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烏江鎮

大烏江鎮

貴州餘慶縣大烏江鎮利用遠程教育為農民送技術 大烏江鎮山高地遠,信息閉塞,該鎮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網路的功能,解決農民民眾“想發展、無技術”的難題。2003年以來,共投入10多萬元在9個村及3所農村中國小建成遠程教育站11個。為促使農民民眾掌握1至2門種植養殖實用技術,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該鎮成立了信息收集和信息宣傳工作組,先後開發了7個增收致富項目,製成400多套光碟,分期在各村播出。遠光村運用遠程教育設施,在站點定時舉辦優質烤菸制種技術培訓班,使大部分農民掌握了制種技術。村民們高興地說:“滑鼠輕輕一點,我們受益匪淺。”涼風村村民趙炳貴是種煙大戶,曾由於缺乏種植烘烤技術,烤菸收入差。村里安裝了遠程網路設備後,他通過熱線點播學習了烤菸種植、烘烤等技術,同樣的種煙面積,收入卻增加了7000多元,利潤比往年增加了30%。他說:“是遠程教育給了我致富的‘金鑰匙’!”通過遠程教育,大烏江鎮黨員、幹部、民眾接受到新知識,使他們的觀念及時得到更新。近3年來,全鎮先後組織黨員幹部民眾.......

基本信息

簡介

全鎮人口3.4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33萬人,全鎮有國小23間,中學3間,在校學生4730餘人,其中中學生1450餘人,每年向上級各類學校輸送人才20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度左右。有3.5萬人民生活在這片開明、開放、開拓的熱土上。交通以水路和陸路運輸為主,貴州省最大的河流——烏江橫貫鎮境。其境內有紅軍長征紀念園、老林河、構皮灘電站等旅遊資源,飛龍湖旅遊區的入口引導區和核心服務區等項目也將該鎮實施。
鎮政府所在地在S204省道與烏江航道交匯處,處於大烏江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心,距貴州西電東送標性
大烏江鎮
工程——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的構皮濰電站壩址8公里,距思南港104公里,距重慶涪陵443公里,與貴遵、貴新高等級公路和川黔、黔桂、水株鐵路相距均在120公里左右,水陸交通方便。
通過多方投資,高標準規劃,高品味建設,已建成集鎮北岸三條橫行街道及其辦公、賓館、安居、衛生、綠化等配套設施。集鎮建有程控交換機站、移動通訊基站、35千伏變電站
下轄村:
銀壩村、遠光村、箐口村、烏江村、紅渡村、關塘村、新場村、涼風村、馬龍村

經濟建設

大烏江鎮地跨烏江南北。全鎮252平方公里,人口3.5萬。域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主要盛產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烤菸、花生、辣椒、苦丁茶等經濟作物。有鐵礦石灰
大烏江鎮
重金石等資源,有年產20萬噸以上的涼風水泥廠,涼風建成材一條街,有大烏江鎮龍井泡辣椒廠等一批享譽縣內外的鄉鎮企業。
該鎮面臨構皮灘電站建設千載良機,今後的發展思路:一是開發大烏江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啟動水上運輸,大力發展旅遊及第三產業。二是對接構皮灘電站建設,抓好構皮灘電站流通載體和服務載體建設,確保電站建設後勤需要。三是打好城鎮建設基礎,擬建大烏江鎮完全中學、農貿綜合市場、停車場、住宅小區、自來水廠、森林公園、紅軍搶渡烏江紀念園等,使城鎮必備的服務功能完善到位。
大烏江鎮扼烏江航道和省道、湄黃公路要道,是烏江航運的龍頭,東距思南港104公里,西距國家重點工程——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的構皮灘電部8公里,南至兩條省道(湄黃、久銅)的交匯點龍溪鎮約17公里,與省內遵義、都勻凱里等中心城市和貴兩條高等級公路、川黔、湘黔、黔桂三條鐵路和正在建設的水珠鐵路複線距離均在120公里左右,緊靠資源富集的黔中產力帶。

旅遊資源

大烏江鎮屬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風景名勝之一,旅遊資源豐富。大烏江鎮是水陸交通樞紐,300噸泊位的貨運碼頭在鎮政府所在地。礦產豐富,有煤、重晶石、硫鐵礦、高品位
大烏江鎮
的碳岩等地下資源。300萬千瓦的構皮灘電站在大烏江境內,投資環境良好。這裡有一支開拓進取、作風深入的幹部隊伍。這裡有3.5萬各族勤勞勇敢的人民。受烏江峽谷的氣候影響,適宜於開發生態農業,特別是適合苦丁茶、水果等綠色產業。年產8萬噸的水泥廠在該鎮的涼風工業區。
北岸緊靠鎮政府所在地,沿江有黑桃坪示範點,關塘小康型示範點和沙灣旅遊型示範點、紅軍紀念園、烏江水上觀景為一線,形成旅遊觀光型示範帶。以沙灣旅遊型示範點中心,紅軍紀念園和烏江水上景點結合,集旅遊、娛樂、住宿、歷史教育為一體,各具特色。沙灣示範點在烏江北岸,離省道S204線兩公里處,柏油硬化路面直通該組,這旅遊示範點現已初具規模,青石板聯戶路通至各農戶家中,並延至烏江江邊,農房改裝工程由政府統一規劃,民眾投資投勞已基本完成,“農家樂”餐飲業已經啟動。
南岸後坪、風吹壩形成小康型示範帶,在省道S204線涼風段兩側,是鎮政府2003年示範帶建設的重點規劃之一,現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可望在近兩年內創建成為縣內一流的示範帶。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旅遊局聯合公布第一批105個“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示範名單”,餘慶縣大烏江鎮榜上有名。 
據了解,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旅遊局組織開展的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申報工作從2009年1月開始,根據當地村鎮特色景觀和旅遊發展的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擇優申報、重在引導、穩步推進的原則,景觀特色明顯、旅遊資源豐富並已形成一定旅遊規模、人居環境較好的建制鎮、集鎮、村莊才有條件參加申報。經過省級推薦和全國綜合考核兩個階段。這次公布的第一批105個“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示範名單”,是從各省(區、市)推薦的400多個申報鎮(村)中,經過專家組認真評選,篩選出來的貴州省餘慶縣大烏江鎮松桃縣寨英古鎮入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