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五朝會典(全二十四冊)

《康熙會典》仿明會典的修訂,採取以官統事、以事隸官的編纂體例。 《康熙會典》採取以典為綱、以則例為用原則,將典例分別編纂的新體例。 與《清會典》相輔而行的,還有《清會典則例》或《清會典事例》和《清會典圖》。

內容介紹

《大清五朝會典》是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光緒五個朝代所修會典的總稱,其目的是為了規範行政活動,提高行政職能。《康熙會典》仿明會典的修訂,採取以官統事、以事隸官的編纂體例。它按中央行政機關分卷,每個行政機關下,具體規定該機關的執掌、職官設定、處理事務的程式方法,構成了會典的正文。在正文之下又附有與機關相關的規則,作為正文的補充。《康熙會典》採取以典為綱、以則例為用原則,將典例分別編纂的新體例。《大清五朝會典》詳細記述了清代從開國到清末的行政法規和各種事例,反映了封建行政體制的高度完備。《會典》五朝首尾相連,內容詳實繁複,體例嚴謹,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最為完備的行政法典。與《清會典》相輔而行的,還有《清會典則例》或《清會典事例》和《清會典圖》。《清會典則例》或《清會典事例》具體敘述清歷朝官制的沿革損益和遞迭嬗變的詳細情況;《情會典圖》則是對於壇廟、禮器、樂器、儀仗、冠服、武備、天文、輿地、刑具等等的附圖說明。全書涉及清朝300年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法令、民族、宗教等各個方面,為我們研究清代的政治制度和典章故事提供了全面地、系統而較詳備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