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洞1號飛彈

大浦洞1號飛彈

大浦洞1號飛彈(대포동 1호,Taepodong-1),朝鮮稱白頭山1號飛彈(백두산 1호)是朝鮮研製的中近程彈道飛彈,射程為2500公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用國:朝鮮

“大浦洞一號”發射情形 大浦洞一號”發射情形

關聯國家:伊朗、巴基斯坦

又名:Moksong1號,Pekdosan1號

級別:中程彈道飛彈

部署方式:地表部署

彈長:27米

直徑:1.36米

發射重量:21700千克

有效載荷:單彈頭

彈頭情況:750千克,高爆彈頭、化學彈頭、生物武器核彈

推進方式:單級液態

射程:2000公里

情況:服役中

服役時間:1998年

概述

“大浦洞一號”彈道飛彈是中程、液體動力、單彈頭飛彈。“大浦洞一號”共三級,也可用作衛星運載火箭,被稱為“大浦洞SLV”。“大浦洞一號”可攜帶核彈頭,最大射程是2000公里。“大浦洞一號”由美國最早在朝鮮大浦洞地區發現,因此命名為“大浦洞”,朝鮮國內的命名不得而知。

“大浦洞一號”是朝鮮為提高其遠程飛彈發射能力所作的初步嘗試,只能攜帶中當量的核彈頭。“大浦洞一號”主要是為了阻止第三國介入朝鮮和韓國的衝突,也是朝鮮勒索西方富裕國家的砝碼,“大浦洞一號”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建造一個可以真正威脅美國的飛彈,即“大浦洞2號”。

外界認為,“大浦洞一號”使用了“勞動”飛彈作為第一級,“飛毛腿B”和“飛毛腿C”為第二級。“大浦洞一號”的圓機率誤差為3公里,但是飛彈的引導增值系統得到很大提高。

“大浦洞一號”1990年開始研製,1998年第一次試射,現已達到軍用級別。大約20枚“大浦洞一號”已經組裝完備,開始服役,準確數目尚不清楚。2006年7月,有報導稱朝鮮已經有25到30枚“大浦洞一號”備用,但是因為朝鮮不斷建造引誘彈,準確數目無法估計。伊朗巴基斯坦人參加了“大浦洞一號”的第一次試射,因此,伊朗和巴基斯坦未來的飛彈可能整合“大浦洞一號”的技術。

由來

1998年8月31日,朝鮮宣布成功發射了“光明星1號”衛星,不過其他國家都沒有探測到這顆衛星。根據美國的觀測和事後分析,朝鮮火箭第一級落入日本海,第二級落入日本以東的太平洋,第一級和第二級燃燒和分離都很順利,此時火箭已經飛行了1646千米,但第三級發動機出現故障導致衛星未能入軌。這次發射飛越了日本列島上空,在日本媒體的刻意渲染下引起了不小恐慌,使日本公眾開始支持發展飛彈防禦系統。
 美國情治單位認為朝鮮實際上是以衛星發射為理由測試新型彈道飛彈,並根據火箭發射地將其命名為“大浦洞1”(Taepodong-1/TD-1)飛彈。

朝鮮裝備的彈道飛彈

朝鮮雖然是一個小國,但自二戰後獨立以來一直儘量堅持獨立自主的國策,努力排除外國對其內政的影響,所以朝鮮很早就開展核武器彈道飛彈的研究。朝鮮的核武器研製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而彈道飛彈的研製也可以上溯到20世紀60年代,不過由於國力有限和技術基礎較差其發展進度並不快。
飛彈名稱 射程(公里) 彈頭重量(公斤) 服役時間
飛毛腿飛彈(前蘇聯) 300 1000 1981年
Hwasong-5彈道飛彈 300-340 1000 1986年
Hwasong-6彈道飛彈 500 700-800 1992年
Hwasong-7彈道飛彈 300 500 1994年
勞動彈道飛彈 800-1000 800-1000 1997年
大浦洞1號飛彈 1500-2000 700-1000 2000年
大浦洞2號飛彈 2000-3000 700-1000 2004年
KN-02彈道飛彈 100-120 未知 2007年
舞水端中程彈道飛彈 3000 500-700 未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