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第一步》

《大學生創業第一步》

本書就是在此創業環境下為指導大學生如何邁出創業第一步所撰,旨在為準備創業和正在創業的大學生朋友提供有益的借鑑。全書共分為九章,前八章分別從創業環境、創業者、創業準備、創業項目、創業計畫書、創業融資、創業團隊、創業啟動等方面介紹了創業的相關知識,各章節按照創業流程分別撰寫,便於讀者在把握創業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理清創業思路。最後一章講述四位“80後”創富代表——李想、茅侃侃、高燃和戴志康的創業歷程,以期讀者在閱讀創富故事的同時獲得對於大學生創業的感性認識。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當歷史翻過新的一頁,一個新的創業時代正悄悄臨近。
當我們心情複雜地送走20世紀,新世紀的光榮與夢想隨經濟的高速發展膨脹得無以復加的時候,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卻在不經意問擊碎了不少人的青春激揚。但是,不是說上帝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卻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嗎?創業無疑已成為就業難題突圍的一種可能途徑,本書講述了多位新創業時代中“80後”的創業歷程,將幫助你在把握創業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理清創業思路,讓你的創業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內容簡介

目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凸顯並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為緩解就業壓力,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法規相繼出台,大學生創業環境逐步改善,一個新的創業時代由此發端,大學生創業人物不斷湧現。

媒體評論

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中國共產黨十七大工作報告 
青年大學生一定要學好真本事,有自主創業的勇氣,擺地攤也沒哈有參與社會實踐的閱歷,抓好大學時代,不能只做“悶葫蘆”。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厲以寧
我自己覺得,算,算不過人家,說,說不過人家,但是我創業成功了——如果馬雲能夠創業成功,我相信80%的年輕人創業都能成功。
——阿里巴巴網站創始人兼CEO 馬雲
創業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幫助大學生創業與就業是全社會的責任。
——大學生創業網總裁 趙長升

