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電器開發部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

河南理工大學大學生電器開發部始建於1984年 ,從建立至今已有34年歷史,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了以電器維修、科技製作、產品開發與設計為特色集專業學術研究性、設計創新性、社會服務性於一體的學生社團。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擁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完善的分工協作體系和獨有的人才培養系統。開展的活動不僅使成員達到了學習電子動手實踐的目的,同時也豐富了師生們的日常生活,做到了有研究,有實踐。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會定期舉行內部培訓,培訓有關電子電路及單片機等內容的基礎知識,我們還會對同學們的培訓成果進行檢查,督促同學們更好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發部還會不定期舉行科技比賽,這些比賽針對曾經在學習過的知識和技能設計題目,以其提高參賽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在內部培訓、科技比賽、或者在其他方面表現優秀的同學,有機會在河南理工大學一號實驗樓1417創新實驗室學進一步學習。

社團圖示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

“開發”二字的首字母組成了大學生電器開發部會徽的整體結構。

圓環代表著我們的思維和視野,它需要是完善的、全面的,不能坐井觀天一葉障目;
字母K支撐起整個圓環,提醒我們知識的力量,用知識擴展自己的眼界;
字母F字尾跳出圓圈,鼓勵我們逃出思維的桎梏,獲得寬廣的視野;
會徽底部的雙手承載起創新,開發的重擔,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努力拚搏。

社團口號

以技術服務社會,用創新提升自我。

組織機構

電器開發部在遵守河南理工大學的各項政策法規及社團聯合會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校團委領導及社團聯合會指導的原則下,秉承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工作理念,始終以服務大眾,回報社會為宗旨,在以“新”為本, 彰顯特色求創新,以“人”為本,薈萃精英求發展的組織精神下,設立電器開發部部長一名,副部長四名作為主席團;下設辦公室、文宣組、開發組、維修組、網路組、財務組6個部門,各組設副組長(副主任)四名。部長,副部長及各部門的職責要求如下   :

部長

總體上制定電器開發部的工作方針,把握電器開發部的發展方向,監督各個副部的工作,定期聽取副部的工作報告,並對其工作不足之處予以指正,同時負責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

副部長

一名副部主要負責管理1417創新實驗室內務及日常工作,一名副部主要負責管理社聯以及各種文檔工作,一名副部主抓技術,負責管理社團培訓以及各種電子科技比賽的命題與考核,一名副部則負責管理義務維修等各項活動的開展與進行。

辦公室

負責辦公室的日常事務管理,電器開發部及各組檔案、材料、會議記錄、工作計畫等文字的整理、記錄、存檔;書寫項目方案、活動策劃書,總體負責活動的組織事宜,根據項目和活動的進展需要在各組中進行人員調度,並對項目的運行情況及活動的進展情況進行一定的文字總結;元器件管理、值班安排,協助財務組完成部內報賬工作;根據各組工作進展的需要協調各組之間的工作。進行對外項目的拉取及洽談;對外聯繫其它社團進行聯誼活動;對外拉取一定的贊助以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文宣組

負責新成員能力及興趣培養,並對部內成員定期進行思想教育;對部內人員值班,例會、集體培訓及其它相關活動的人員到場情況進行考勤,並定期統計部內各學員的表現情況,按相應的規章制度對其進行表揚或處罰;根據各組上交的工作計畫,對各組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初步審核,並將審核結果及相應的處分、表揚建議上交主席團。

開發組

負責部內各種項目的具體製作及相關論文的整理;配合辦公室就項目製作及論文整理的進展情況以文字形式進行整理總結。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和加強部內人員的創新意識;根據電器開發部的發展現狀及前景收集新創意,開闊新思路;為電器開發部提供新項目的同時,正確引導技術的發展方向,提供最佳培訓方案。

維修組

負責電器維修,與相應部門合作完成義務維修活動;注重加強學員對知識的轉化套用能力和動手能力。以提高學員對常見電器的認識和維修能力;

