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信用貸款

大學生信用貸款

大學生信用貸款制度應取消“共同擔保人”的基本條件,以大學生個人的信用作為擔保,把貸款人(學生)作為單一責任主體,依據大學生未來可能的收益以及可能的良好信用來預付現在。

基本信息

申請條件

申請條件

1.年滿18歲的在讀高校學生;中國公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需由直接授課教師或輔導員做見證人;

3.由學校做貸款介紹人;

4.信用度好;

5.學習成績優秀。

6.其他合作銀行具體要求,享受其他資助不予申請;

申請資料

1.身份證;

2.學生證及學生資料;

3.常用銀行卡半年對賬單;

4.個人信用報告;

5.其他合作銀行所需材料.

6.貧困證明單位:首次申請貸款的學生需持申請表前往高中、村(居)委會、鄉鎮(街道)民政部門任一單位進行資格審查並加蓋公章。

7.戶口本原件

業務特色

無需抵押

最高限10萬元人民幣

優惠循環借貸

終生信用夥伴

無利息貸款

利率優惠

優秀學生給您優惠利率

個性化服務還款更方便

服務免費

2個工作日完成預評估

資料齊備7日進行放款

常見問題

貸款額度

最高額度不超過10萬

貸款利率

在此基礎上,享受國家優惠政策

信用記錄不良

大學生信用記錄不良,將影響貸款發放

十條對策

1、從誠信教育入手,從根本上提高人才誠信素質。

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的品德和素質,不僅難以形成內在統一的完備的自我,而且很難發揮自己的潛能並取得成功。在這個物質越來越富足的時代,人才的誠信教育已經迫在眉睫,不容忽視。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經濟的主體,是未來國家的棟樑,必須從現在做起,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誠信素質。

2、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培養誠信品質。

誠信是做人的重要品質之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呼喚誠信,大學校園需要鑄造誠信,大學生的成長進步需要培養誠信。我們要讓學生明白,誠信品質的塑造不是小節,誠信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要十分重視在生活中培養信譽品德。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從一個約會的遵守,一個借物的歸還,一個承諾的兌現,一個契約的執行做起,從考試不作弊、明禮守信、拾金不昧等日常行為培養和規範誠信道德品質,不斷積累信用財富,真正把誠實守信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一諾千金,取信於人。用自己的誠實守信向別人證明,你是一個可靠的人,值得信賴的人,可以合作的人。

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是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因此,加強誠信品質的修養要從做人的基本原則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理性思考,誠信修身,以信立本,培養良好的誠信意識。

3、運用成功人士榜樣,激勵大學生樹立誠信觀念。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之間、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有著大量的經濟交往,商業信譽也就顯得特別重要。誠信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沒有誠信也就沒有市場經濟秩序。可以說,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講誠信的人才。

4、著力構建社會誠信風尚,努力營造校園誠信氛圍。

沒有誠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沒有誠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民眾基礎和國際聲望;沒有誠信,就會在國內外競爭中被淘汰。調查顯示,大學生對當今社會的誠信狀況頗為憂慮,而且認為社會大環境中不誠信對大學生的影響已經頗深。試想,社會大環境的誠信如果缺失,校園內無論怎樣進行誠信教育,也是空中樓閣。

5、請用人單位做講座,告誡大學生,企業需要誠信人才。

作為影響未來社會和經濟的人才,自然是誠信人才。國家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司長畢雪融指出:“人才素質應以誠信為本。”為了提高學生誠信意識,讓學生了解中外企業在選聘人才時最看中的是什麼,以此告誡大學生誠信與就業的關係。因此,我們不妨請用人單位做講座,介紹他們的選人標準,這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最具說服力的。

6、開展打造“誠信品牌”、增強回報社會意識的主題活動。

作為貸款受益的大學生,如何回報社會?筆者認為,首先要讓大學生樹立打造好自我誠信品牌的觀念。要做到人窮志不短,自強自立,缺錢不缺誠信,用自我的誠信回報社會的善心。其次,要讓大學生明白,誠信是一塊金字招牌,要用誠信的實踐不斷充實它的含金量,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越高,在職場上就越容易取得勝利。第三,誠信是行為,要說到做到,兌現誠諾,要樹立良好的公信力,才能贏得各方面的認可。

7、做好大學生狀況的調查摸底,建立社會信用信息系統機制。

大學生應從入學開始就建立起“個人誠信檔案”,主要內容為:學生承諾書、《誠信文明公約》、個人資料、家庭背景、誠信鑑定、學習情況、經濟狀況、信用記錄、學校意見等。“信用記錄”應是大學生誠信檔案的重要內容,主要記載學生在校期間助學貸款情況、繳納學雜費、遵守校規校紀、勤工助學、履行相關責任義務和承諾等情況。由輔導員和相關部門評出學生誠信等級,如實向用人單位、銀行、社會提供學生的誠信情況,並將其存入學生檔案,運用信用信息機制使助學貸款的誠信既有自律又有他律。

8、建全助學貸款信用管理制度,實施貸款規範化操作。

國家助學貸款的目的是幫助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支付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以保障其順利完成學業。這是黨和國家對經濟困難大學生的關懷,但這終究是貸款,不是救濟,是要還款的。而學生的誠信度和畢業後的流動性給還貸造成了困難。因此,在誠信教育的前提下,還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助學貸款信用制度,加強信用管理,按制度規定的程式和貸款流程,把好審批關,做到寬嚴適度,合情合理。既不能放寬條件,不講原則,給不該貸款的人發放貸款,也不能嚴格過度,把經濟困難的學生拒之門外,使經濟困難學生失去學習機會。

9、堅持助學貸款前信用評估,做好助學貸款的風險防範。

在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上,可引進經濟領域的信用評估體系,構建大學生的誠信評估機制。2004年貸款新機制出台後,學校同政府共同承擔了學生違約的風險金,為了確保國家助學貸款貸後管理的順利。

10、做到加強貸款的貸後管理工作,獎罰分明。

大學生誠信助學貸款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與配合。除了學校要做到離校時的貸款銜接工作外,用人單位和銀行也要共同做好還貸工作。要做到:一,學校應在畢業生離校前,辦理還款手續時,打電話核實每位學生留下的每一個聯繫方式(包括家庭的、單位的、個人的)。二,在學生的報到證上可以註明該生為貸款學生,並在學生檔案中放入該生的貸款情況表,以便單位協助督促學生還款。三,對銀行提供的違約名單,學校可組織社會公益服務隊成立催款小組,發給電話卡,按提供的電話催款。四,用人單位要做好承接工作,監督學生的還款,這也是對新招大學生誠信素質最實際的考察。

同時,有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獎罰措施,對按時還款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對不能按期還貸的學生要摸清情況,弄清性質,看是屬於哪種情況,是未能就業,還是個人、家庭發生了重大事故,區別對待。對此,政府和銀行應制定相應政策,實行減、緩、免。而對純屬惡意拖欠貸款不還的,要嚴肅處理,使不誠信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還款成本,以扼制惡意拖欠貸款不還的不誠信風氣的漫延。

總之,為保障大學生誠信助學貸款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在固守傳統道德層面教育、實踐層面教育的同時,還必須呼籲社會大環境的誠信教育,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國家助學貸款貸前和貸後的完善管理,相信國家助學貸款在不斷提高誠信素質的基礎上,一定會越走路越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