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微塵

大氣微塵,氣溶膠主要成分之一,由半徑為1~100微米的固體微粒組成,懸浮於大氣中。大氣中的微塵有天然的和人為的兩種,前者主要是火山灰、乾燥土塵、海水濺沫蒸發後的鹽晶、森林火災的煙塵、微隕石等;後者主要是工廠排放物和核試驗的放射性微塵等,有些室內的微塵,還含有纖維、毛髮和木屑等。這些微塵的消除,除依靠重力沉降外,主要靠大氣的降水。

大氣微塵

正文

微塵可以作為水滴和冰晶的凝結核,若無微塵存在,則只有當空氣的相對濕度超過百分之一百(呈過飽和狀態)時,才有水汽凝結。微塵的性質不同,可分為兩類:①吸濕性核,為可溶性微粒,能在過飽和或接近飽和時,使空氣中的水汽以它為核心凝成水滴;②凝華核,為不溶性微粒,可使水汽沉積在它的表面直接轉化成冰(見大氣凝結核大氣冰核)。
空氣對微塵的摩擦阻力與微塵半徑的平方成正比,而重力作用正比於微塵半徑的立方,所以很小的微塵可以在空中滯留幾年,並隨大氣的運動而擴散。半徑大於4微米的微塵,重力的作用已能明顯地克服空氣的摩擦阻力,在大氣中的滯留時間很短。
大氣中微塵的濃度隨高度而變化,也因地理條件和氣象條件不同而異。微塵數密度隨粒徑分布的不同變化也很大,粒徑越小,數量越多。
小於5微米的微塵,能夠進入人體肺泡之中,積聚成疾,如矽肺等。大於5微米的微塵,一般不會進入肺部,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小。如果吸入超劑量的放射性微塵,將損害人的健康。此外,塵暴會除去地表的肥沃土壤而降低農田的生產力。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