網路組

負責開發部QQ群的組建及管理,網站的維護及內容更新,部內新聞的對外發布,活動的網上宣傳,學習資料的上傳等。

財務組

負責日常財務管理,元器件買賣,資金調動及分配,活動資金的申請等。

監督委員會

在組織機構以外。大學生電器開發部還設立一個監督委員會,內設:委員長一名,委員若干,理事若干。整個委員會與組織機構互不隸屬,為同級。委員會不負責整個社團運行的行政任務。其主要職責是監督組織機構各個成員是否履行其所在職位的職責。如組織機構成員是對其負責的大一幹事在培訓上起到監督作用。下面將委員會任務列寫:

1、監督組織機構是否認真履行職責;

2、監督實驗室成員是否認真從事科技學習與項目開發;

3、審核實驗室成員上報的項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以及是否具有開發價值;

4、其它監督性質的工作。

電開社區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

為了促進電器開發部的成員們更好的進行技術交流,並且擁抱網際網路時代的潮流。我們歷屆電器開發部的組織機構都試圖建立一個線上技術交流社區。早在2010年即建立了屬於大學生電器開發部的網路社區。然而由於電器開發部當時資金問題一直難以維持。至2015年6月,由12級電器開發部成員努力,最新版的大學生電器開發部網路技術交流社區正式上線。(右側為社區logo)。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建立電開社區的目的是一是增進大學生電器開發部成員間的感情,二是為了促進大學生電器開發部成員內部以及對外技術交流。

社團活動

·學生培訓

社團成員內部培訓 社團成員內部培訓

電器開發部內部會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包括 焊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C語言、單片機等內容,這些內容也是以後學習生活中可能需要學習的內容。提前學習這些內容既可以為以後的學習做鋪墊,又能為以後參加各式各樣的科技競賽奠定基礎。

義務維修活動

義務維修 義務維修

電器開發部義務維修活動源於1984年。家用電器設備在家庭中普遍使用,一般家庭又多有不能正常工作的家用電器,又由於各種原因不便修理而無法正常使用,而這些電器設備經過維修多 可以繼續使用,如果這些電器被廢棄就增加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增加了家庭的經濟支出。經過維修,可以增加電器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了資源,減輕了一些普通家庭的負擔。

我部意識到這個情況,同時為積極回響院校領導關於提升在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號召,為豐富大學生課餘多彩生活,並加強同學之間團結合作、服務社會的能力,同時鍛鍊我部會員實踐動手能力,展示理工大電器開發部的風采,我部舉辦了義務維修活動,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受此鼓勵,我部以此為開端,開展了一系列的義務維修活動,經過多年的嘗試、積累,已經發展成了義務維修系列活動。並已成為我部的精品活動和品牌活動,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不僅達到了服務社會的目的,更為學生將理論知識套用於實踐提供了一個寬闊的舞台。

活動介紹

作為我們社團的品牌活動,義務維修已經從校園走向了社會,走進了社區,走進了鄉村。活動分為校內義務維修和校外義務維修兩個大部分:

校內義務維修:地點在校內,定期在周六周日舉行,在維修活動開始前的幾天裡通過校網公告、告示張貼、飛信QQ等媒介進行提前通知。維修當日,在人流量較大的明德廣場設立站點,由能力較強經驗積累豐富的高年級學長帶隊,新一屆學生作為主力軍,分批次的進行義務維修活動。對維修活動當天不能及時修好的電器,我們會在活動結束後繼續維修,相關負責人會進行信息登記,修好之後再通知物主到開發部所在的實驗室領會自己的物品。學校家屬院距離維修地點較遠且維修電器一般為電視機、洗衣機等體積較大不便移動電器,鑒於這種情況我們會組織維修組人員進行上門維修,為老師們能夠安心教學做出了我們社團的一點努力。

校外義務維修:地點在校外,主要在市區、鄉村等舉行,在活動初期中主要以維修電燈、音箱、收音機為主,市民也不敢把家裡大家電搬來給我們修。加之在校外維修活動中用電、飲食、休息方面的諸多不便,市民、村民對我們大學生能力的不放心,早期的維修活動進行的並不順利。之後我們總結經驗,積極改進不足,加強了宣傳工作力度,向市民、村民講解了我們的活動的內容、主題,在經過一番的不斷嘗試後,真正讓市民、村民了解了電氣開發部義務維修的的目的是“服務社會”,學習貫徹雷鋒精神。市民、村民在認識到這些後,由原來的不信任、質疑,變為積極主動搬家電或邀請維修人員上門維修,我們的工作也由原來的冷清變得異常火爆。  

