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莊中學

大新莊中學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始建於1968年,是一所鄉鎮初級中學。學校有18個教學班,學生1224人,教職工73人,其中有中學高級教師11名,中學一級教師3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學校經過多年的發展,教學環境得到改善,基礎設施齊全。學校把“依法管理,和諧發展”作為追求的目標。學校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在學生“成長、成人、成才”上狠下功夫,德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區前列,2004年,承擔了全區德育工作現場會,在區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大新莊鎮中學是一所鄉鎮初級中學。學校有18個教學班,學生1224人,教職工73人,其中有中學高級教師11名,中學一級教師3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大新莊鎮中學始建於1968年2月,座落於大新莊二村東北角,占地40畝。建校之初,學校僅有幾排簡陋的瓦房,教師有二、三十人,大多是民辦教師,學生有三至五百人。1976年7月大地震,學校損失慘重,校舍全部震毀,儀器設備所剩無幾,部分教師傷亡。震後政府對學校恢復建設,經過全體師生的艱苦努力,是年冬,學生都能入住簡易房教室上課。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學校增容擴建,重新布局,低矮陳舊的簡易房逐漸改建成寬敞明亮的瓦房和平房,教學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儀器設備重新裝配,九十年代初,該校被評為丰南縣一類學校,唐山市電化教學示範學校。新世紀初,隨著入學高峰的來臨,政府與時俱進,改擴建鎮中再次提上各級領導的議事日程。經多方籌措資金,總造價500餘萬元的教學樓、科技樓投入用。

2004年秋,該校以迎河北省“普九”複查為契機,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用於裝備6個理、化、生實驗室的費用達30萬元,2004年10月該校獲“普九先進校”稱號。2006年春季,丰南區實驗室“三優評估”該校作為樣板學校向全區推廣。其次,該校重視環境育人,大搞校園文化建設,投資15萬元購置櫥窗,栽種花草,添置音體美設備。目前,該校擁有2個微機室(微機64台),1個圖書室(藏書4萬餘冊)、1個遠程教室,校園網路初步建成。這些設備都已達到河北省一類標準。震後至今,該校湧現出一批省市縣級優秀教師,他們是張樹生、李艷春張天和、盧翠艷、李汝啟等。他們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成績突出。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教師75名,學生1300名,教學班18個。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教師隊伍中有中學高級教師11名,中學一級教師55名。四十歲以下教師都參加本科學歷教育,全員教師都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全體教師立足本職崗位,鑽研教育、教學業務,從理論到實踐不斷探索。在優質課、論文、教案評比,體藝展示活動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如孫建永老師參與編寫的《記敘文讀寫》一書,由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盧翠艷老師的《七根火柴》獲唐山市優質課;孟桂蘭老師的《用鮮魚來宴客》獲省論文獎;李艷玲老師的《確定一次函式的解析式》獲唐山市優秀教案獎;先後有朱印鵬、孫建永、王淑芳、孟祥豐、朱麗華、鄭學增、王鳳芝、孫東寶、孟欣、孟玉玲、孟艷君、杜衛峰等教師被命名為縣(區)級骨幹教師。2006年全區中國小田徑運動會,該校獲國中乙組第五名;1991、1995、2006年獲區中小學生籃球賽冠軍。

學校一向注重教研教改,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先後承擔唐山市語文整體教學改革實驗,實驗期間,18位學生習作在省級刊物《聽說讀寫》、《百校作文精選》發表,中考語文成績連續三年居縣前三名。1992年召開的丰南縣語文教學研究會年會上,學校語文組報送的6篇教學論文全部獲獎,教研組長孫建永被選為縣中語會副理事長,1992-1993年學校語文教研組被評為縣級優秀教研組,經驗材料在縣教育工作會議上交流。九十年代末,又進行了省級“JIP實驗研究”,多年來堅持不懈,成果豐碩。近4年來,該校中考成績在農村中學中連續名列前茅。

該校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勤奮務實。把“依法管理,和諧發展”作為追求的目標。學校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在學生“成長、成人、成才”上狠下功夫,德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區前列,2004年,承擔了全區德育工作現場會,在區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