目錄

第一章 有夢就有遠方——創業時代
第一節 創業嘉年華——時代的呼喚
第二節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創業環境
第二章 創業時代需要怎樣的“成功教父”——創業者
第一節 我有金剛鑽,可攬瓷器活——創業者素質
第二節 丈量一下與“成功教父”的距離——創業測試
第三節 大學生創業應避開的陷阱——創業誤區
第三章 起點決定高度,成敗亦非偶然——創業準備
第一節 基層做起又何妨——大學生創業的經驗積累
第二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市場調查與預測
附錄 關於飾品的顧客調查問卷
第三節 總有一種可能讓我們觸摸成功——創業模式
第四節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預設完善的退出機制
第四章 尋找最豐腴的處女地——創業項目
第一節 環環相扣——創業項目選擇相關因素
第二節 因勢利導——創業項目選擇原則
第三節 撥雲見日——創業項目選擇方法十招
第四節 發現金礦——創業項目選擇導引六例
第五章 一把打開創業之門的鑰匙——創業計畫書
第一節 創業計畫書的一般框架
第二節 創業計畫書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創業計畫書寫作與評估技巧
第六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創業融資
第一節 假舟楫者,能絕江河一傳統融資模式
第二節 借雞生蛋,可破瓶頸——風險融資
第三節 融資之路,日新又新——多途徑融資
第四節 精於棋理,增值資本——融資理財
第七章 同舟共濟海讓路——創業團隊
第一節 最先的10個人決定成敗——團隊組建
第二節 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管理
第八章 讓我們盪起雙槳——創業啟動
第一節 公司/店鋪定名
第二節 公司/店鋪選址
第三節 公司註冊、登記
附錄 有限公司章 程範本
第九章 當夢想照進現實——新創業時代中的“80後”現象
第一節 執著成就夢想——“李想定律”背後的創富神話
第二節 英雄不問來處——國中文憑的“80後”創富代表茅侃侃
第三節 “我不希望我的人生一眼就看到盡頭”——“蠻霸”的理想主義者高燃
第四節 “為了一個一直看不到前途的事情幹上三年”——極客老闆戴志康的快意人生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有夢就有遠方——創業時代
第一節 創業嘉年華——時代的呼喚
生活就像戴著腳鐐跳舞。
當尷尬的就業寒流一陣陣席捲而來,這種無奈的生活解讀不幸在今天的大學生身上一語成讖。
當歷史進入“泛精英時代”,理想主義光環褪盡,昔日的“天之驕子”風光不再,“人才過剩”導致大部分大學生遭遇“崗位瓶頸”。
儘管教育部一再聲稱,大學生就業難與擴招無必然聯繫;儘管專家多次分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有多種可能,但一個可見的事實是,自20世紀末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市場數年來一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持續增強的“就業寒流”來不及絲毫回暖,就被每年新增的數百萬畢業生稀釋得更加冰冷。
媒體的報導隨之撲面而來、觸目驚心——“‘低薪時代’來臨,本科生八百元起薪?”;“人事部調查數據:六成應屆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畢業即失業’的沉重感令人窒息”;“‘漂浮’的大學畢業生:不再抱吉他輕輕彈唱”;“我上大學,還是大學上我”……
這樣的新聞標題儘管有時難副其實,但也絕非危言聳聽。畢竟,每年的統計數字都值得玩味,每個統計數字都年年刷新,“就業寒流”語境下,“就業形勢嚴峻”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規表達——
200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212.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人,增幅達46.2%,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2004年,全國大學畢業生280餘萬人,比2003年增加68萬人,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200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338萬人,比2004.年增加58萬人,增幅達20.71%。自1999年實行高校擴招政策後,大學生就業遭遇最強“寒流”,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413萬,比2005年增加75萬人,增幅20%左右。按照70%的初次就業率計算,約有124萬人無法實現當期就業,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如果說2005年大學生就業遭遇最強寒流,2007年的就業形勢也未必樂觀: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82萬人,同比增幅19.9%,加上2006年120多萬人無法當期就業的往屆畢業生,2007年湧入就業市場的大學畢業生總量在600萬人以上。另外,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需求僅占新增崗位的22%,而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卻降低22%。社會有效需求不能滿足畢業生規模增長速度的現實問題更加突顯,高校畢業生供需矛盾空前嚴重,就業形勢進一步嚴峻。
較之冷冰凍的統計數字,一些事實更加真切地刺激了大學生們敏感的神經——
2006年,廣州市市容環衛局下屬事業單位首次向社會公開招聘13名環衛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踴躍報名。其中一個終日與病死畜禽打交道的職位,居然引來19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激烈角逐。最終,應聘者中的1名博士、4名碩士和6名本科生獲得錄用。
2007年,南京市六城區擬招聘460多箇中國小、幼稚園教師,4500餘人報名參加競爭,其中研究生1000餘名,大部分競聘中國小教師崗位。按照報名人數來計算,錄取比例將達到1:10。
2007年3月的一場校園招聘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家打著大學生創業園旗號的足療健康公司向大學生伸出了橄欖枝,吸引許多學生駐足,該公司開具的工資單上,普通員工如文秘、收銀等月薪1300元起,足療、刮痧等技師、學徒月薪2000元起,招聘當天公司就收到了不同專業大學生投遞的簡歷300餘份。
2007年4月,北京權金城集團旗下13家企業面向北京在校大學生招聘百餘工種、千餘個跨行業崗位,招聘搓澡工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招聘信息發出不久便收到5000多名大學生的應聘材料,其中四成左右即2000名大學生應聘搓澡工。
……