活動流程簡介

1、辦公室做好前期準備,活動當天安排專人提前到場布置活動場所,擺放好維修所需的工具,為活動的正式展開做好準備。

2、文宣組與村民接觸,並做好宣傳工作,使其主動配合我們的工作。

3、維修組組織維修人員,對村民送來的故障電器進行維修,同時教導新成員現場學習基本維修技術,鍛鍊現場維修水平及個人能力。

4、由文宣組接收登記村民所需維修的電器,如有不便可組織維修組人員上門維修。

5、開發組作為後勤人員,與辦公室積極配合其他組的工作

6、活動結束後,全體成員整理維修工具,清潔維修現場衛生。

·科技進國小

為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其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增強科普意識,給他們提供一個學習科技知識與培養科學技能的平台,同時推動學校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由此,團隊依據自身特點和留守兒童內在需求,提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七彩假期”——科技進國小的活動。

科技進國小活動 科技進國小活動

活動介紹

作為科技服務活動,我部科技進國小團隊隊如期在暑期去往各個國小,通過向孩子們展示神奇的音樂手環(專利)、球型機器人(專利)、舞蹈機器人、無人機以及各類智慧型小車等,拓寬了孩子們的眼界,給予孩子們奮鬥努力的方向進行簡單的原理說明等以及對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物理現象進行簡單的解釋,豐富的孩子們知識,讓孩子們親自去體會和感受科學的魅力。

主要內容

我們科技進國小實踐團隊著重對留守兒童進行的活動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科技作品展示。通過機器人、無人機等創新科技作品的展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他們的興趣。

2、親身參與科普實驗,讓孩子們能親自體會和感受到科學的神奇。

3、安全知識普及。我們在活動過程中穿插著關於安全用電,節約水電的知識講座,使孩子們對於電能夠有正確的認識。

4、開展遊戲、繪畫和手工製作等活動。

5、舉辦兒童交流會。在交流會中孩子們可以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談談此次活動的感受,和自己對未來的想法。

流程簡介

1.實踐團隊隊向相關人員做好申報工作。

2.我們舉行了實踐團隊的動員大會,在安全知識以及專業知識方面我們也進行更加系統的培訓並且我們的指導老師也為本次活動做了認真的安排和細心的指導,與此同時相關的網路宣傳工作、新聞編輯工作以及新媒體宣傳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通過前期的各種準備工作,最終敲定了一份詳實可行的計畫方案。

3.各人員互相配合,活動如計畫進行。

4.結束後,團隊人員整理相關器材,進行分別會。

活動意義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通過開展這個活動,不但開拓了學生的眼界,而且學生們在親眼所見、親手操作、親身體驗中增強了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希望這次有益的活動能提高孩子們的科普意識,促使孩子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的探索與追求。

·科技比賽

開發部參加科技比賽 開發部參加科技比賽

在經歷過緊張的培訓之後,電器開發部會組織一些針對培訓內容的比賽。在這些比賽中增強成員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拓寬視野,增強動手能力,同時也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學習成果的總結。開發部會在比賽結束後對表現優秀的同學發放獎品,以示鼓勵。

大學生電器開發部歡迎所有熱愛電子創新的同學加入我們!  

歷屆部長

(1997.6-1998.6)朱 旬

(1998.6-1999.6)張廣東

(1999.6-2000.6)陳俊之

(2000.6-2001.6)曾成奇

(2001.6-2002.6)田為民

(2002.6-2003.6) 孫天可

(2003.6-2004.6)顏章煜

(2004.6-2005.6)耿天普

(2005.6-2006.6)陳東方

(2006.6-2007.6)田本武

(2007.6-2008.6)姬張瑞

(2008.6-2009.6)孔維佳

(2009.6-2010.6)馬鵬飛

(2010.6-2011.6)苗 壯

(2011.6-2012.6)楊大河

(2012.6-2013.6)武洋洋

(2013.6-2014.6)石家寶

(2014.6-2015.6)文 瑞

(2015.6-2016.6)劉丁柯

(2016.6-2017.6)荊華

(2017.6-2018.6)高龍飛

(2018.6-今)徐海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