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西北界與俄羅斯國交址地里圖

R.);西邊的塔拉斯河(Tarras Mts.)、圖爾根河(Turgen R.)、廓克�河(Kuke-usu

本圖即依據「塔城界約」內容所繪製之中俄分界圖,此圖應當不是中俄兩國簽訂的正式的分界圖,因為參與談判的兩國代表明誼及札哈洛夫(Ivan Zakharov)、巴布科夫(Ivan Babkov)等人並未在圖上籤名畫押;應是當時清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依據原圖另行繪製的分界圖。此圖繪製精美詳細,從東北邊的沙賓達巴哈往西南方向至蔥嶺(帕米爾高原)止,繪出一條紅色的分界線。
同治三年九月(1864年10月),清廷所派勘辦西北界大臣明誼與俄國談判代表札哈洛夫等人於塔爾巴哈台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塔城界約),本圖即是依據此約第一、二、三款約文所繪兩國從沙賓達巴哈至蔥嶺的分界圖。
圖上清楚顯示,在伊犁以西地方,從北邊的巴爾喀什湖至吹(楚)河(Chu R.);西邊的塔拉斯河(Tarras R.)順河沿山而下至那林河(Naryn R.)往東至該河發源處天山止,這塊原為大清國領地之廣闊區域均歸俄屬。大清國的邊界線被迫向東退至阿拉套嶺(Alatau Mts.)、匡果羅鄂博山(Konggor Obo Mts.)、圖爾根河(Turgen R.)、伊犁河之齊欽卡倫(ILI Birai Tsikin)、伊犁河(Ili R.)南之春濟卡倫(Ch'un-tzu)至特穆爾里克嶺(Temurlik Mts.)喀喇套山(Karatau Mts.)順天山正脊一線。失去了原屬大清國的巴爾喀什湖、列普興河(Lepsy R.)、阿克�河(Aksu R.)、廓克�河(Kuke-usu R.,亦稱庫克烏�河)、哈拉塔勒河(Kharatala R.)、齊欽卡倫以西之伊犁河中下游、吹河、塔拉斯河、那林河上游地區及特穆圖淖爾等地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