拋開“大學生競聘搓澡工是理所應當,還是大學精神衰落”以及“工作有無高低貴賤之分”之類的“口水之爭”,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還是如此突兀地讓很多人遭遇尷尬處境,原本平坦的就業之路一發變得泥濘曲折、險象環生。
但生活總會有多種可能,無業可就的時候創業也會成為另一種接近夢想的途徑。
不是說“勇者創造機會,智者把握機會,愚者才放棄機會”嗎?
20世紀80年代初,擺個地攤就能成為百萬富翁,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涉足房地產就能成為千萬富翁,可很多人不信;20世紀末,開家網站就能成為億萬富翁,可很多人不試。於是在一個個創業的黃金時代,他們一次次與財富擦肩,帶著沉重的“腳鐐”營營役役,注定平庸。
當然也有例外。
上虞崧廈“金鼎傘業”的創始人呂信苗,20世紀80年代從睡馬路、當街修雨傘起家,投入最早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到了90年代,“金鼎”已經率先建造了崧廈傘業的第一家標準廠房,家庭作坊式生產向工業化生產成功轉型。如今,一種完善的傘業塊狀經濟初步形成,先行者“金鼎傘業”海內外知名。
作為中國房地產的風雲人物,馮侖在業界一直享有“地產思想家”與“地產革命家”的美譽。然而1991年,馮侖和王功權南下海南創業的時候,兜里總共才有3萬元錢。3萬元做房地產在別人看來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是馮侖卻最終化腐朽為神奇,以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融資1800萬買了8幢別墅,略作包裝轉手賺了300萬元,創業第一桶金由此而來。
“中國網路之父”馬雲的創業史可圈可點: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後成功加盟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網站,第一次融資就獲得了高盛等世界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的500萬美元投資,一個沒有一分收入而今每日品牌增值100萬元人民幣的網站奇蹟由此誕生。
梳理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一條大致的發展脈絡或可隱現:20世紀80年代,個體工商戶春風得意;90年代,股民和房地產商大行其道;20世紀末至21世紀頭幾年,電腦和網際網路“玩家”炙手可熱;進入21世紀,新的創業時代已經悄然臨近。《全球創業觀察2006中國報告》透露,目前每百名18歲至64歲的中國成年人中,有16.2人參與到了創辦時間不超過三年半的創業企業中去。在“全球創業觀察”項目的42個成員中,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位居全球第六。另有調查顯示,25歲至44歲是參與創業活動最集中的年齡階段,其中18歲至24歲的年輕人在我國創業者中的比例已經達到了將近20%。
融入一個時代的人是最幸運的,那么在新的創業時代,誰將掌控下一個十年、數十年?
時勢造就英雄。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英雄們說:“給我一個時代,我就能創造奇蹟。”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那么時代近了,成功還會難嗎?
第二節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創業環境
“成功的90%取決於環境,個人努力只占10%,但這10%你錯過了,給你90%的環境也沒有用。機會不會等人,你在尋找它的同時要去培養自己的潛力。我的理想並不是做一名企業家,而是做一名醫生,但環境不允許我成為醫生,30歲的時候我還很壓抑,33歲來到特區,給了我一個環境,我就成功了。”
以上是萬科公司董事長王石的成功感言。雖然他對於環境的理解未必人人贊同,但我們也許不會否認,環境在個人創業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創業當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好的環境會讓我們順風順水,而壞的環境也可能使我們事事皆空。
2005年央視《對話》節目現場,作為特邀嘉賓的張樹新女士的一段話發人深省:“我覺得還是很高興,就是說,今天中國的創業環境真的開始有一些人,不像十年、二十年前,其實他們真的具備海外矽谷一樣的一些基本創業環境了。他們可以憑著技術、憑著理想、憑著一個想法,然後今天就可以做出些企業來,也許不會走那么多顛簸和波折的路,這是個(值得)高興的事情。”
的確,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因為一個可以看到的事實是:雖然大學生的創業環境還不完全成熟,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與就業相比,還是出現了許多較好的變化。
具體而言,大學生創業環境的改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的創業法律環境不斷改善
與我國的其他各種立法一樣,有關創業的立法也經歷了一個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法律對於大學生創業活動的保護作用日益彰顯。
1999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出台,這是我國繼《公司法》、《合夥企業法》之後所制定的第三部涉及規範私營企業市場主體的法律,至此,我國關於私營經濟的3種主要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的主體法律已經基本完備。《個人獨資企業法》最引人注目之處,在第八條中明確規定,只要有必要的從業人員以及有出資、有合法的企業名稱、有固定的生產場所等,就可以申請註冊為個人獨資企業。這就廢除了原先不規範的按照僱傭工人數來劃分個人獨資企業(僱工8人以上)和個體工商戶(僱工7人以下)的規定。此外,《個人獨資企業法》還依據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依法保護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在第三章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個人獨資企業提供財力、物力、人力;個人獨資企業有依法申請貸款、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權利。這預示著中國的個人自主創業將有一個更為寬鬆的法律和政策環境。
二、國家各項優惠政策的出台使大學生創業的環境日益寬鬆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和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重視,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無疑,國家政策的驅動仍是大學生創業環境不斷改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教育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出台了鼓勵和幫助大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政策,同時加大了戶籍管理、人事管理、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改革,以便與大學生創業機制相配套。
