重大作用。大熊貓異地保護工程,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進展,飼養繁殖大熊貓的成活率已有顯著的提高,由以前平均成活率的31.82%,提高到1988年以後平均成活率的67.74%,這就證明現有人工飼養的大熊貓種群是能夠得到維持和發展的。大熊貓異地保護工程的實施,還可有力的推動人工飼養種群數量的增長。從全局看,中國的大熊貓就地保護工作和異地保護工作都正在扎紮實實地向深度和廣度進軍,作為保護大熊貓的系統工程,正在逐步形成其綜合性,科學性和連續性。人們保護大熊貓和生態環境的意識也在不斷深入和普及。這一切都在加強我們保護大熊貓的信心和決心,推動保護大熊貓事業的發展。只要我們不懈地努力,運用人類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去保護大熊貓,大熊貓的未來前景應該說是光明的,是大有希望的。

大熊貓的保護

中國政府早已意識到大熊貓處境的嚴峻,所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大熊貓進行保護。
1.通過立法對大熊貓進行保護
在立法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先後制定了保護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的多種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中規定,“國家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大熊貓列為“一類保護動物”,而且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作了詳細的規定。《森林法》和《環境保護法》也有明確規定。為了有效的打擊和制裁不法分子獵殺和走私大熊貓的違法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87年通過的刑法補充案進一步強調,對走私,捕殺大熊貓的違法行徑要進行嚴厲的懲罰,“將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並處罰款和沒收財產,情節嚴重的可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並沒收全部財產”。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為保護大熊貓等珍稀動物提供法律依據,對大熊貓的保護髮揮了重要的作用。
2.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進行保護。
中國政府自1963年以來,在秦嶺,岷山,大相嶺,小相嶺等6大山系,先後建立了14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對大熊貓密集的地區和棲息地實施有效的保護。在保護區內,堅持常年巡邏檢查,搶救生病和挨餓的大熊貓,制止和懲處危害大熊貓的犯罪行為。同時進行治山治水,恢復植被,防治各種自然災害,減少人類活動對大熊貓野外生息的干擾,為大熊貓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大熊貓是面臨瀕危的珍貴稀有動物

大熊貓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而能夠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是,由於受歷史發展因素的不利影響,使它目前已處於一種瀕危狀態。在各種不利因素中,其內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則是棲息環境受到破壞,形成互不聯繫的孤島狀分布,導致種群分割,近親繁殖,物種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開花死亡,人為的捕捉獵殺,天敵危害,疾病困擾。這就構成了對大熊貓生存的嚴重威脅,使其面臨瀕危的境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