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驚魂之決戰昆陽

大漢驚魂之決戰昆陽

昆陽大戰,是中國新朝於西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時發生的一場內戰戰役。以綠林軍為主體的劉玄軍,在昆陽(今河南省葉縣)大破新朝王莽40餘萬主力部隊。昆陽大戰消滅了王莽的主力的訊息,鼓舞了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回響漢軍。不久,漢軍攻進長安城,城裡的居民紛紛回響,放火燒掉未央宮的大門,並在漸台殺死了王莽,結束了王莽十五年的統治政權。

作品簡介

孰不依 著 (連載中)
春秋時期,九州烽煙四起。靈山之巔,釋迦牟尼佛深感憂慮。觀音尊者悟透佛祖心思,遂向佛祖請命前往東土。
觀音尊者不知玉帝一時疏忽逆轉了天運,提早數百年來到人間。秦末,錯助赤帝之子劉季開創大漢基業。舜帝後裔轉生的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白帝之子被斬蛇劍無辜誅殺,白帝之妻鬼母痛恨不已。鬼母在崆峒山玄鶴洞洞主西門君惠的協助下,籠絡奇人異士設立“九重門”,與天庭抗衡。為增加勝算,九重門從幽冥界救出戰敗自殺的西楚霸王項羽,雙方憤而聯手,篡漢自立。
釋迦牟尼佛為阻止九重門禍亂天下,只好再讓地藏王轉世。玉帝酒醉誤事,導致天下紛紛,無法置身事外,不得不盡遣二十八宿下界,拱衛轉世的地藏王。
以觀音尊者、地藏王、金蟬子、太極玄毅真人張良為一方;鬼母、西門君惠、項羽、血魔哀章為另一方,兩大集團醞釀了一場爭奪天下的決戰。
這場對決就爆發在昆陽。

作者介紹

孰不依者,蜀布衣也。投筆從戎二十餘載,顛沛流離,恨無所成,遂解甲西歸,輾轉寓居中原。好鑽故紙堆,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遊歷昆陽,感慨往事,欲為昆陽之戰立傳。唯恐畫虎不成反類犬,惴惴然,如之奈何。

作品概述

更始帝劉玄即位後,派王鳳、王常、劉秀進攻昆陽(今河南葉縣)。他們很快地打下昆陽,接著又打下了臨近的郾城(今河南郾城縣)和定陵(今河南郾城縣西北)。
王莽聽到起義軍立劉玄為皇帝,已經坐立不安,如今連失了幾座城池,更是著急,立即派大將王尋、王邑率領兵馬四十三萬人,從洛陽出發,直奔昆陽。駐守在昆陽的漢軍只有八九千人,明顯力量對比懸殊。劉秀帶著十二個勇士,騎著快馬,趁黑夜衝殺出昆陽城南門突圍成功。劉秀到了定陵,最終說服定陵和郾城的友軍全部帶領到昆陽前線。劉秀帶著三千名敢死隊,向王莽軍的中堅部隊衝殺過去,並殺死了王尋。昆陽城裡的漢軍王鳳、王常也帶兵衝出城外,形成兩面夾攻之勢,結果王莽軍大敗,當王莽軍大將王邑逃回洛陽的時候,四十三萬大軍只剩下幾千人。

圖書目錄

前傳:
第一章 禍起蕭牆
第二章 觀音東渡
第三章 水月庵
第四章 菩提心
第五章 郢縣祭母
第六章 二龍奪珠
第七章 龍淵鑄劍
第八章 大澤斬蛇
第九章 瑤池乞藥
第十章 伏靈救子
第十一章 天鼓鳴冤
第十二章 霸王別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