綜觀這些政策,可以把優惠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註冊登記優惠
一是程式簡化。凡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申辦私營企業的,可通過各級工商部門註冊大廳優先登記註冊。申請人只需提交登記申請書、驗資報告等主要登記材料,可先予頒發營業執照,並在一定期限內按規定補齊相關材料。二是費用減免。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工商部門自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收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管理費和各種證書費。對申辦高新技術企業的,如資金確有困難,註冊資本達不到最低限額的,允許分期到位。高校畢業生從事社區服務等活動的,一定期限內免予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免收各項工商管理費用。
(二)金融貸款優惠
一是優先貸款支持、適當發放信用貸款。對高校畢業生創業貸款,可由高校畢業生為借款主體,擔保方可由其家庭或直系親屬家庭成員的穩定收入或有效資產提供相應的聯合擔保。對於資信良好、還款有保障的,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適當發放信用貸款。二是簡化貸款手續。三是利率優惠。對創業貸款給予一定的優惠利率扶持,視貸款風險度不同,在法定貸款利率基礎上可適當下浮或上浮。
(三)稅費減免優惠
對新辦的從事諮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公用事業、商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對到“老、少、邊、窮”地區新辦的企業,可以免徵或減征一定年限、一定比例的所得稅。
2003年5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3]49號),其中第四條規定:“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梵谷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
2003年6月,國家工商總局下發《關於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有關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後,上海、天津、重慶、黑龍江、遼寧、吉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陝西、甘肅、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紛紛出台了類似政策,後來又陸續出台了優惠貸款的政策。
2003年6月26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為切實落實國辦發[2003]49號檔案精神,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創業,下發《關於切實落實2003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有關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梵谷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包括建築業、娛樂業以及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咖、氧吧等)外,自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
1.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免交的具體收費項目主要包括法律規定的收費項目,國務院以及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批准的收費項目,具體包括:
(1)工商部門收取的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集貿市場管理費、經濟契約鑑證費、經濟契約示範文本工本費。
(2)稅務部門收取的稅務登記證工本費。
(3)衛生部門收取的民辦醫療機構管理費、衛生監測費、衛生質量檢驗費、預防性體檢費、預防接種勞務費、衛生許可證工本費。
(4)民政部門收取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費(含證書費)。
(5)勞動保障部門收取的勞動契約鑑證費、職業資格證書等。
(6)公安部門收取的特種行業許可證工本費。
(7)菸草部門收取的菸草專賣零售許可證費(含臨時的零售許可證費)。
(8)其他登記類和管理類收費項目。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的涉及個體經營的登記類和管理類收費項目。
(四)員工待遇優惠
一是員工聘請和培訓享受減免費優惠。在一定時間內,可在有關網站免費查詢人才、勞動力供求信息,免費發布招聘廣告等。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創辦企業的畢業生、優惠為創辦企業的員工提供培訓和測評服務。二是人事檔案管理免一定年限費用。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其保管人事檔案兩年。三是社會保險參保有單獨渠道。高校畢業生從事自主創業的,可在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設立的個人繳費視窗辦理社會保險參保手續。
大學畢業生享受創業優惠政策的辦理程式主要有:
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應當向工商、稅務、衛生、民政、勞動保障、菸草等部門的相關收費單位出具本人身份證、高校畢業證以及工商部門批准從事個體經營的有效證件,經收費單位核實無誤後按規定免交有關收費。
同時,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可將人事關係存放在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勞動或人事部門人才服務機構,這些服務機構將為其辦理人事關係接轉、人事檔案管理、轉正定級、黨團關係、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社會保險金繳納等服務,實行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務,以解除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的後顧之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